罗锦华
总体而言,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多数是采用的合伙人制度,这种制度的固有优势和缺陷是较为明显的。对于内部控制来讲,在初创期间,由于公司的规模和业务量较小,合伙人之间比较容易达成较为一致的行为和决定。但是当企业居于一定的规模或者业务量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这时合伙人制度所带来的内部控制缺陷就会被放大,从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整个会计师事务所的稳定和发展。只有在透彻的了解当下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较为准确和科学的提出一些措施建议,以期能够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能力和控制效果。
(一)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其自身的壮大发展多取决于业务量的大小。因此,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均将自身的发展中心向业务线倾斜,而对于自己的内部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建设等工作有所疏忽,致使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制度的完善性和适应性。对于完善性,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对于各个环节和过程的把控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着一些监管控制的真空地带或者薄弱环节。对于适应性,主要是指制度的针对性和契合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时候,由于并不重视,因此会出现照搬或者硬套的现象,这就使得制度的内容和方式与事务所自身的经营特点不相适应,造成制度的效果发挥差强人意。
(二)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不到位。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工作,受到追求发展的影响,其人力工作的重心自然在法律等专业人才方面,对于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倾斜或者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的人力资源工作不仅仅包括相关内部控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包括相关的薪酬福利晋升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相对不足,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工作执行和落实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执行力度和落实力度方面的。
(三)内部控制系统及方法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或者组织的内部控制是一件具有相对复杂和综合性的工作,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也是如此。受制于制度设计的完善程度和人才工作的保障不到位,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系统和方法较为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仅仅依靠数字上的计算和对比控制是难以完成整个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工作的。当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控制的方法层面,多数都是单纯应用数字指标计算等方法,比照所谓科学合理的取值区间,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决策。仅仅依靠这样的控制方法,无论是深度和广度,对于所要控制的内部风险都是不足够的。
(四)内部控制执行落实不到位,激励评价不足。不管是什么类型组织的内部控制,都需要通过切实的落实执行来最终实现相应控制效果。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也是如此。当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落实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执行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健全、后期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等方面。
(一)外部原因。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出现问题的外部原因分析,我们主要从宏观经济环境和中观的行业环境等两个方面进行。对于宏观的经济环境来说,当下的我国经济正处深度调整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正在逐步深入之中,审计客户的风险急剧增加,直接冲击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中观的行业风险来说,会计师事务所所面临的环境也是日益发生变化,面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同时由于行业监管的不到位,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相对滞后。
(二)内部原因。从内部原因来分析,主要涉及到制度建设滞后、管理层支持力度不足、文化建设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等等方面,这里面既有先天性的不足,也有后天发展的畸型,共同导致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内部控制功能发挥不足。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会计师事务所提升自身内部控制实力和效果的首要途径,是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工作内容。只有具有良好和科学的制度建设,夯实制度基础,才能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执行行为更加合理化和体系化,以体系化来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活动更加高效有序科学严谨,同时也通过实现有制可依来提升内部控制活动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是我国一流的事务所“,建设一流的指控体系”是其最为骄傲和倚重的发展利器,其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有自身独到的落实和实践。
(二)积极做好内部控制相关人力资源工作,夯实人才基础。人才基础是管理工作的必要要素。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来说也是如此,鉴于此,我们建议会计师事务所应该积极做好自身的人才工作,不仅仅包括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更要做好相应的人才服务、薪酬福利等等方面的落实和执行,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才能发挥人才最大的能量,提升人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进而保证人才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可持续。人才的引进工作主要是着眼于短期内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水平,这种直接的提升和优化能够给事务所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优化事务所的人才结构,转变唯财务会计人才论的人才观念,逐步转型运用成为现代人才理念。但是从长期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应该着眼于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从自身的培养体系中逐步建立起人才基础,为事务所的长期人才竞争力提供基础的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是人才吸引的关键,有利于短期提升内部控制能力和效果的实现。我们同样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其所实施的人才战略,不仅仅包含建立多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也在内部管理控制方面进行相应的人才建设和储备,使得立信的内部控制能力和效果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三)创新内部控制体系及方法,提升管控效果。前文已经提及,无论是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其他组织,其内部控制都是一项具有相当复杂和综合性的工作,内部控制的具体执行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管控效果。因此,内部控制需要在方法层面进行一些有效的创新和革新,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加高效的提升管控效果。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对于管理控制方式方法的创新和灵活运用,不仅仅是提升效果的需要,更加是防范控制风险,提升控制效率的需要。我们建议会计师事务所要积极创新控制方法,更要基于自身的行业特征和发展特点,从业务环节着手,剖析业务过程,内外结合做出的方法创新才是积极有效的创新。例如财政部驻北京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所提出的“五查”就是针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控制设计和完善。其主要通过质量控制制度建设、业务接待和客户保持、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执行、“一体化”情况等五个方面的审查核实和督促改进,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能力和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这里强调内部控制方法的创新,并不是鼓励会计师事务所的盲目创新或者一味创新,创新需要现实基础以及切实需求,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否则将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以及一些不可估量的后果。
(四)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监督和激励评价工作。管理控制工作最终都是通过切实的执行来实现其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也是如此。因此,强化内部管理控制的执行和评价是会计师事务所提升管理效果和管理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主要是通过监督和激励两个方面来进行相应的强化工作,这样“推拉结合”,更加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制度建设、人力资源工作、方法创新工作等等。对于监督来讲,传统意义上讲就会涉及到诸如落实责任制度、落实责任人等等方面,这些方面固然重要,但是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针对合伙制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责任制度的落实就会面临一些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也就需要制度设计者能够基于事务所的现实情况,平衡事务所内部的各方利益关系,才能使得责任制度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对于激励来说,主要是基于对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进行的。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反馈信息,包括制度、条款设计合理性和可执行性等方面的信息,以便能够基于此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和调整。评价的目的也在于激励,有了评价就会有执行的好坏,有了执行的好坏就会涉及到激励工作的实施。激励工作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内部控制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内部控制效果的提升和优化。
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该立足与自身所呈现的问题,基于透彻的原因分析,逐步从制度、人才、方法和执行监督评价等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积极引进和培养内部控制相关的人才,灵活使用和创新内部控制方式方法,做好执行落实监督和评价激励工作,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能力,优化内部控制效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期能够实现在外部竞争环境中保持长期竞争力以及在内部环境中满足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需求,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综合实力。
[1]胡顺华,刘伟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6(22).
[2]龙世棋.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J].时代金融旬刊,2016(3).
[3]朱树博.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环境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