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2018-01-27 11:27:26侯久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资金

侯久梅

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风险把控的难题。若能够有效应用财务信息,为各项工作决策提供财务数据信息支撑,对促进事业单位顺利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需要从财务风险把控入手,强化内部控制,加大预算管理力度,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特点

1.财务管理范围扩大

事业单位工作的落实,对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其财务管理工作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广范围的特点。在具体工作中,财务人员要明晰资金运行情况,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2.多元化

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其经济性质存在差异,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从自身性质出发,合理选择管理方法,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内部收支均衡。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1.内部监管力度不足

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情况来说,由于内部制度欠缺,内部监督管理力度不足,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具体体现如下:未设置内部管理机构,内部监督管理工作由部分人员兼职代理,尚未实现统一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目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复杂,涉及到的人员较多,由于责任不明确,常见出入账不清晰问题和数额偏差大等情况;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查过于形式化,监督机构作用尚未全部发挥;会计操作不规范,存在数据虚假问题。内部监管力度不足,极易增加财务风险,进而影响财务资金的使用效果。

2.预算编制不规范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资金利用率是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由于预算编制不规范,财务人员对于预算编制的认识程度不够,常以基础数为编制模式,开展简单的估算,未能将预算工作落实到实际,使得估算结果超过预算额,预算编制的精准性较差。由于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使得财务决定缺少科学性,极易引发管理松乱问题,造成资金流失和去向不明问题。除此之外,部分事业单位虽然预算编制质量较高,但执行期间没有严格落实跟踪和审核工作,对于成本的把控不足,使得个别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3.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

财务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是重点,从实际情况来说,存在着资金管理漏洞问题。固定资产管理力度不足,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使用和检修等存在着无序管理问题,资产利用率低,设备缺失问题常见,设备流失问题严重。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账目不符和责任不明等问题。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

1.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事业单位从开发到管理的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均涉及到财务风险,因此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有着必要性。目前,较为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估手段如下:外部评估;内部评估。通过引入风险评估师,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风险问题。除此之外,要做好风险把控工作。在具体落实各项经济工作时,要明确风险把控点,采取完善的措施,保障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好全面的把控。首先,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单位产生影响,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只有提前识别了风险的存在,才能更加合理有效的规避风险;其次,风险控制。单位通常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最后,规避风险。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制定评估多个可行方案,选择风险性最小的方案是风险控制的常用手段。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工作,进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具体落实方面,要构建内部资金运行控制制度,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实际情况,提高资金利用率。通过完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在单位内部设置监督机构,强化对财务流程以及财务信息做好全面监管,做好资金风险的把控。除此之外,还需要健全预算编制制度,疏通预算编制流程,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做好预算执行工作,确保财务资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3.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新形势下,财务信息化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手段。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其需要财务信息化的有效支撑。财务信息化能够解决事业单位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财务管理的实时动态监控,明确具体情况,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优化和简化财务报销手续,提高财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从当前事业单财务信息化实际情况来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具体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工作,统一协调、具体实施。在整体规划上,要统一结构以及标准,通过建设基础数据库以及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等,实现数据信息共享。2)通过功能拓展,实现单位财务管理相关数据统一入口一次采集,共享数据信息。3)基于资金流梳理以及业务流梳理,整合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再造拟合业务流程,构建财务支撑一体化系统。

4.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是单位预算,非财务部门自己的工作,因此预算管理工作需要事业单位全体部门的参与,财务部门发挥着监督控制作用。预算的具体执行,需要依靠业务部门的支持。编制预算前,业务部门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项目规划和招投标等,保证预算顺利获得批复,开展项目工作。财务部门及时通知预算批复情况,为业务部门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提供充足的时间。增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做好预算编制和执行各项工作。提升预算地位,保证财务工作顺利开展,做好财务资金风险把控,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

[1]李月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6(8):122-123.

[2]张晓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6(9):23-25.

[3]何金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34):66-66.

[4]刘国辉.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港澳经济,2016(3):83-84.

[5]张小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企业,2017(1):33-34.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资金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