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中渔
人们常说 “知足者常乐”,其实不光是知足,还有自宽,即自己宽慰自己,也能自得其乐。
据《列子·天瑞》记载,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游泰山时,在路上遇见长寿者荣启期,只见他满头白发,衣不蔽体,独自边弹琴边唱歌,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孔子问他:“先生老而穷,何乐也?”荣启期回答:“吾有三乐: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年九十岁,是三乐也。”孔子连连点头称是。又不无惋惜地说:“以先生高才,倘逢盛世,定可腾达;如今空怀瑾瑜,不得施展,仍然不免遗憾。”谁知荣启期却不以为然地说:“古往今来,读书人多如过江之鲫,而飞黄腾达者能有几人?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而死亡则是所有人的归宿。我既能处于读书人的常态,又可以安心等待人生最终的归宿,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孔子听了感叹地说:“善乎!能自宽者也。”
孔子这里说的 “能自宽”就是心态好。心态好,就对长寿有益。纵观荣启期的人生,可以说似乎除了长寿值得骄傲以外,其他看上去都不怎么样,穷困潦倒,鹿皮蔽体,可是他的心态好,他把生活的标准放得很低,能自宽,因此他很快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够在“十之八九”之外找到快乐,实在不容易。生老病死,名利地位……能够看透、达观,乃至自信、快乐,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有时候再好的药物、再好的养生环境,也比不上有一个好的心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心态若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可见心态于人生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