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含 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 普外科 (辽宁 大石桥 1151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在胆结石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胆结石治疗的患者共13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68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胆结石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胆结石作为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史时间长、并发症多及风险高等特点,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胆结石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开腹手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为常用。本文将来本院进行胆结石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胆结石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进行胆结石治疗的患者共136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68例。对照组男患者为35例,女患者为33例,年龄为27~70岁,平均(46.5±2.3)岁。观察组男患者为34例,女患者为34例,年龄为28~72岁,平均(47.2±2.6)岁。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1 对照组
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术前,给予患者全麻,在患者的有肋缘下部位置做10cm左右的切口,将腹壁逐层切开,明确患者胆囊三角区的具体位置。首先将患者的结扎胆囊管离断,其次结扎动脉离断,最后将胆囊剥离掉。结合患者身体的试剂情况,来决定是否对患者使用引流管,并做好胆囊床的缝合[1]。
1.2.2 观察组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气管内插管全麻,术前,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位姿势,为患者建立气腹主要是使用四孔法,将腹腔镜置入进去,探查到患者的胆囊三角区的具体位置,了解患者的胆囊炎症发生程度及粘连情况,掌握患者胆总管的整体解剖结构[2]。
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肾功能不全、腹腔感染、上腹部不适并发症发生概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完全消失,结石清除干净;有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明显改善,结石清除率为50%以上;无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未改善,结石清除率低于50%。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3.82±2.52)d、(48.65±8.56)d,术中出血量(42.58±4.65)mL、(122.35±9.85)mL,手术时间(101.36±7.65)min、(97.65±10.25)min,住院时间(6.23±1.25)d、(12.57±3.56)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呼吸道感染[1(1.47%)]、[3(4.41%)],切口感染[2(2.94%)]、[5(7.35%)],肾功能不全[1(1.47%)]、[3(4.41%)],腹腔感染[1(1.47%)]、[3(4.41%)],上腹部不适[0(0)]、[1(1.47%)],总发生率[5(7.35%)]、[15(22.0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显效[40(58.82%)]、[30(44.12%)],有效[26(38.24%)]、[25(36.76%)],无效[2(2.94%)]、[13(19.12%)],有效率[66(97.06%)]、[55(80.8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
胆结石作为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肝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两种,肝胆管结石疾病的产生与患者肝内胆管的先天异常有直接关系,引发患者的肝功能遭受到严重的损伤,且并发症较多。而胆囊结石会引发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肺部闷胀不适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胆结石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治疗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治疗方法,但是该种手术的弊端较多,会导致患者的肋间神经被切断,上腹部出现极大的不适感,增加了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概率,对患者机体造成了较大的损伤,目前该种治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胆结石疾病的治疗要求[4]。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诞生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方法,该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对患者的机体损伤小,有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是目前一种有效的胆结石手术治疗方法[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肾功能不全、腹腔感染、上腹部不适并发症发生概率为7.35%,低于对照组的22.06%,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0.88%,说明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到胆结石疾病治疗中具有可行性[6]。
综上所述,在胆结石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