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秀岭 王 艳 王天梓
(北京市大兴区动物疾病控制中心)
牛副结核病是一种由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ecies. Paratuberculosis,MAP)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1891年由Johne和Hothinghow首次发现该病,因而又称约内氏病(Johne’s disease)[1]。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感染牛会出现腹泻,营养吸收不良,进行性消瘦等症状,进而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2,3],肉牛屠宰价值降低,牛使用年限下降等[4],给牛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从副结核病在当前奶牛场的流行现状和临床症状出发,分析副结核病对奶牛养殖场的影响,提出相关防控建议。
发病初期不表现任何症状,奶牛感染后直到2~5岁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消化系统,只有变态反应才能检出。发病时临床上表现为渐进性消瘦,周期性、顽固性下痢,下痢呈喷射状、恶臭,粪便中常混有脱落的肠黏膜和血液。奶牛在亚临床感染阶段,排菌数较少,但出现临床症状时,对排出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和镜检,粪便中含有大量可见的抗酸染色阳性的成团、成丛排列的小杆菌[1]。在发病的后期则极度消瘦,有时可见到下颌和腹下水肿,最后衰竭而死。
病死牛尸体极度消瘦,剖检可见病理变化,如消化道和肠系膜淋巴结出现明显病理变化,空肠、回肠和结肠前段,浆膜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肠黏膜增厚达3~20倍,并且形成明显的皱褶。黏膜呈黄色或者灰黄色,皱褶凸起处常呈充血状,并附有黏稠而浑浊的黏液,但通常无结节、坏死或者溃疡病灶。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流行地区遍及五大洲: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比利时、日本等养牛产业发达的国家,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5]。1971年报道此病的国家有43个,1978年上升到168个。1996年美国国家动物健康监测系统(NAHMS)研究表明,超过10%的淘汰牛会表现出副结核临床症状,随机采集25~40头奶牛中至少有2头奶牛副结核检测呈阳性。
1955年,我国最早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盟谢尔塔拉牧场发现1例副结核疑似症状牛,后经北京农业大学确认为副结核病牛。此后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贵州、陕西等多地相继发生本病。近年来由于奶牛、肉牛产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规模逐渐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牛及其副产品的流动范围越来越广,副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
由于副结核病引起患病牛消瘦、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消耗增加及易感染其它疾病直至死亡,给奶牛养殖企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笔者对北京市多家奶牛场进行了调研,对副结核病对奶牛场造成的损失进行了浅析。
若简单以纯喂饲料成本计算:以单只牛的成本计算为例,1只犊牛从出生饲养到6月龄需要成本3600元,饲养到24月龄需要成本11550元。按照目前京津冀地区奶牛养殖业的行业平均水平,犊牛成本2500元/头,成母牛成本15000元/头。
从北京的奶牛场情况来看,副结核疾病在奶牛场的发病率普遍在10%~12%,而由于患病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占发病牛的8%左右。研究显示,副结核病奶牛普遍会在产后0~60天被淘汰。目前,北京市场上的生鲜乳售价在3.5元/kg,综合饲养成本,1头被感染副结核的乳用牛被淘汰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000元以上(平均饲养成本800元/月)。规模在500头左右的奶牛场,有8%存栏量的奶牛感染副结核病被淘汰,每年的经济损失可高达30万元,甚至更高。
直接经济损失只是副结核为奶牛场带来的危害之一,潜在威胁最严重的就是持续感染。母牛一旦感染,就会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持续性感染,如果犊牛正常产出,病菌能持续地进入成年期,临床表现健康,但体内始终带有病原菌,可以持续向牛群中释放病原,是牛群中最危险的传染源。
目前牛副结核主要以临床诊断来判定疑似病例,再运用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具体方法包括:直肠黏膜粪便检菌法、细菌分离培养、变态反应、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补体结合试验(GFT)、酶联免疫吸附法试验(ELISA)、胶体金技术、细胞免疫测定法、核酸探针、PCR方法等。其中,直肠黏膜粪便检菌法被公认是诊断牛副结核病最准确的方法[6],尤其对排菌牛只的揭发率高,此法操作简单、取病料方便直接,适用于现场诊断,深受牧场主的欢迎。细菌分离同样被认为是世界上被推荐的活体定性最准确和可靠的方法,但由于检出率低、粪便培养试验操作复杂,费用昂贵,导致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多限制[6]。补体结合试验(CFT)是最早应用于本病的诊断方法,也是国际上诊断牛副结核病的常用血清学方法,但此方法结果存在假阳性的可能,而且操作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的检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近年来应用比较多的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补体结合试验,并且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检测,ELISA的检出率更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检疫的优点[7]。
副结核病自1891年首次报道以来,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控一直是研究人员和生产者探索的问题,因为病牛往往在感染后期才出现临床症状,药物治疗仅暂时缓解症状,不能停止排菌,一旦停药排菌量会恢复到用药前,导致副结核病药物治疗常无效。并且对于传染病的普遍防治措施——疫苗接种,在牛副结核病的防控中也存在困难,因为副结核病在1月龄前最易感,并且存在较高的垂直感染,因此仅靠主动免疫预防感染较困难。虽然由于上述原因,对于副结核病的防控问题没能很好地解决,但发病较早的国家经多年的实践,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较为实用的防控方法。
在日本,采用对疑似污染牛群进行ELISA检测和粪便培养定期检查,检出阳性牛进行扑杀处理,国家给与80%的补偿金。曾对某肉牛场的186头妊娠母牛做了ELISA检查,把其中的7头阳性牛立刻隔离,同时对所有的牛进行粪便培养,3个月后证明7头抗体阳性牛中有6头排菌阳性,用这种方法防止了剩余的179头新生犊牛的舍内水平感染。
欧美副结核病严重的国家由于流行面广,感染率高,承受不了检出扑杀的巨大经济损失。经过长期试验,他们认为对新生犊牛进行免疫注射,配合必要的兽医卫生措施是防控该病最有效的办法,如果严格执行这一防控措施,经过5~10年可以消除副结核病。目前他们使用的疫苗有两种:一是弱毒活疫苗;二是灭活疫苗。英国及一些东欧国家采用弱毒活疫苗,而美国、挪威等国家使用灭活疫苗。两种疫苗均使用效果很好,可降低90%的临床发病率和使50%获得抗感染能力[8]。
我国目前奶牛场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对有副结核感染的牛群中的新生犊牛在7日内进行副结核灭活疫苗接种,同时将出生犊牛立即与母牛分开,不吸食初乳,而是对犊牛饲喂经80℃加热灭菌20min[5]的消毒乳。犊牛要专人饲养,舍内清扫干净,经常用来苏儿等消毒。对成年牛每年定期进行3次皮内变态反应、补体结合试验检疫或ELISA试剂盒检验,检出阳性牛后隔离饲养,一但发现临床开放牛和隐性感染牛立刻扑杀,并对其可能污染的用具、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经过多年净化,牛场的副结核病检出率明显下降。
[1] OIE. Manual of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 for Terrestrial Animals[M]. Paris:OIE Press,2011.
[2] Benedictus G,Dijkehuizen A A,Stelwagen J. Economic losses due to paratuberculosis in dairy cattle[J]. Veterinary Record,1987,121(7):142-146.
[3] Kudahl A B,Nielsen S S,Sorensen J T.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bodies against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Paratuberculosis in milk and shape of curves[J].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2004,62(2):119-134.
[4] Kudahl A B,Ostergarard S,Sorensen J T,et al. A Stochastic model simulating paratuberculosis in a dai ry herd[J] .Preventive VeterinaryMedicine,2007,78(2):97-117.
[5] 谷立波,刘云志,朱恒义. 牛副结核病及其防制对策[J]. 吉林畜牧兽医,2004(9):13-15.
[6] 韩猛,张亮,王基隆,等. 山东省规模化奶牛场结核病与副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4):10-13.
[7] 何昭阳,韩有库,顾万钧,等. 牛副结核ELISA诊断方法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1991,22(1):57-60.
[8] 林涛. 规模化奶牛场副结核快速诊断方法的比较:[硕士论文][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2.
本研究是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阶段成果。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大兴综合试验站针对副结核病对奶牛场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调研,参与调研的成员有李秀岭、王艳、王天梓,本文执笔人李秀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