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安 李若溪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 (辽宁 沈阳 11003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微量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1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激光治疗、微量激光治疗,观察患者的黄斑区厚度、硬性渗出变化、视力变化、视敏度变化及远期负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黄斑区厚度不变或变厚6眼(7.50%),对照组6眼(7.52%)。观察组黄斑区硬性渗出好转37眼(46.25%),对照组黄斑区硬性渗出好转38眼(46.34%),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27眼(33.75%),对照组视力提高25眼(30.49%),P>0.05。治疗前两组中心10°静态视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12个月,观察组视敏度(3.54±1.62)dB,低于对照组(5.89±1.80)dB,P<0.05。观察组无负反应发生,对照组远期负反应发生率11.90%,P<0.05。结论:微量激光治疗、常规激光治疗均可用于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治疗,但微量激光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糖尿病性黄斑病变多与水肿、微血管瘤形成等有关,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累及患者黄斑部,即形成糖尿病性黄斑病变[1]。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治疗难度在于:黄斑区视锥细胞密度较高,一旦治疗不当,容易形成新的并发症。为了验证微量激光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将81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治疗流程分析如下。
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1例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2个组别。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3.2±3.4);糖尿病病程1~15年,平均(7.2±0.4)年。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42.8±3.6)岁;糖尿病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9±0.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常规治疗
给予对照组常规激光治疗:常规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评估糖尿病性黄斑病变位置等状况。参照检查结果选用Lumenis Ultima 2000SE型号氩绿激光治疗仪行常规激光治疗:将激光治疗能量、曝光时间分别控制于150~250mW、0.10~0.15s水平上,光斑强度设定为I-II级。治疗期间,确保光凝点避开患者的乳头黄斑束;黄斑水肿、弥漫性渗漏区的治疗方法为格栅样光凝,格栅间隔控制在100μm左右;局部渗漏点采用直接光凝治疗。持续治疗12个月以上。
1.2.2 微量激光治疗
给予观察组微量激光治疗:检查方法与对照组完全一致,氩绿激光治疗的曝光时间与对照组相同,能量控制为50~95mW,微量激光治疗标准以视网膜产生轻微色泽变化为宜(肉眼可见)。黄斑水肿、局部渗漏点等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持续治疗12个月以上。
观察患者的黄斑区厚度及硬性渗出变化状况;观察患者的视力及视敏度变化状况;观察患者的远期负反应。
1.4.1 黄斑区厚度评价方法
选用OTC 2000型号检测仪(Zeiss Humphrey)测量患者黄斑中心凹外3mm的视网膜厚度参数,即为黄斑区厚度。
1.4.2 视力评价方法
运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评估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的视力变化,评价标准为:视力下降:视力表减退2行及以上;视力提高:视力表提高2行及以上;视力不变:不符合上述标准,即为视力不变。
统计工具采用SPSS21.0软件。如P<0.05,视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黄斑区厚度不变或变厚6眼,占比7.50%(6/80),对照组黄斑区厚度不变或变厚6眼,占比7.52%(6/82)。观察组黄斑区硬性渗出好转37眼,占比46.25%(37/80),26眼不变,占比32.50%(26/80),17眼加重,占比21.25%(17/80);对照组黄斑区硬性渗出好转38眼,占比46.34%(38/82),19眼加重,占比23.17%(19/82),25眼不变,占比30.49%(25/82)。运用χ2检验对两组黄斑区厚度变化、硬性渗出变化状况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视力及视敏度变化状况进行随访。观察组视力提高27眼,占比33.75%(27/80);视力不变43眼,占比53.75%(43/80),视力下降10眼,占比12.50%(12/80);对照组视力提高25眼,占比30.49%(25/82),视力不变45眼,占比54.88%(45/82),视力下降12眼,占比14.63%(12/82)。运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观察组中心10°视敏度(22.86±4.18)dB,对照组视敏度(22.91±4.19)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治疗12个月后,两组视敏度均有所降低,观察组视敏度(3.54±1.62)dB,对照组视敏度(5.89±1.80)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1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无负反应发生,对照组2例发生反应性水肿,3例黄斑下纤维膜形成,远期负反应发生率11.90%(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为:当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受到视网膜病变、血管外损害等因素影响时,视网膜的正常新陈代谢因缺氧状态、缺血状态而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形成微血管瘤、水肿等病变,并累及黄斑区,诱发糖尿病性黄斑病变[2]。激光治疗改善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症状的作用机制为:通过直接照射渗漏微动脉瘤、微血管的方式,刺激光凝处远部视网膜内皮细胞大量增生,进而改善视力;此外,这种治疗方法还可以有效清除视网膜上的病变色素上皮,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3]。因此,常规激光治疗用于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效果尚可。但这种治疗方法的短时高温效应可能诱发PRE损伤、反应性水肿等远期负反应。
微量激光治疗通过控制激光治疗能量的方式,减轻光凝后热能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损伤,降低远期负反应发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微量激光治疗)患者的黄斑区厚度变化、硬性渗出变化、视力变化与对照组(常规激光治疗)无差异,但观察组的视敏度变化、远期负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医院可于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治疗中,推行微量激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