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耕
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提出2035年实现农业农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其中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中华民族要崛起,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必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内外学者普遍感兴趣的命题。在国外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德国农业经济学家的杜能城市工业影响理论,以及约翰·希克斯等的“诱导的创新理论”等。这些学者的观点集中一点,就是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是当时对农业现代化的普遍认识。这是由于当时我们对于农业现代化认识有限,比较熟悉的是西方近代工业化,因此更多强调的是把近代工业化中的机械化、化学化等要素引入农业。
改革开放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曾经进行过对于什么是现代农业的大讨论,对于现代农业逐渐加深了认识:一是认识到现代农业不能只以物质手段为标准,而是包括农业生产的组织、科技和装备的全面现代化;二是认识到与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一样,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和历史性的概念,它是在当代世界范围内先进农业的标杆。一国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也不再是一个绝对不变的概念,而是指能否代表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国家。只有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才算实现了或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关于农业为基础的理论。马克思有一个十分精辟的论断:农业剩余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理解马克思这个论断,要从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尤其是与工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加以理解。(1)工业化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业最先孕育于农业,农业是工业的天然母亲。工业的产生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工业雏形的手工作坊,最初属于农业范围的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工具的作坊,只是机械化和专业化以后,才从农业中破茧而出,成为独立的新型产业——工业。(2)农业为工业化提供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工业化需要的劳动力是昨天的农民;工业化需要的厂址和为其服务而形成的城市是昨天的农村;许多工业原料来自农业,工业产品的市场也离不开农村、农业和农民。(3)农业是工业化的基础。首先,从经济形态考察,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唯一生产食物的产业,没有农业,所有产业均是空中楼台。其次,农业剩余劳动生产率是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工业化的规模取决于农业可以提供多少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供给工业。再次,农业环境是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绿色屏障。(4)国民经济发展之后,又必须反哺农业。一方面,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必然会对农产品需求、农村市场、劳动力要素资源等各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农业必须有更大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继续增长,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继续增长。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既没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动力,也没有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动力。必须在国民经济发展之后,反哺农业。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的现代化,具有反哺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世界各国几乎没有例外。这在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尤其是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清晰。
在国外曾有一正一反的两个例子。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英国实行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一方面大规模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另一方面在大规模圈地基础上建立了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牧场或农场,英国传统农业由此得以改造。当时英国农户年产5吨谷物,比13世纪提高了一倍以上。即使同时代的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只有同期英国的2/5。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
英国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工业革命就开始了,并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却与英国的距离越拉越大,以后又被德美两国赶超。1913年,法国的工业产值仅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相当于英国的3/7,德国的3/8,美国的1/6。究其原因是法国的传统农业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造。法国在大革命中改革了土地制度,废除了封建制度,将贵族土地划成小块分给农民。这是法国革命最彻底地在农业中的体现,但并没有改变土地的经营方式。与英国一样,开始法国也出现圈地运动,但刚出现不久就被制止了。法国政府为了稳定农民,对传统农业采取保护政策,限制农产品进口,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等,更加维护了传统农业的长期存在①。
中国的经验教训也十分突出。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苏联体制的影响,一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二是简单地把工业占GDP70%作为工业化的实现标准。改革开放前30年通过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工业获取农业的收入,与当时国家规模以上固定资产原值相当。许多农民不能解决温饱,农村存在大量贫困人口,工业产品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不仅工业发展受阻,农业也无法扩大再生产,有时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
总结历史经验,主要就是没有正确认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这种基础地位的作用。第一,把工业化看作工业部门的孤立事件,错误地以为工业产值只要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0%,工业化便可实现。其实与GDP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比,工业化更重要的目的是改变整个社会劳动力的结构,使社会上大部分劳动力由效率较差的农业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工业,从而提升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第二,不懂得工业化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工业必须建立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之上。工业化过程中,社会回报积累不可避免地会较多地投入到工业,不然农业就无法为工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充裕粮食、原料、剩余劳动力和市场。但是这必须以农业的正常发展为前提。即从农业向工业转移的不是一般的剩余,应该属于农业扩大再生产之后的剩余,而不是应该属于农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源。第三,不懂得最终完成农业现代化才是工业化的最后目标。工业化是整个社会文明方式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工业化的任务是用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改变和影响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社会。仅仅限于工业本身实现现代化,在本质意义上,尚未完全完成工业化。第四,不懂得社会剩余在工农之间的正确分配。工业化初期,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农业剩余的大部分流向工业。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工业的剩余也需要流向农业。
农业基础性作用体现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无论是在工业化初期,还是在工业化中后期;无论是20世纪中叶,还是21世纪,现代化农业都在对国民经济发挥必然和根本性的作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是由农业在GDP占有多大的比例决定的,而是由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所存在的血肉一般的有机联系所决定的。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崛起、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必须以农业现代化作为基础。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既具有发展的必然性,又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一方面,中国农业在设施装备、农业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以及由此集中体现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土地生产率诸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从长远看,当前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与今后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后的农产品需求,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是十分不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农业发展的滞后,以及由此产生的城乡二元结构正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按照年收入1196元的贫困标准,中国还有贫困农村人口3000多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以上。如果按照世界银行日消费人均1.25美元的标准预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亿多人。二元分离的城乡结构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严重阻碍了原本可以进一步拉动经济的国内市场发展和壮大。中国工业化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建立在对农业剥夺基础之上。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短板和瓶颈。为此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四化”同步。此种“同步”是现在“进行式”,不是“过去式”,具有补课、奋起直追的含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增长率、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对于农业反哺能力均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历史性新阶段。
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封建制度中解放了中国的农业生产力。过去中国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封建制度下,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居民的温饱问题,粮食总产量从国民经济恢复后1952年的16392亿千克增加到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30477亿千克,增长近1.9倍;全国人均粮食由1952年的285千克,提高到1978年的316千克。其次是改革开放以后,农业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016年粮食总产量61624亿千克,是1978年的2倍多,是1952年3.8倍;人均粮食446.6千克,是1978年的1.4倍,是1952年的1.6倍。根据中国和美国食品与营养学会的测定,健康人群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包括饲料量在内的确保全部人口合理膳食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72-488千克,平均为430千克,中国已经接近这个水平。
同时中国农产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食物消费中的肉奶、蔬菜水果等的消费比例有了较大的增加。中国粮食、棉花、烟叶、水果、肉、蛋产量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位。近10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以每年4-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食糖消费量年均增长3.4%;畜产品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长3.4%,奶制品人均消费量年均增速达到8%。根据2014年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到2020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谷类食物供能比将不低于50%,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78克,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元素摄入量基本达到居民健康需求。这一目标已接近我国消费习惯的日本、韩国食物消费结构相似。农业产能提高的同时,逐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1952年中国农民纯收入为57元,2015年超过1万元。现在中国从告别农产品短缺,进入温饱,正在逐步进入农产品丰富多样的基本小康阶段。
首先,实现了农业水利化,显著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条件。改革开放以前,在毛主席制定的“八字宪法”的指引下,农村大力发展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农业合作社以及后来的人民公社的农民大搞水利灌溉的基本建设。仅1958年的头四个月就扩大灌溉面积1亿多亩,相当于旧中国4000年以来所积累的灌溉面积的一半。1979年,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居世界首位。同时完成了2.6亿亩的除涝和7000万亩的盐碱治理。中国成功地创造了以全世界10%的农田和6%的水资源,供养着全球20%的人口的奇迹。
其次,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水平。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在基本实现水利化的基础上,又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16年,中国农机总动力达11.44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尤其在中国城镇化发达区域,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明显占据优势。江苏苏南地区农业综合机械化化水平达到80%以上,其中苏州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浙江宁波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2%,高于全国平均近30个百分点。上海综合机械化水平和灌溉面积达到国际水准。处于与城镇毗邻的城市化或半城市化地区,具有与城市几乎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
再次,基本实现良种化,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增加。2015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全覆盖,畜禽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例逐年提升,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示范,使农田氮磷等的排放量降低6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减少50%以上,耕地地力提高1个等级、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以上。
综上所述,中国农业已经由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转向以机械为主;由依靠老天吃饭局面转向旱涝保收的农业的发展新阶段。
首先,国民经济反哺农业力度越来越强,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通过传统农业自身发展而实现的,必须在国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后反哺农业,向农业输入先进的生产要素、技术和管理之后实现的。国际上工业化中期以后的工业化国家就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开始的目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突出粮食安全地位,反哺力度不够大、范围也较小。以后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能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反哺力度相对较大。
中国工业化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在相当长时期内是通过“剪刀差”对于农业剥夺而实现的,农业常常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状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折期,正在逐步向大规模反哺期过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通过财政,对于农业水利、农业机械、设施温室、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给予补助,社会各类经济组织也加大了对于农业的投资,从而可以有力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其次,农民的非农化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建立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基础上,必须实现规模经营。但是农业要实现规模经营,一是在农业内部必须具有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此必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水平。二是第二、三产业必须有较大的发展,为非农化的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中国人均耕地比较少,事实上中国农业内部早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处于半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普及农业机械化后,有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另一方面,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2016年农民工总量为28171万人。大量非农化的农民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生力军。农民工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5年为2.32%,2011年为9.51%②。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标志着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阶段。这为中国农村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再次,农业政策调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后,中央解决了长期以来阻碍农业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大力支持包括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服务、物流加工等各种新型农业组织,有利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的成长发展。农村集体组织产权和土地的三权分置改革,使农村集体所有制与市场经济实现有效结合,走出了一条保持联产承包制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农业资源最佳配置的新路径。这些政策的调整,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与整个国民经济一样,中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农业在历史新阶段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未来中国将分两步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第一步,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国有垦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首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第二步,进入本世纪中叶,与整个国民经济基本同时实现现代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鉴于篇幅有限,以下只介绍具有典型意义的四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模式。
美国发展现代农业条件十分优越。首先是美国综合国力为世界之首,有强大的财力、工业以及科技支持。其次是美国又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美国耕地资源广阔,人均耕地0.7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的2.9倍,中国的5倍多),农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美国农业劳动力(包括林业、狩猎和渔业)仅占全世界劳动力的0.3%,但生产了占全世界总量11%的粮食、15%的饲料、25%的牛肉、11%的猪肉。一个农民的生产可以供养128人,其中94个美国人,34个外国人。
美国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一是高度专业化和社会化。美国耕地、播种、施肥、收割、加工、精选、贮存等全部实行机械化,农业的信息化程度高于工业。农业所需的良种、化肥、农药、机械、饲料等生产资料,农产品的运输、销售、贮存均由社会化专业公司承担。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就实现了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种植专业化。二是农业规模趋大化。美国87%的农产品是由家庭农场生产的,平均每个家庭有土地185.2公顷,8%的大农场生产了美国67%的农产品,农业生产规模为世界之首,农业公司规模也处于世界前列。美国前四家公司集中了全国家禽加工业的49%、面粉加工的61%、湿玉米加工的74%。三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化。GPS技术首先在美国农业中使用,应用面积为世界最大。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抗虫马铃薯、抗除草剂大豆、油菜、棉花等转基因作物已在生产上获得广泛应用。农业转基因技术,无论品种之多,还是面积之广,美国都是第一。
荷兰约有1/4的国土低于海平面,人均耕地只有0.058公顷,约0.87亩,只有中国的一半,属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一方面,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大多数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由于纬度较高,光照不足,影响大田农作物的生长。荷兰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荷兰农业劳动生产率稍逊于美国,但是土地生产率大大高于世界各国,名列世界第一。
荷兰的农业发展模式特点:一是主导产业明晰。畜牧、花卉和蔬菜为荷兰农业的主导产业。农业用地中草地占一半,另一半是大田作物和园艺。二是外向型明显。荷兰的农产品70%用于出口,出口额占世界的9%,继美国和法国后排名世界第三,人均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一。如果就农产品净出口国家而言,荷兰位居美国之后,超过法国。三是高度集约化与专业化。荷兰玻璃温室的面积近1.1万公顷,约占世界温室总面积的1/4。温室种植高度专业化。有专门为温室服务的泥炭土、种子、花球茎、种苗、肥料、农药、容器、包装品等公司。农业科研分工非常细,如有的农业科研所只研究温室西红柿。荷兰温室西红柿每平方米的最高单产为60-65千克、黄瓜为75-90千克,甜椒为28-32千克。四是较大的农业规模。尽管荷兰人均农地很少,而且主导产业是相对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但是为了保持一流的国际竞争优势,荷兰十分重视农业规模化,荷兰25%的农户生产了2/3的农产品。农户用地的平均规模已从1990年的16公顷发展到2003年的225公顷,是欧盟平均水平的13倍。
法国是经济强国,也是农业发达国家。法国耕地分布于北纬45度附近,气候条件好,雨水充沛,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很适合种植北欧地区和地中海地区的农作物。法国人均耕地约半公顷,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谷物33300千克,生产肉类3290千克,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倍和22倍,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农产品可供51人消费。法国甜菜产量居世界第1位,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2位,牛奶产量居世界第3位,肉类产量居世界第4位,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5位,蔬菜、水果和马铃薯产量位居西欧前列。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法国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一是农业各部门全面发展。不同于荷兰,法国凭借较为充足的土地资源,全面发展农业各部门。法国人具有丰富的自产食品:人均年产粮食923千克、油料874千克、糖料682千克、葡萄121千克、水果60千克、肉类108千克、牛奶402千克、蛋类164千克。二是形成不同的农业布局。法国领土东高西低,境内山区、丘陵、盆地兼而有之。本着“平地种粮、山丘养畜、坡岗葡萄加果菜”的生态适应性原则,法国境内形成了三大生产区域,即巴黎盆地大耕作区,以粮食、油料和甜菜为主;西部畜牧和产奶区,以牛、羊、猪、家禽为主;南部果菜区,以葡萄、园艺和水果蔬菜为主。三是具有较高的集约化水平。20世纪40—60年代起,不到20年时间,法国农业就基本实现机械化。就连难播难收的油菜也实现机械化。高性能、多配套、大功率正是法国农机的主要特征。由于机械化程度高,法国农民一人经营120公顷土地,年收入在20万法郎以上。四是具有世界一流的土地产出率。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小麦每亩产出为100千克,低于目前世界平均水平。20世纪下半叶后,法国粮食单产迅速提高,2004年每亩产出为480千克,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倍。五是规模化经营。法国农业经营者的人数,1970年为160万人,2003年减至66.4万人,其中以农业为职业的经营者(即专业农民)为37万人。这些农业职业经营者耕种的土地面积,1998年平均为42公顷,2003年扩大到70公顷。
日本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气候条件适于农业发展,而且有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工业支持。但日本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0,而且土地比较贫瘠。日本的粮食自给水平较低,70%左右的农产品依赖进口。
日本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一是依靠国外输入。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虽然粮食自给,但以肉食为主而且主要从国外输入。以能量计算,日本70%的食物来自国外。二是重视农产品质量。由于有食品进口保证,日本十分重视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日本有一条从产地到厨房的安全冷链,保证消费者享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三是小规模生产。日本农产品以进口为主,却坚持粮食自给,这是国家安全的必要。政府保护一定数量的农民,对于粮食生产有大量的补贴,农业生产成本压力较小,形成了相对较小的农业规模。2006年日本每户农户耕地面积为1.8公顷,而欧盟国家2005年平均是16.9公顷,美国2005年是180.2公顷,澳大利亚2004年是3423.8公顷。四是通过农协组织农户生产。由于小规模生产,不可能像欧美国家一样,由农户直接对接市场和大型农业公司,需要通过中介使得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相连接,这个中介就是日本的农协。通过农协指导、组织分散、零星的日本农户进行市场化生产,这是日本农业在世界上的创造。
只有在对主要先进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分析基础上,理清农业现代化基本特征和路径,并对中国的特殊国情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才能正确选择符合中国国情和农业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由于农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因而农业现代化也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征。对此中西方学者都有论述。
马克思认为在农业中(采矿业中也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一是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因此,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二是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马克思的名言,劳动为父,土地为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三是自然生产力是农业生产力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分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时,马克思指出,在农业中,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仅仅补偿或甚至还补偿不了自然力的减少,这种补偿总是只能起暂时的作用,所以,尽管技术发展,产品还是不会便宜,只是产品的价格不致上涨的很高而已。也就是说,在农业中,自然生产力具有独立性,是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西方经济学只是在分析农业生产率时联系到上述农业生产力的特点。其中值得重视的是厂商理论中诱导的创新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诱导的创新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获得农业生产率和产出迅速增长的能力,取决于在各种途径中进行有效选择的能力。由无弹性的土地供给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制约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的进步加以消除,由无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制约可以通过机械技术的进步解决。不能选择一条可以有效消除资源禀赋制约的途径,就会抑制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该理论也认为农业生产力中包含农业的自然生产力。
对于农业中的两个生产力和两个生产率的结论,我们在上述国外先进国家农业现代化模式分析中已经印证。凡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均有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自然生产率。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世界第一,土地生产率也居世界前列。荷兰农业劳动生产率稍逊于美国,但是土地生产率大大高于世界各国,名列世界第一。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自然生产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两个指标,也是决定不同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同模式的主要依据。以上四个国家两种生产率所处的不同地位,是由该国农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条件所决定的。
一般农业现代化的条件:第一是农业内部条件。农业生产率由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两种形式实现。前者决定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后者决定农产品的生产费用。特殊时期为了解决食物紧缺问题,有时不得不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牺牲劳动生产率。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劳动力务农,采取的就是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牺牲劳动生产率的做法。当土地资源富裕,粮食总量充裕时(因为人类对于食品需求又是有限的),往往采取的手段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美国。美国耕地充足,很容易实现粮食需求,在美国工业化初期,美国粮食就达到人均1000千克。因此,虽然美国的土地生产率也不低,实际上美国粮食单产接近400千克,但美国走的是一条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的道路。
第二是农业外部条件。如果只是考虑农业内部条件,结论就是,凡是耕地面积充裕的国家可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凡是耕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可以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的的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不能绝对化,还需要兼顾农业的外部条件。农业的发展模式同时还受到农业的外部条件影响,即受到国民经济状况、国家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核心是取决于国民食物取得的多少和难易程度,这又与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少和国力强弱、是否可以部分或全部由国外供应等因素有关。荷兰和日本是两个典型例子。
荷兰是个小国,荷兰走的不是依靠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解决粮食问题的道路,而是利用毗邻海港和地中海西岸富饶的农业腹地的优势,集中生产供应出口的传统的畜牧业,以及高集约化的花卉、苗木和蔬菜,而粮食与饲料依靠国外进口,通过高附加值的出口与低附加值的进口提升荷兰农业的发展。于是荷兰土地生产率在世界上第一,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位于世界前列。
日本同样是小国,但是农业发展不同于荷兰。由于耕地稀少,日本粮食难于自给自足。依靠强大的国力进口粮食和其他食物是日本重要的农业发展战略。但是为国家安全着想,日本并没有放弃全部的农耕。日本农业的重点是提供本国高质量的健康农产品,日本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均不是太高。
农业土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农业土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互关系决定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式和路径。在中国决定农业土地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内外部条件与国外不同,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也不同于世界各国。
从农业内部条件看,中国农业劳动力相对较多,而农业资源相对较少,完全解决中国的食品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虽然现在中国人均农产品提供的营养标准接近国际上确定的健康标准,但新时代的人民生活将从宽裕转向富裕,对于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会更高。目前中国大多数农产品在数量上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离满足人民富裕起来后对于丰富多彩的农产品需求的距离还很大。况且现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还在不断地减少耕地,人口还在继续增长,农产品进口的幅度还在扩大。从长计议,中国农产品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目前农产品的过剩,是结构性和暂时性的过剩。
从农业外部条件看,中国人口多资源少,必须自己解决粮食生产问题,中国不可能采取日本解决食品以进口为主的模式,也不可能走荷兰以发展优势产业换取粮食的道路。中华民族要自立自强,必须将饭碗牢牢捧在自己手中。因此,继续提高中国农业土地生产率,将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从农业内部条件分析,由于人多地少,中国农业机会成本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继续采取小规模生产,只能在高成本基础上维持机械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从而无法提高农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民的共同富裕问题。为此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坚定不移地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道路,即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而劳动生产率正是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从农业外部条件分析,由于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一方面通过工业化、市场化装备和组织农业生产,大量农民转入非农产业,中国农业正在进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较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历史时期。另外一方面,由于中国工业化还将持续一个较长的阶段,现在中国农村与城市人口各一半,离刘易斯提出的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完毕阶段远未来到,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还需要有一个较长过程,同时受农民管理水平和粮食供给的压力,中国不可能如美国和欧洲等国,农业实现充分规模化,只能适度规模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只能缓慢提高。
其实中国整个农业史,就是不断调整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国农业发展之初是刀耕火种,开荒拓展耕地务农,依靠的是劳动生产率。以后长期维持的是精耕细作,依靠的是土地生产率,甚至牺牲劳动生产率。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以土地生产率为主,兼顾劳动生产率。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将走上一条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兼顾发展的道路。可以相信,随着中国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生物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中国农业一定会走上一条与欧美一样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兼顾土地生产率的道路。
第一,补机械水利化课,逐渐智能数字化。一是实现全程机械化。机械化是提高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物质基础。虽然中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但是还未达到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80%—90%的水平,需要在不同领域的农业产业、从种到收的全程实现机械化。在完成种收机械化后,逐渐向农产品加工营销、冷链配套、安全检测设施建设延伸。二是提高水利效率。耕地是农业基本生产资料,而水利是保证农田有效利用的基本保障,因此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化重点要放在提高有效利用率上面。中国农业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200立方,不足世界人均数的1/4,排在第100位之后,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先进国家农业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高达70%—80%,中国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52%。1立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1千克,先进国家为2千克,以色列达2.35千克。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将水的利用率提高到60%的话,其灌溉面积可达现在的1.3—1.5倍。
第二,完善科技推广网,实施农业科技弯道超行。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器,是现代农业的本质,也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中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首先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一是通过完善国家农业推广网,对于与国计民生有关,诸如粮油米等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农产品,农业低碳技术、环境治理等与国家环境、食品安全有关的技术进行广泛推广。二是将农业推广队伍产业化,主要从事农业企业在实现产业化、推荐自己的产品过程中,需要推广的农业技术,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材料销售相关的技术推广。其次是农业科技弯道超行。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现代农业是多种科技的角逐平台,根据中国的特点,应该把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技术放在首位。发展杂交水稻吨亩产技术、海稻和巨人稻、沙漠修复技术等,总之,能使中国农业产能实现根本性突破的战略性技术都应该大力发展。
第三,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建设绿色生态农业。未来中国的现代农业必须是生态绿色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如果说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是机械化、石油化学为特征的农业革命,正在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是以绿色生态为特征的农业革命。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现在正在进行第二次农业现代化。中国以第二次农业现代化带动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既要发展第一次农业现代过程中的农业机械化,又要使信息农业和低碳农业带动农业机械化,使之互相渗透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特别要突出两点:一是以人为本,追求绿色、安全和健康;二是以生态为本,发展亲和自然的绿色农业。中国农业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旨在实现农业内部良性生态循环的技术,可将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第四,实施三权分置,推动农业产业化。一是实施三权分置。农业现代化不仅是科技装备上的革新,同时也是组织和经营方式的革新。为此需要在坚持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实施承包权的三权分置,将农业生产要素产权化,从而实现按照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培育各种新型规模化的生产经营组织,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和新型农村产权组织,以及农产品和农业要素市场。二是在改变传统农业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基础上,实施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要广泛开展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经营,细分农业要素、农艺过程的不同的专业化要求,形成从种子到餐桌的专业化分工。要将农业纵向横向分工结合起来,发展接二连三的融合产业。重点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发展农业加工和农业休闲产业,既治理好和美化农村生态环境,又丰富城乡居民生活,最终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五,加速非农化和城镇化,实现农业规模经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力过多,目前出现的农村劳动力短缺,与当下农产品供给过剩一样,是暂时性的现象。当然,由于中国非农化和城镇化还将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农业规模化也不同于西方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只能采取适度规模。但是在总体上,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仍然离农业规模经济的要求还很远,必须继续不断地加快非农化和城镇化。要在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时,保留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腾出空间,同时重视农村青少年教育,使新一代农民子女有更多进入非农产业的选择。国家要通过必要的政策措施,降低非农就业与进城就业农民的成本和风险。
第六,通过社会反哺,加速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是农业自发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反哺。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国家和社会反哺农业的力度会越来越大。社会反哺和财政支持不能只采取普惠方式,要将过去有利于农民继续留在农业从事小农经营,转变有利于一部分农民实现非农化,一部分从事现代化产业化农业。为此要把重点放在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装备化,以及绿色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加速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举家进城成为新的城市居民;通过田园一体化、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振兴。
注释
①高帆:《二元结构理论的由来和发展》,《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9期。②李芳芝、李超:《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统计测算》,《统计决策》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