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2018-01-27 15:32:47江苏省常熟市徐市幼儿园沈燕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亲子习惯

江苏省常熟市徐市幼儿园 沈燕芳

“收获一种习惯,就收获一个成功”。幼儿期是人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针对幼儿年龄和身心特点,我园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好习惯培养策略。

一、习惯教育在多彩的一日生活中有机渗透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让随机教育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师与幼儿每一个积极互动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1.环境熏陶,营造氛围。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努力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自己先做到与同事融洽相处,对家长有礼有节,对孩子宽容相待。以欣赏的眼光,及时挖掘孩子在生活、游戏活动中的良好表现,并予以肯定和表扬。其次,注重环境的隐性教育。如在洗手间内张贴六步洗手法,告诉孩子在讲卫生的同时要节约用水;在饮水桶下方的地板上贴一排小脚印,提醒孩子排队取水;在各个学习区域都有文明操作的图示卡,提醒幼儿爱护班级玩具物品;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貌宣传图,布置文明礼貌主题墙,以图画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有效地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

2.趣味教学,寓教于乐。

习惯是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对孩子动作技能的具体指导非常重要。为了让幼儿掌握自理的方法,老师把一些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轻松地学习本领。如教幼儿系鞋带,老师按照系鞋带的动作顺序编了一首儿歌,让幼儿边念儿歌边系鞋带: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幼儿在念诵儿歌的过程中掌握了系鞋带的方法;在角色区放置各类衣物,让幼儿练习给娃娃穿脱衣服;在美工区中放置用硬纸板制成的鞋面,打上鞋洞,穿上毛线,让幼儿练习系鞋带;在生活区放置有纽扣的衣服等,让孩子们练习扣纽扣。

3.关注细节,形成常规。

好习惯的养成要长时间培养。为使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与巩固下来,我们从生活、学习、交往等细微处入手将养成教育落实在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晨间入园的师幼问好;幼儿个人物品的收放;操作材料的整理;餐具的分类摆放;玩具物品的分享等等,充分利用同伴榜样的影响,促进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游戏活动,有机渗透。

在游戏中为幼儿营造礼貌交往的氛围,让幼儿落实到行动中。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时,他们会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扮演。游戏前要求幼儿在娃娃家里做“爸爸”“妈妈”的要爱护“孩子”,做“孩子”的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在“建构区”游戏时,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共同搭建,孩子们会一边一起搭积木,一边一起商量,把各种想法融合到一起,常常会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造型。孩子们还不断交换角色重复游戏,礼貌行为得到了良好的练习。例如在“小超市”“小医院”的角色游戏中,我们引导幼儿遵守公共秩序,排队购物就医,说礼貌用语“请”“谢谢”。

二、习惯教育在系列化活动中获得积极拓展

组织幼儿开展各类活动,将习得的行为习惯迁移到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渐渐地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1.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在3月5日学雷锋日的时候,给孩子们讲雷锋的故事,鼓励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感受帮助家人和同伴的快乐;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让孩子们的爱心看得见”倡议活动,请孩子们给妈妈奶奶唱一首歌曲、画一副图画、送一件自制小礼物、做一件好事,征集“爱奶奶妈妈的行动”照片并展出,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奶奶、妈妈的孝心和爱心;在“健康月”中组织三项常规竞赛与律动评比,通过体育活动来养成幼儿良好的活动秩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强健体魄;每学期开展各种主题的逃生演练,并邀请消防中队来园进行了消防火灾培训,孩子们在演练和参观中,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撤离常规,养成了遇事不惊慌的良好品质。

2.亲子活动有声有色。

利用活动将家长请进幼儿园,走入孩子中间,在有声有色的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如结合节日与主题活动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六一游园会、亲子圣诞联欢活动、亲子阅读月等活动。向家长发放了“节约倡议书”,开展“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珍惜资源”“减少污染”等节约大行动,并请家长填写“节约,从我做起”活动反馈表,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结合班级家长开放日活动,老师设计各种亲子游戏,让孩子在实践中锻炼基本自理技能,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徐幼星星榜辐射全体。

幼儿园向全体幼儿、教师及家长发放《徐市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引导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把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引导教师、幼儿、家长了解当代文明礼仪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师德规范的内容,评比园内“卫生之星”“礼貌之星”“仪表之星”“餐饮之星”“言谈之星”“待人之星”等,让榜样的作用以点带面,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优质的家园互动中有效巩固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从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应是幼儿园、家庭相互作用的结果。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方法育儿,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实现5+2>7的教育效果。

1.丰富家园活动,真诚沟通。

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切实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开展“新生适应”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概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作息时间和一日活动的具体内容,为了让小班的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引导家长如何在心理上和生活上避免孩子产生入园恐惧,及时解答家长们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担心;针对大班幼儿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特别邀请了小学部的老师来园为大班家长作专题讲座,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允许孩子们带书包入园,学习整理自己的文具用品,为升入小学打好基础。

2.调整互动模式,深度融合。

为了让家长深入地了解幼儿园教育,让家长直接“介入”的模式参与亲子互动活动,使半日开放活动更富有成效。活动时每个班级向家长发放“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发展评估表”,让家长带着问题和任务对照表格上的细则有目的地去观察和注意孩子的行为习惯情况,通过观摩和互动活动,让家长了解教师是如何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让家长把这种好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去,从而提高家教质量。同时还开展了有趣的亲子游戏,在多方的互动交流中,增进了老师、家长、幼儿之间的亲密程度,为以后的家园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多种平台交流,家园共育。

及时更新幼儿园网站各大版块内容,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园活动情况。利用幼儿园网站向家长宣传最新、最有价值的育儿方法,帮助家长学习育儿相关知识,让家长能方便快捷地了解幼儿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同时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通过回复传递给老师。从而实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搭建家园一体化教育的桥梁。每月更新的《幼儿成长档案》也是我们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桥梁。每个活动主题结束后,教师都会根据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能力达成进行客观评价,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并设计适合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的亲子调查、游戏等。有些家长在成长档案中认真详细地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向我们反馈孩子通过各个主题活动在家的良好表现与不足,在积极互动中家园共同促进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亲子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