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幼儿园 杨 艳 宋伟威
设计意图: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教育中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兴趣的培养,不应因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获取知识。纸是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在画画、折纸、做手工等活动中都会用到纸,对孩子来说纸是非常熟悉的。在这个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材料“纸”和“积木”作为孩子们的操作材料,把有关力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感兴趣的、可以亲自操作的游戏,根据幼儿熟悉的、直观的材料——纸,让孩子们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科学现象,让孩子从游戏和实验中感受快乐,获得智慧,激发兴趣。
反思:
本次活动我大胆挑战了科学领域,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设计了孩子们感兴趣的科学实验——通过用一张纸和一块积木做比较,让孩子们了解一张纸的威力,对孩子们的视觉有了一定的冲击。
本次活动设计就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让幼儿在主动探究、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优点:活动内容选择新颖,环节层层递进;教师思路清晰,语言精练,所以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每一次的提问都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
本次活动的不足:当孩子实验结束后总结科学原理的时间太短,没有让孩子充分地进行总结。另外,教师做纸筒实验时不要现场卷纸筒,应增加实验的神秘感,让幼儿在神秘的氛围里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