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018-01-27 15:32:47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单培培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11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情绪游戏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 单培培

一、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㈠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游戏大多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动作进行的,因此在游戏中孩子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活动状态。不同的游戏,活动量大小不同,身体活动部位也不同。比如,桌面游戏活动,玩积木,画画,剪纸等游戏能促使幼儿听觉、视觉及小肌肉的发展;体育游戏锻炼孩子走、跑、跳、钻等动作,有益于幼儿的动作技能、身体平衡行性的发展。游戏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同时,也促进幼儿的血循环和呼吸,增强新陈代谢,锻炼肌肉和骨骼,在游戏中,幼儿与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充分接触,增强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效地促进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

㈡游戏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学前期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游戏活动中,孩子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想象都在积极活动着。

1.游戏促进幼儿感官发展

感知觉是幼儿认知活动的开端,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例如在“颜色配对”的游戏中,幼儿通过观察,把颜色相同的图案进行配对,从而很好地促进了幼儿视觉观察力的发展;在“听听谁在叫”的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听声音辨别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奇妙的口袋”游戏中,将一些物品,诸如毛绒玩具、软球、积木、铁珠等放在一个口袋里,请幼儿摸,然后猜一猜是什么,这个游戏能发展幼儿的触摸觉;再比如一些操作类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感官练习的机会。

2.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语言始终伴随着游戏进程中,通过游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实践环境,增加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以及幼儿与家长之间的语言沟通,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在游戏中,幼儿彼此之间需要交流协商玩什么游戏、怎么玩,以及游戏规则要求等,这就要求孩子们运用语言交流。再如语言类游戏绕口令“小花鼓”:“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妈妈用布来补。到底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孩子们在饶有兴趣的朗读绕口令的过程中,不仅感受语言的乐趣,还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孩子的各种潜藏的能力会被一一激发出来,是最能表现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护士”为病人打针,极大地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游戏不但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还为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绘画游戏中,孩子可以给自己画上翅膀,变成会飞的天使,为灾区的小朋友送去急需的衣服和食物。

㈢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游戏起着重要作用。

1.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

在3岁之前,幼儿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还不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理解问题。此后,幼儿要经历“去自我中心”的过程,知道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幼儿才能融入社会,实现其社会化。游戏是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重要途径。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建构区的孩子经常会为玩具争得面红耳赤;“娃娃家”会为做“爸爸”或是“妈妈”还是“宝宝”角色而停止游戏等等。为了使游戏能继续进行,幼儿会试着去认识和理解同伴的想法,学着去处理与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逐渐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化。

2.游戏有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同情、分享、帮助、安慰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很多机会体验并践行各种亲社会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来玩游戏,在游戏中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在照顾“幼小娃娃”及“病人”的过程中学会了安慰和帮助,当同伴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通过“拔萝卜”的表演游戏,大家齐心协力,把大萝卜拔出来。在表演中,孩子们再次体验到了相互帮助、众人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懂得可无论个子大小,能力大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独特之处,即使小老鼠也有自己的一份力量,还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在户外游戏“老鹰捉小鸡”中,怎样才能不被老鹰捉到呢?小朋友必须拉得紧紧的,一个也不能落下,不能只顾自己跑,不顾其他小鸡,只有相互之间合作才能不被老鹰抓到;在读书活动“好书推荐”中,孩子们相互交换喜欢的图书,培养了他们的分享意识。

㈣游戏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期是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早期经验的重要内容,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情绪情感对成年以后心理生活的健康及人格的完善程度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游戏给予幼儿快乐与满足,它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积极意义。

1.游戏可以使幼儿体验更多积极的情绪情感

所谓积极的情绪情感是指愉快、高兴、满足、兴奋、放松等情绪状态。游戏伴随着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幼儿在游戏中自由选择玩伴、玩具、进入到自己假想的世界里,在游戏中,幼儿充分放松自己,因此游戏能够使幼儿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情感。

2.游戏能够帮助幼儿转移与宣泄消极情绪

在生活中,幼儿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而游戏是幼儿松弛紧张情绪、宣泄消极情绪的有效方式和途径。首先,游戏转移了消极情绪,比如,小班幼儿刚入幼儿园会哭闹找妈妈,教师通常会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很多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转移了注意力,暂时摆脱掉了想妈妈的消极情绪;其次,在游戏中,幼儿还可以宣泄和释放负面情绪,比如在角色游戏“动物医院”中,害怕打针的幼儿通过自己扮演医生,给生病的小动物打针,宣泄了对医生和针头的恐惧;幼儿还可以通过一些体育游戏消耗体能,释放不良情绪;有的幼儿经历了宠物的死亡或者亲人的离世,可能会开展“追悼会”的游戏,在游戏中会伤心落泪,这其实是幼儿发泄内心悲伤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幼儿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尽快走出消极情绪状态。

二、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教师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者、观察者、指导者、评价者,在幼儿游戏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究竟应该采用哪些策略来指导幼儿游戏呢?

1.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

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幼儿游戏。比如某幼儿在小超市中当售货员,然而无人前往超市购物,该幼儿无所事事,老师可以通过扮演顾客前去购物,和售货员交流,还可以购买很多东西,引导幼儿上门送货。

2.材料指引介入法

材料指引介入法就是通过材料的提供达到指导幼儿游戏的策略方法。游戏材料对幼儿的游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材料很多游戏就无法开展。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游戏材料,可以增强幼儿的游戏兴趣,拓展和丰富游戏情节。根据幼儿游戏情节的不同,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也不尽相同。

3.语言指导

语言指导是通过教师的话语达到对游戏指导的一种方式,它是游戏指导中非常重要,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比如角色游戏中,当幼儿为理什么发型发愁时,教师可以引导“你要理短点还是长点,直发还是烫发?”在教师的建议下,幼儿会做出选择,从而引导游戏顺利进行。

总之,游戏不仅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而且对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教师要合理发挥在游戏中组织者、观察者、指导者、评价者的作用,有效的促进儿童的各种发展在游戏中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情绪游戏
我们需要消极情绪?
青年文摘(2022年12期)2022-12-07 07:17:30
静心
测试
中学时代(2021年5期)2021-11-11 13:22:49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启蒙(3-7岁)(2016年7期)2016-11-07 10:00:33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