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雪芳
关于教师阅读,不妨思考三个问题,即“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
人有两个成长,一个是躯体的成长,一个是精神的成长。躯体的成长靠的是食物,精神的成长则主要是靠阅读。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精神成长,尤其是教育精神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而教育精神的成长,非得靠广博的阅读不可!我曾研究过一些特级教师、名师的成长之路,发现他们无一不是“读书人”,而且是“海量阅读”者。例如,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的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薛瑞萍老师,可谓是爱书如命。张翼健在《薛瑞萍班级日志——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作为一个小学教师,读了那么多的书,以至于哪天没读书就觉得缺少了什么,我以为这是薛瑞萍成功的要素之一。”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而要使自己心中永远充满阳光,最好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我想,特级教师、名师况且需要“拼命”阅读,普通教师如不好好阅读、大量阅读,知识库存将会越来越少,知识结构越来越陈旧,就会越来越“普通”,甚至成为“平庸”的教师。通过这些年的阅读,我明显体会到:阅读能安顿自己的教育灵魂,能宁静自己的浮躁情绪,还能点燃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为了自己教育灵魂的安顿,为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必须要读书的,是要海量读书的。
我的教师生涯起始于一所乡村完小,那里没有图书馆,只有一只图书箱。那时读书,几乎是“捡在篮里就是菜”,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乡村完小图书箱里的书全被我读完了,我就骑了一辆浑身都响唯有铃子不响的“长征”牌重型自行车去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书。然而,当时的新华书店里以讲政治、讲农作物栽培的书籍居多,偶尔发现文学类的书籍,就一股脑儿买了十多本,那时的我真是“饥不择食”。1997年9月,我调到莫城中心小学当教导处副主任。中心小学有一个不大的图书馆,但比起那所乡村小学的图书箱,让我顿感坐拥百城。我琢磨着:是挨着书架顺序一本一本读呢,还是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来选读?终于,我第一次有了阅读的“主张”——教师是一份特殊的职业,阅读相对应有特殊的要求。
第一,教师应阅读教育专著。教育专著,能帮助教师建立起教育的“骨架”,也就是确立教育的理念。有道是“有思想的人最强大”。思想,会时时刻刻指导、指示、指引着你去从事某一项工作、某一件事情,最终获得理想的成效。一个有教育理念的教师,无疑是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坐标。从此,他的教育教学行为才会有方向,才会有目标,才会有成效。反之,一个没有思想的教师,根本看不到教育的诗意和远方,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教师不但浪费了自己唯一的教育人生,无法体验到其间的艰辛、成功、苦难和幸福,而且对学生而言,也无疑是一场灾难。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求知欲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扼杀了儿童这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意识和素养,无异于对学生犯下了“滔天罪行”。
第二,教师须阅读文学名著。杜威说,教师是“上帝的代言人,天国的引路人”。这个特殊群体必须是善良、丰富、高贵的。唯此才能感染、熏陶出善良、丰富、高贵的学生。文学是人类精神的最高成就。教师只有喜欢文学、热爱文学,常常与文学相伴,与毕生追求人类精神高峰的大师会晤,他的精神才会有单纯的丰富,他的思想才会有简单的深刻。如此,他的课堂才会有情、有趣、有效,他才会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要知道,一个学生喜欢某门功课,往往起始于喜欢任教这门学科的教师。这样的教师越多,真正优秀的学生才会越多,教育就会越有希望!
第三,教师要阅读哲学著作。人的一生怎样度过,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回答,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但在人的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以后,人必定会去寻求精神上的生活,姑且把这种生活称为“第二生活”。“第二生活”绝大部分发生在一个人的业余时间里,只要观察他消磨业余时间的方式,就能认定其精神品级。如果一个教师终日沉浸在麻将、扑克、电子游戏、八卦新闻、KTV包房、地摊小报里,可以断定他的精神生活是苍白的,是空虚的,是无聊的。如果这个教师被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柏拉图的《斐多》、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周国平的系列哲理散文等浸润,那他的内心必定是充实的,丰盈的,富有的。因为经典哲学著作有引发、引领、引导人们过上有意义生活的强大功能,教师的身心在其长期浸淫下,看问题的角度会变得独特,眼界会变得高远,胸怀会变得宽广……他会感到活着真是一件异常美丽的事情,他的人生开始有了哲学的韵味。从此,他与一般的教师拉开了段位差,他会从烦琐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找寻乐趣,会辩证地帮助学生解决成长的烦恼,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如果这样的老师多了,那么学生就有福了,家长就有福了。
很多教师常常抱怨工作繁忙,处于白天黑夜连轴转的状态,哪有完整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阅读。我的体会是,只要你真心想读书,办法总会比困难多。“三前法”“随手记录+专业写作”就是我采取的读书法。
所谓“三前法”,是指利用工作前、会议前、睡觉前这三段零散时间,开展聚沙成塔式的阅读。以睡前读书为例,每天临睡前读5至10页专著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你不要小看这5至10页,一个月下来就是150至300页,一年下来就更不得了了,是1800至3600页。加上双休日、节假日的阅读,我的年阅读量一直稳居在700万至800万字。宋代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一旦养成阅读习惯,一天不阅读心里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
第二个方法就是“随手记录+专业写作”。我常常将阅读时突然产生的灵感记录在书页的天头、地头,然后一一整理在电脑里,每过一段时间就把相关的内容整理成一组,推动自能“专业写作”。因为“专业阅读”一旦进入了一定的境界,往往会触发对某一问题的深度思考,这时身体里自然而然会生出一种力量推动自己提笔为文。同时,通过“专业写作”,我又不断发现思考的瓶颈,促使自己拓宽阅读范围,深化某一专业的阅读。如我阅读了某位哲学家八百多万字的传记及哲理散文后,对他从5岁开始记日记以及日记写作对其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引发了我对当下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的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日记写作的心得,撰写了《日记写作——习作教学的应然之路》《语文教师,请亮出你的日记来》等论文。这些文章全部取材于现实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这些年,我先后有五百多篇教育随笔、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省内外各教育期刊,还出版了4部教育专著,但更重要的是,学生成了我读书最大的受益者。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只要有量变就能引起质变,而是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才能引发质变。我的阅读也遵循着这个规律,读着读着,我就破茧而出了。
20年里,我每天或与哲学大师对话,或与教学名流探讨,或与文学名著里的人物交流,与他们一起喜怒哀乐,一起追寻人生的未知。渐渐的,我的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了,我的工作策略优化了,我的文化气息浓郁了,我的精神气象灿烂了。尤为可喜的是,读着读着,校园中的青年教师和我一起破茧而出了。如今,阅读、写作、思考已成为青年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内容,众多的“书香教师”、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在全市名列前茅。
一天的阅读带给你我的力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天又一天的阅读带给你我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一年又一年的阅读带给你我的力量是令人惊讶的!专业阅读是教师最好的继续教育,是一项培根固本的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重要的工程。让我们读着读着,一起破茧而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