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林
常伸懒腰,懒出好心脏。别小看了伸懒腰,它的好处甚至可以媲美某些运动。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伸懒腰时,上半身活动,能使更多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人感到清醒舒适。所以,经常伸伸懒腰,活动活动四肢有助解乏。
现在的人站着少,坐着多,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身体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肌肉的静脉血管会淤积很多血液。这时伸个懒腰,会引起大部分肌肉舒张和收缩,很多淤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将肌肉中一些废物带走,还可以消除疲劳。
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吃饭也像打仗一样,但狼吞虎咽,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对胃的伤害极大。尤其是老人,每顿饭的进食时间至少应在25分钟以上,让胃适当“偷个懒”。
每样懒得多吃。食物要多种多样,粗粮,蔬菜,水果,能让人放慢进食速度,也有利于对饱感的感受,从而有利于帮助我们控制食量,避免过量,延长胃部使用寿命。
懒得把食物做得精细。精白细软、油多膳食纤维少,吃它们更容易导致吃撑,相反,在细粮中加入粗粮一起吃则是不错的选择,肠胃和血管都喜欢。
吃到一半不想吃怎么办?那就不吃了。很多中老年人舍不得食物、觉得做上了餐桌就要吃完,有时候吃不下,胃口不好的时候也硬撑,这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不想吃,就不吃,这样才能养胃呀!
晨练晚点起,不想起就不起。所谓天气不好,懒得起早。青壮年人健康讲究闻鸡起舞、起早行早,而老年人起早应根据时令、天气而定,不必硬性起早,强制锻炼。
许多人都是急性子,不管做什么都心急火燎,有时不光遇事急,还易动肝火,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还会诱发急性致命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心里懒,就是要懒得心急。
不过,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偷懒,例如作息时间应该规律,生病了自己调理不好,不能偷懒,要马上去医院,科学地偷懒,能更长寿。
从实际出发,与居住环境、家庭特点、个性特征紧密结合来确定懒、实施懒,灵活应用,才懒出水平,懒出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