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杰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苏南“率先”“示范”,发展水平加快提升;苏中江海联动、融合发展,整体崛起势头良好;苏北后发优势显现,努力探索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委、省政府打破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全面谋划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
江苏地跨长江南北,以经济发展梯度和地理空间位置划分的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差距明显。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区域发展向立足资源禀赋、协同共赢方向转变,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提升全省整体实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在江苏乃至全国一直发挥着“率先”和“示范”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全国前列,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带动力量,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南是我国乡镇企业的重要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镇企业利用双轨制中的市场调节机制,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迅速打开全国市场,创造了领先全国而又久盛不衰的“苏南速度”。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农民的非农化转移,而且“以工建农”、“以工建镇”,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出现了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为特征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独特景象。2017年,苏南地区城镇化率达到76.4%,比苏中、苏北分别高10.7个和14.4个百分点。
2000年开始,苏南乡镇企业基本完成民营化改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了“新苏南模式”。苏南地区整体经济效率不断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从2001年的48017.8元/人增加到2017年的249398.3元/人。产业结构从以工业经济为主逐步转向以服务业经济为主,第三产业占比逐年提高,从2014年起赶超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超过50%。适应江苏从“经济外向化”向“经济国际化”的战略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7年苏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37361.09亿元,是2002年的17.5倍;占工业产值比重从21.9%提高到46.6%,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2017年,苏南人均GDP已达22246美元(按2017年平均汇率折算),三次产业结构为1.8∶45.3∶52.9,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为6.9%,城镇化率达到76.4%,对照工业化不同阶段划分标准,苏南地区早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2007年,苏南全面小康社会各项指标均已达标,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又提出“跨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口号,继续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现代化示范区,肩负着为全国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重要历史使命。截至2015年,根据“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对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主要进展进行测算,苏南地区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已达90.15%。
苏中地跨沿江、沿海两大经济带,是沟通苏南、苏北两大区域的重要过渡带,具有接受上海、苏南的辐射,并向苏中腹地和苏北传递的重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苏中深入推进陆海统筹、跨江融合、江海联动发展,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整体崛起势头良好。
苏中既得益于长江,又受制于长江。长江给苏中带来了航运之便和水源之利,也成为接受上海、苏南辐射和交流的一道天然屏障。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和苏中把打造过江通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泰州长江大桥先后建成通车,苏中三市与苏南五市的过江通道全面贯通。作为长三角地区沿海重要铁路、公路过江通道的沪通长江大桥也预计将于2019年建成通车,沪通大桥通车后,上海到南通只需1小时。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先后开通运行,连淮扬镇铁路、盐通高铁、宁扬高城际铁路、盐通苏嘉城际铁路等一系列重大铁路项目也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通车。沿海洋口、启东、吕四港口岸对外开放,南通港、扬州港、高港港改建、扩建后吞吐能力大大提高。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南通兴东国际机场、如皋机场和启东直升飞机场,构筑了苏中与外界的空中通道。一个联接南北、横贯东西的立体式大交通格局已展现在苏中大地,为促进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体上看,苏中经济发展水平虽落后于苏南,但普遍超过苏北,在三大区域中具有“居中”特征。“六五”至“八五”期间,苏中GDP年均增长12.3%,虽低于苏南的14.4%、但超过苏北1.4个百分点。“九五”时期,苏中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低于全省和苏南、苏北,出现了苏中“不中”现象。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推进思想解放,加快开发开放,促进苏中快速崛起”的指导方针,推出了“釜底加薪”等一系列措施,苏中依托沿江、沿海开发开放,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2004年,苏中GDP增长15.1%,比全省高0.3个百分点,自此,苏中GDP增速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差值最大比全省高2.2个百分点。2017年,苏中GDP增长7.9%,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比苏南高0.4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后,苏中抓住长三角发展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战略带来的叠加机遇,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江海联动发展,加快在发展上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2013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苏中融合发展特色发展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的意见》,根据苏中三市南通、扬州、泰州的区位条件、发展特点、比较优势和战略选择,进一步明确了三市的特色定位:南通努力在陆海统筹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长三角北冀经济中心;扬州努力在跨江融合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泰州努力在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上取得重要突破,加快建设现代特色产业名城。
苏北地处黄海之滨,自然资源富集,是全省增量空间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在全省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支持苏北发展的各项政策条件下,苏北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推动经济发展逆势而上,使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跨上了新台阶。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既有发展路径进行重新审视,苏北又逐步利用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振兴,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全面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十二年高于全省平均增幅,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2006-2017年,苏北GDP年均增长12.2%,比全省平均高1.6个百分点,比苏南、苏中分别高1.3个和0.3个百分点。苏北人均GDP由2006年的13699元增加到66934元,从2011年起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苏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007元,同比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01元,同比增长9.3%,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长期以来,工业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发展滞后,第二产业经济总量较小、增速较慢,是苏北总体竞争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不快的重要原因。上世纪90年代初,苏北三次产业结构的位序仍是“一、二、三”。“八五”时期开始,苏北兴扩建了一批工矿企业,逐步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一定生产能力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93年苏北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三次产业构成的位序变成了“二、一、三”。2003年,苏北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大关,工业经济跨上了新台阶,推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和人均GDP水平进一步转变提升。2017年,苏北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分别为 10.4∶44.3∶45.3和27.4∶34.6∶38.0,“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以来,苏北一直走传统工业化的追赶发展路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发展阶段和条件的变化,靠拼资源、拼生态发展工业的老路已经走不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全省上下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明确提出苏北地区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简单复制苏南工业发展经验,要深度挖掘和利用特有的生态资源禀赋,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苏北各市通过布局调整和功能重构,改变作为产业梯度转移的被动接受者和发展上的跟随者的现状,跳出原有的区域局限和路径依赖,对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富民优势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徐州市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探索“生态+”的发展新模式,将生态融入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宿迁市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服务业等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已成为宿迁最鲜明的特色;盐城市重点培育大气污染治理、水处理、固废综合利用和新型环保材料四大产业,促进环保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发展,环保产业已形成千亿级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仍然非常明显。2017年,苏南五市年末常住人口占全省41.7%,创造的GDP总量占全省的57.0%;苏北五市年末常住人口占全省37.8%,创造的GDP总量仅占全省的23.0%,人均GDP还不及苏南的1/2。随着苏南地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向基本现代化的目标迈进,进一步缩小地区间差距,推进区域更加协调发展的时代命题更加紧迫地摆到了全省人民面前。2017年以来,为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融合共进、协同共赢,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省委、省政府打破苏南、苏中、苏北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因地制宜,依据各地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等情况,全面谋划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
“1”即扬子江城市群:以沿江八市(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为主体,打造城市群的集群发展,既是发展工业的“主战场”,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引领转型升级的“新引擎”。2017年区域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719.28亿元,占全省比重达77.0%;人均GDP达136023元,比全省平均高出28834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45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80.4%;专利申请授权量18.9万件,占全省比重达83.0%;R&D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6%,比全省平均高0.13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205.17亿美元,占全省比重达81.6%;城镇化率72.9%,比全省平均高出4.1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35元,比全省平均高出6411元。建成铁路1880公里,占全省铁路的65.3%,其中高铁750公里,铁路密度3.71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
“3”分别为沿海经济带、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海经济带:主攻现代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是江苏的潜在增长极,涵盖南通、盐城、连云港三个沿海城市;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徐州为中心,拓展江苏与周边省市的深度连接与合作。淮海经济区范围涵盖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接壤地区的20个设区市,江苏省内包括徐州、宿迁、连云港、淮安和盐城。江淮生态经济区:以淮安、宿迁全境以及扬泰盐的部分县域,围绕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打造江苏的中心生态花园,作为全省永续发展的“绿心地带”,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生态竞争力。
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步伐,全面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立足资源禀赋、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融合共进、协同共赢、南北联动、协作互补,推动“1+3”重点功能区成为新的增长极,必将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践行“两聚一高”新实践、实现全省更高质量的发展增添新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