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田径训练中的安全防护与保障

2018-01-27 00:50:11伍汉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田径身体

伍汉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也相应开设了体育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高校体育的基础项目之一,田径训练尤为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看似简单的田径运动却更容易出现意外因素而造成的损伤。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缺乏田径训练的基础,在训练过程中会因为客观原因而出现身体上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肌肉拉伤、关节脱臼等,这些都将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甚至是训练进度。对此,高校必须要深刻认识到田径训练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运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与风险防范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训练环境。

1. 田径运动及训练损伤

1.1 田径运动

田径运动是包括竞走、跑、跳跃、投掷以及由跑、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由于田径项目受到场地、天气限制较少,运动者可以因地制宜的开展田径训练,因此具有大众化、群众性的特点。在高校举办的运动会中参加田径项目的人数也都是最多的,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田径项目。

1.2 田径运动损伤

田径项目看似简单易操作,实际上对于运动员的个人体能与技术水平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忽略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将会出现不必要的身体损伤,甚至将影响到运动员今后的体育生涯,田径训练的安全防护与风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该下大力完善安全措施,避免田径训练出现意外伤害。

1.3 田径训练损伤原因

1.3.1 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在进行田径训练前没有做好相应的热身、防护等准备工作,导致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受伤后没有给予及时的治疗,导致伤痛累计成伤病,又没有认真反思找到原因,导致不正确的训练方式对身体造成长期的损伤。

1.3.2 缺乏合理的训练安排。高校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身体质特点,导致训练负荷过大,出现身体疲劳、损伤。

1.3.3 缺乏细密的安全排查。田径训练离不开体育器材,如果体育器械出现问题则会导致训练意外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不良天气也是田径训练不安全的因素。

1.3.4 忽视训练后的恢复与拉伸。在田径训练后,身体会出现过度疲劳、缺氧和代谢物积累等情况。此时的人体肌群由于得不到有效放松可能会出现痉挛,给身体带来损伤。

2. 高校田径训练安全防护的重要意义

2.1 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目的

高校田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挑战的健康心态,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对此,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学生安全训练提供有效保障,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2 保障高校田径训练有序有效开展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而高校体育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此,高校应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高校田径训练要做足安全保障,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家长更加放心安心,不断推进田径训练的发展。

2.3 激发学生参与田径赛事的积极性

高校开展田径训练不仅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也为田径赛事提供优秀人才,不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赛事的积极性。高校在田径训练中强化安全防护措施,可以保障学生身体安全与训练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参加田径赛事夯实必要基础。高校田径训练中有专业的体育学生,每一次比赛机会都非常难得,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可以让他们时刻保持良好身体状态,避免出现身体损伤,可以更好的在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3. 高校田径训练安全保障的有效措施

3.1 拓展平台,强化学生安全知识学习

田径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只有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才能确保训练效果。一方面,教师应该在每次课堂上融入安全防护知识,强化学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同时,学校方面定期开展安全训练的讲座,聘请田径专业运动员进行讲解,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另一方面,田径训练是实践性的活动,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指导模拟教学的方式,带动学生学习安全防护知识,比如:在田径训练前应该做好全套热身运动,充分调动肌肉的兴奋度,不能过于急躁的开始训练,防止身体僵硬出现的损伤;训练过程中出现口渴现象,不能大口大口饮水,而是应该适度小口的补充水分,对于肺部起到保护作用。此外,可以定期开展田径训练安全知识的小测试,通过考核的形式督促学生强化安全意识,考核内容包括对于器械的正确使用方式、自我救护的小知识等,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防护技能,确保训练中的人身安全。

3.2 强化措施,构建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高校在设置安全防护体系时要详细、全面,同时要聘请专业体育老师对内容进行完善和规范,确保安全措施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安全防护措施要根据高校自身场地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设定,同时要根据季节、项目的不同进行全面制定;另一方面,要对安全防护体系进行试运行,广泛征求教师与学生的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安全防护体系行之有效,推动田径训练的安全有序开展。

3.3 完善预案,维护健康训练环境

既然有了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那么就需要强化措施来落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修正和补充安全防护预案,让高校安全防护措施更具有可行性,确保高校学生田径训练的安全保障。

3.3.1 做好训练全过程的健康安全保障工作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掌握学生不同的身体状态,及时调整训练节奏,对于器械操作不当等问题进行及时纠正,避免出现突发状况,起到强化训练效果的目的。在田径训练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下次训练中师生共同完善和改正,确保每次训练都能取得新的进步。

3.3.2 对高校训练设备进行维护、 升级和更新

高校应该着重关注训练设备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成立田径设备的专项资金,聘请专业体育器材公司进行定期维护与升级,确保体育器材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二是强化专业性培训,对体育教师定期开展体育器材使用培训,确保每次课前课后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排查,做好日常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缮,将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三是完善使用规定,将体育设备的使用方式与要求进行明确,对于学生借用等要有专业老师指导,避免出现安全意外与事故。

3.3.3 建立科学配套的医疗措施

田径训练毕竟是一项实践性强的运动,出现一些意外事件也是在所难免的,对此,高校不仅要完善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更需要建立科学的医疗措施,这样才能降低伤害程度。一方面,要建立专业化的医疗队伍,定期对参与训练的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对于身体出现损伤的学生提供专业救助与帮扶,让学生身体状态处于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在开展田径比赛时要成立医疗救护队伍,参加田径比赛的学生人数较多,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充分考虑到,建立配套的救护队伍,确保提供及时准确的救助。此外,根据天气的不同要提供防暑、保暖等医疗措施,定期为学生开展自护自救的安全讲座,可以有效降低伤害的程度。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各大高校都大力开展体育项目,作为基础项目之一的田径事业也受到了学生的喜爱。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对于田径训练的安全防护认识程度还不足,安全防护措施还有待提升,对学生训练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此,高校应该转变思维、多措并举,建立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建立配套的医疗设施等,将科学安全保障措施应用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其运动能力与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田径身体
基于快乐体育理念的高中体育器材开发与应用研究
玩具世界(2024年2期)2024-05-07 08:17:38
快乐体育背景下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材的开发利用
玩具世界(2023年6期)2024-01-29 12:14:28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大灰狼(2016年9期)2016-10-13 11:15:26
身体力“形”
健康女性(2016年2期)2016-03-11 09:39:54
一种轮滑鞋提送辅助体育器材的改进研究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