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的尧陵祭祀考

2018-01-27 11:44刘得洋东平县明湖中学271500
大众文艺 2018年2期
关键词:东平

刘得洋(东平县明湖中学 271500)

一、东平的尧王墓是一座仪墓

帝尧,姓伊祁,名放勋,传说他先后被封为陶侯和唐侯,所以又称他陶唐氏或唐陶氏。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尚书·尧典》记载:“二十八载,帝乃殂落。 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为了表达对尧帝的崇敬,后人纷纷为他建陵祭祀,故有“尧王墓虚葬八百”的说法,东平的尧王墓就是其中之一。这些“仪墓”,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辨析哪一座是真的。它们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象征,都是一种“慎终追远”的精神寄托。

史书中的“帝尧唐陶氏”“帝尧陵”“帝尧陵庙”在民间俗称“尧王”“尧王墓”“尧王庙”。对尧陵的祭祀,可分为民间祭祀和官方祭祀两大类,官方祭祀又分为国级祭祀和地方祭祀。本文只考证东平官方尧陵祭祀。

二、东平县国家级尧陵祭祀始于北宋初年

自汉章帝元和二年(85)起,官方曾偶然性地在济阴成阳祭祀尧陵。北宋开宝四年,朝廷议定在郓州(今东平)祭祀尧陵。《宋会要辑稿》礼三八之三至四载: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三月,诏:先代帝王陵寝,修创庙宇。太昊(陈州),炎帝(卫州),黄帝(坊州),高阳(澶州),高辛(宋州),唐尧(郓州)……

《挥麈前录》卷之二也有相关记载:

唐尧葬城阳谷林,今郓州界……太祖皇帝朝,尝诏重修先代帝王祠庙,每庙须及一百五十间以上,委逐州长吏躬亲点检,索图赴阙,遣使覆检……唐尧以司徒禼配,祠在郓州。

对于这次改祭,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二《尧冢灵台考》认为是黄河决口淹没了城阳谷林所致:

《宋史》神宗熙宁元年(1068)七月己卯,知濮州韩铎言尧陵在雷泽县东谷林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台庙,请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五戸,免其租,奉洒扫,从之。(原注:成阳在汉为济阴属县,北齐废,隋复置为雷泽县,唐宋因之,金复废。今曹州东北六十里,故雷泽城是也)而《集古录》有汉尧祠及尧母祠碑,是庙与碑,宋时犹在也。然开宝(971)之诏,帝尧之祠乃在郓州(原注:今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芦泉山之阳),意者自石晋开运之初,黄河決于曹濮,尧陵为水所浸,乃移之髙地乎?而后代因之,不复考正矣。

朝廷议定在郓州(今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芦泉山之阳)祭祀尧王。这固然和芦泉山远离河患有关,也和长期流传尧王埋葬在此处有关,更和芦泉山是风水宝地有关。

道光《东平州志》记载,芦泉山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峰峦环列如翠屏。下多泉水,有珍珠泉最清冽,泉水至州北沙河西入盐河达海,近泉民家资灌溉之利。道光乙酉夏云凤祷雨取水于此,甘霖立霈。旧传尧陵在其麓。

芦泉山周边古迹众多。西汉哀帝时震惊朝野的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案中的瓠山在芦泉山西南5里处,刘云死后葬于瓠山之下。刘曜碑(《汉故光禄勋东平无盐刘府君之碑》)出土于芦泉山前,刘曜墓至今尚存。北宋大儒孙复墓在芦泉乡之北扈原,至今封土巍然。

唐代高适的《东平路中大水》、张读的志怪小说《宣室志·柳光》、宋代刘敞的《芦泉》、黄庭坚的《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并序》、李廌的《卢泉之水次韵晁克民赠人》都曾提及芦泉。(“芦泉”古作“卢泉”)

康熙《东平州志》载有《东原八景之尧陵揽胜》一诗:

径转峰回岭树横,两山相斗拱龙城。

帝陵自古钟灵异,御殿历朝遣祀诚。

环列翠屏瞻秀气,典萦碧涧泻清声。

洋洋一派平湖水,曾傍石栏暂濯缨。

生动形象地写出尧陵的形胜,芦泉之水更像雷泽,芦泉之阳更像成阳,芦泉之山更像尧陵墓。北宋政府决定在这里祭祀尧王,也算事出有因了。

朝廷议定在郓州祭祀尧帝后,濮州地方政府努力争取在濮州的祭祀资格。在熙宁元年(1068)取得州级祭祀资格,在元丰六年(1083)取得国家级祭祀资格,到“政和三年(1113),定五礼新仪,乃享陶唐氏于濮州,以司徒契配”(《山东通志》卷二一《秩祀志》附《尧陵考》)改祭最终完成。

三、明朝是东平的尧陵祭祀的鼎盛时期

由于黄河的决口和改道,雷泽县的祭祀受到严重影响。“……其所以祀尧于东平者,缘自金末黄河屡决,谷林旧迹无存……”(《大清礼部改祀濮州尧陵奏议》),“会典:帝尧陵在东平州祭……至元始祀于东平州,以其地属东平路,而祭于路所治之地也。明洪武初,仍元之旧而祭之……”(山东通志》卷二一《秩祀志》)大约在金末元初,尧陵祭祀又回到了东平,在明朝达到鼎盛。

明万历《兖州府志》卷二十四《祠庙志》记载:

帝尧陵庙:在城东北三十里尧陵之前,洪武四年遣编修葛守诚修建,敕有司春秋祭享。三岁一遣官致祭,国有大庆则告。嘉靖二十七年知州刘元凯重修,其制正殿七间,前为重门,门外大坊一座。

又光绪《东平州志》卷二十四《古迹录·陵墓》记载:

唐帝尧陵,《明集礼》洪武四年,礼部定议帝王陵寝在山东省者凡二,曲阜祀少昊,东平祀唐尧。祭用二仲之朔,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有司守之,陵户一人,三岁一传。制遣道士奉香诣陵,令有司致祭。

谨案:尧陵在濮州。明初礼官定议,以为在东平州东北二十里芦泉山阳,修陵建祠,春秋祭祀。沿误者已四百余年,乾隆纪元始改祀濮州,此地仍敕有司岁时祭享。今松门清幽,埏路肃然,有其举之莫敢废也。

显然,明清时期东平的尧王祭祀属于帝王祭祀1。当时的尧王庙规模宏大,祭祀制度典范。“祭用二仲之朔”,“三岁一遣官致祭”,这是通则;“国有大庆则告”,“大庆”指帝王登基、皇子加封、太后祝寿等,这是灵活。通则和灵活的结合体现了制度化的特点。

明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时东平尧王祭祀属于国级祭祀;乾隆改祭后,属于州级祭祀。明清时期的东平尧王祭祀,从来没有间断,这又体现了常态化的特点。

康熙《东平州志》载有明代御制祭文3篇,清代顺治、康熙两朝御制祭文9篇。尧陵禅寺残存的碑刻有雍正朝御制祭文碑2通,康熙东平州知州张聪题记的残碑1通。芦泉村村民说,文革前历代的石碑有107通。

明清两朝歌咏芦泉尧陵的诗篇众多,选录两首,可以想见当年盛况。万历《兖州府志》的编者、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于慎行有《东平谒尧祠六韵》(五言排律 押先韵):

古殿空山里,荒丘野戍边。

星文临鲁甸,云气仰尧天。

绮栋丹霓落,雕楹翠藓镌。

仙蓂犹应月,黛柏自含烟。

化想垂裳代,人怀击壤年。

名言志浩荡,流眺土阶前。

清代学者赵岚的《重谒尧陵》:

芦崖山半一高垄,云是平阳帝子封。

丹翰参差苔掩蝌,绿阴历乱树如龙。

青青叠拱千岩翠,荡荡遥临万岫浓。

云日于今犹瞻仰,顿忘身际在熙雍。

明初礼部议定国级尧王祭祀在东平芦泉,虽然不认可的呼声长期存在,大明一朝始终常规化地在东平进行国级尧王祭祀。清朝顺治、康熙、乾隆三朝,继续在东平进行尧王祭祀。

清乾隆元年(1736),朝廷议定改祭尧王于濮州,东平的尧王祭祀降为州级,一直延续到民国二十五年。濮州的尧王祭祀,在光绪初年因黄河决口而被淹没,只能在远处隔水遥祭,名存实废。

四、结论

据目前可见的文献,东平县的国级尧王祭祀,起源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兴盛于明朝和清朝顺治、康熙、乾隆三朝,终止于清朝乾隆元年(1736);州级祭祀约终止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东平的尧王祭祀前后绵延近千年,虽然不如成阳祭祀早,但在制度化和常态化上却远胜之。

注释:

1.关于尧王祭祀的分类和特点,详见 马兴《古代尧舜祭祀与民族认同》[J].贵州民族研究,2008(01).

[1]万历《兖州府志》,明于慎行纂修,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2]康熙《东平州志》,清张聪、张承赐修,清单民功等纂,清康熙十九年刻本。

[3]光绪《东平州志》,清左宜似等修,清卢崟等纂,清光绪七年刻本。

[4]民国《东平县志》,张志熙修,刘靖宇纂,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影印,民国五十七年。

[5]《日知录集释》,顾炎武撰,黄汝城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6]雍正《山东通志》,清岳濬、法敏修,清杜詔、顧瀛纂,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天下尧陵何处寻?》孟祥才,海岱学刊,2016,(01):10-18

[8]《古代尧舜祭祀与民族认同》,马兴,贵州民族研究 .2008(01).

猜你喜欢
东平
艾东平
垦荒
种丝瓜
一生不能两次趟过的河流
一生不能两次趟过的河流
铁 匠
诗四首——东平之《春》、《夏》、《秋》、《冬》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
关于东平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法庭上的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