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创新政策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分析与优化模型

2018-01-26 18:43罗家松王新雷徐彤尹呼和
时代经贸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罗家松 王新雷 徐彤 尹呼和

[摘要]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着高风险、高投入、收益不确定等问题,导致企业参与创新积极性不高,为克服该问题,需要从政府层面出发制定相应的创新政策体系。本文开展了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路径;然后,引入DEA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测量模型;为了分析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引入了面板模型,并对政府创新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政策间的关系进行了设定与检验。在模型中,本文选取了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资助、税收优惠、政府对高校创新活动的财政支出、政府对研发机构创新活动的财政支出以及人力资本建设这5个方面作为研究量,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值作为产出变量。研究过程表明,各省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政策进行优化和完善,针对那些未能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明显正向影响的政策应该加大投入,让它们充分发挥对企业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而那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向的政策,需要对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让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创新政策体系;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科学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诚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于微观主体的企业来说,创新也是其谋求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企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不断创新,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完善产品质量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但是,由于企业创新过程的投入成本和风险很大、企业技术创新还具有收益不确定性、“外溢效应”及公共产品属性等原因,很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的创新政策体系已形成雏形,其中,较常见的是对创新企业税收的优惠和减免、对企业科技活动的直接资助、运用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来刺激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是,在实践中,各种创新政策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又是不同的。王广民、林泽炎(2008)认为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自主创新是我国当前的重大战略举措,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张岳(2010)认为应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入,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同时我国长期以来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重点一直放在产销环节,即主要是针对已经取得了创新成果的企业,而对那些处于研发环节的税收优惠只有加计扣除。事实上,企业的研发环节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所以政府也要重视对研发环节的税收优惠。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开展了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路径;然后,引入DEA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测量模型;为了分析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引入了面板模型,并对政府创新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政策间的关系进行了设定与检验。在模型中,本文选取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资助、税收优惠、政府对高校创新活动的财政支出、政府对研发机构创新活动的财政支出以及人力资本建设这5个方面作为研究量,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值作为产出变量。

二、政府创新政策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分析

创新政策会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方式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比如政府财政对企业研发的直接资助就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研发活动的方式,而通过对研发机构与高校研发活动的财政资助,让它们为企业研发提供基础性技术,从而推动企业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与研发则属于一种间接影响方式。

(一)直接影响路径分析

1.税收优惠

目前,我国对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主要以直接优惠为主、间接优惠为辅。直接优惠方式是一种事后的利益让渡,主要是针对企业创新成果的优惠。间接优惠方式是一种扶持性优惠,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而提出的,它是以较健全的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侧重于税前优惠。税收途径不仅可以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影响,还可以扶持某些产业及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税收优惠主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比较透明,可以避免诸如补贴政策带来的“政府失灵”等问题。税收优惠政策極大的调动了企业研发与创新的积极性。但是,我国通过税收途径去激励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还存在以下的不足:

(1)税制结构不合理

现行的科技税收优惠主要以所得税为主,但我国税制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且大多数省的流转税比重较高,降低了优惠政策的刺激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税收减免、加速折旧,还是投资抵免等优惠面,优惠力度都还不够。

(2)优惠对象不够科学

我国现有的科技税收优惠往往偏重于对技术成果的使用和新产品的生产,而对技术研究开发过程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从开始投入研发到形成成果的链条中,税收激励效应越是向前移动,其驱动效应就越明显。

2.财政直接资助

政府直接资助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特定的经济单位或符合特定条件的经济单位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或补贴。由于研发项目存在资金投入大、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等问题,企业往往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直接资助能够缓解企业研发投入的问题。

政府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资助,不仅可以直接帮企业分担创新项目上的投入和成本,降低企业研发风险,还可以向银行等融资机构发出信号,显示企业研发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用于企业的创新和研发活动,避免了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造成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审批严格、手续繁杂等“惜贷”行为。

直接资助政策的针对性较强,反应迅速快捷、能有效引导特定产业或地区的发展,可在短期内作为税收政策的有利补充来刺激企业创新。根据国际政府财政资助率的衡量标准来说,当政府财政资助率达到13%时,政府资助的效率最大,此时资源配置的水平最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endprint

3.财政支持人力资本建设

财政支持人力资本建设是指政府通过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使得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变得可能。企业的创新离不开创新型的人才,人才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执行者。通过人力资本途径来影响企业创新主要就是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創新的关键资源——创新型人力资本。创新型的人力资本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核心资源,他们具有发现社会稀缺的创新能力,发现市场非均衡、使市场复衡的能力。

通常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1)教育投资

从宏观来看,就是政府对学校、教育机构等相关单位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基础、中等、高等、职业培训及成人教育的投资。教育投资是提高人口质量的主要方法。

(2)健康投资

健康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形成良好的人力资本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健康投资。国家用于这方面的投资主要有构建医疗卫生监管体系,建立医院、疗养院,购置各种仪器设备,培养各种层次的医护人员等。

(3)迁移投资

迁移投资可称为人力资源流动投资,国家用于这方面的投资主要包括在待开发地区投资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立职业信息系统及相关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及对远距离地区间劳动力流动进行补贴或贷款等。

(二)间接影响路径分析

1.政府对研发机构技术创新活动的财政资助

基础和前沿研究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先导,要推动更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就需要推动更多的基础性研究。政府通过研发机构这条途径来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是因为这些政府属研发机构主要研究一些基础性、前瞻性、社会公益性的重大科学,着重研发核心的、共性的关键技术,但是研发机构研发的这些技术成果一般不直接面向市场,而是可以以一定价格转让给企业,这样就有利于企业能够在研发机构已有的科技成果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研发,缩短企业整个创新的时间周期,充分发挥企业和研发机构各自的优势,充分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此外,研发机构还可以和某些行业建立合作关系,将研发机构所取得的某些研发成果在整个行业间进行共享,这样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基础科技水平,让企业能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本企业特色,从事更高一层次的研发与创新。

2.政府对高校技术创新活动的财政资助

通过高校途径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影响主要是因为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使得高校在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研究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高校研发活动是基础性、前沿性的研究,其科研成果一般不直接面向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向高校购买研发专利和科技成果的方式。企业还可以直接和高校建立合作机制,运用双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同进行研发,加强高校和企业间的交流,充分发挥高校研发的优势,降低企业独自进行技术创新的风险。

高校科技活动与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紧密相连,因此,需要进一步把高校创新资源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研究的独特优势,进一步优化高校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三部分的投入比例,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的生力军作用。

3.政府对创新服务平台与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

要推动我国及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平台的建设。创新科技园区及高新区在创新环境、人才聚集、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及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条件。

就目前来说,各园区一方面应该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对体制和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充分发挥园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园区还应进一步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的配套工作、做好相关产业的规划和指引,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平台的服务与对接功能,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人才和项目的全方位服务,实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由短期、松散和单项合作变为长期、紧密和系统的合作,帮助企业加大创新的投入,提升企业创新的能力。

政府应该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推广创新技术成果、提供创新引导资金、招引高新技术项目,使得企业与技术、资金等要素实现深度对接,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深度与广度。

4.政府购买

政府采购,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政府行为。广义的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是包含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政府采购的主体是政府,购买力非常大,所以它是各国政府经常使用的一种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

政府采购,尤其是“首购”制度,对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它可以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一个稳定的市场,有利于促进企业产品的产销和生产效益的实现;其次,政府采购也可以利用其特有的政策功能,来稳定创新企业的市场,为企业创新提供不断的资金支持。最后,政府采购缩短了企业的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让企业的创新产品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市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效地降低其进入市场的风险。

政府采购政策是各国政府经常使用的一种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采购规模的扩大或缩小,采购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采购对象产品销量及公众生活环境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所以制定完善的政府采购政策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的激励企业创新、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政府创新政策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模型

为了分析政府创新政策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本节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测算,然后再以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值作为面板模型的因变量,以政府的项创新政策投入作为自变量进行面板回归和检验,结合实证结果分析各项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endprint

(一)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测算模型

数据法又称数据包络分析法,是1978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mes、和E.Rhode漕先提出的,针对多个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方法。数据包括法是以决策单元(DMU)的相对有效性为指标,评价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若干决策单元是否相对有效的重要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选定其中一个决策单元ODMU)作为一个被评价单元,其他的DMU作为评价群体,确立并求解模型,得到相对效率的综合分析,并根据各DMU与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状况,判定各是否DEA有效,进而达到评价排序的结果。

测算结果一般是在0-1之间,获得效率的单位被称为相对有效率单位,而另外的效率评分低于100%的单位被称为无效率单位。

虽然在评价有效性方面,除了DEA方法以外,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但是那些方法几乎仅限于单输出的情况,因此,DEA方法在处理多输入,特别是多输出的问题的能力是具有绝对优势的。本文的研究对象(决策单元)即各省份,每个决策单元的性质以及类型相同,同时每个决策单元(即各省份)存在多投入对应多产出的现象,符合了数据包络分析的要求。

对于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投入情况和m种产出情况,S-和S+为松弛变量、根据该模型,测算投入一产出的结果有三种情况:

(1)若θ*=1,且S*-=0,S*+=0,则DMUio为DEA有效。DEA有效是指当前的投入对于产出来说,即是规模适当又是技术水平高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变动投入水平对于现有的产出水平都是不经济的,应当维持现有的投入水平。

(2)若矿θ*=1,且S*-≠1或S*+≠0,则DMUj0为DEA弱有效。DEA弱有效说明在现有的投入-产出关系中,变动投入水平对于增加产出是有可能的。

(3)若θ*<1则DMUj0为DEA无效。DEA无效则说明现有的投入一出关系是无效率的,应该在保持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投入。

(二)面板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在测算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分析国家创新政策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运用面板模型及回归来测算国家创新政策体系对企業科技创新的影响。选取自变量: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入(CovL)、政府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直接资助(GovE)、政府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Tax)、政府对高校研发活动的财政支出(GovU)、政府对所属研发机构研发活动的财政支出(GovI)。因变量:企业创新的绩效值(K)。

由于国内尚无针对科技税收优惠这一指标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或年鉴,本文主要采取瓦达设计的乃指数来衡量我国企业R&D税收优惠措施的实施强度。瓦达B指数是以OECD对R&D投入类别的比例平均值为基础,避免了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R&D的问题,计算公式如下:

B=ATC/(1-t)

其中,ATC(After-tax Cost)为企业每单位R&D投资扣除税收优惠后的R&D净成本,t为企业所得税率。当企业实行税前扣除优惠时,假设v为税前扣除率,则每单位R&D投资的税后成本即为1-vt。在这种情况下,

B=(1-vt)/(1-c)

当国家允许实行加计扣除(v>100%)时,B<1;相反,若仅允许研发费用部分扣除时(v<100%),B>1。

B指数反映的是每单位R&D支出的实际税后成本,而I-B则代表每单位R&D支出可替企业节约的税收成本。可见B指数的值与税收优惠对研发的程度激励呈反比,B值越高,激励程度越低。

由于因变量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取值基本都在0-1之间,而自变量的取值都很大,所以为了提高模型结果的精确度,本文将对模型中的所有自变量取对数,构造GovL、GovE.Tax、GovU、GovI五个因素对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四、结论

我国要想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但是企业的创新又具有高风险、高投入、正“外部性”等特点,使得很多企业对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创新政策,来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本文主要研究了政府创新政策体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并构建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得到如下结论:

(1)我国企业整体技术创新绩效水平是在逐年提高的,但是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水平还是有差距的。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本都维持在均值以上水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而经济较落后省份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本维持在均值以下的水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稍弱。

(2)政府创新政策体系中的各项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直接资助和政府对所属研发机构研发活动的财政支出这两项政府创新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了显著性的影响,但是却是负向的影响;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政策、政府对高校研发活动的财政支出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均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但两项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系数为正,是正向的影响作用;税收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但是其系数为负,对企业技术创新是负向的影响作用。

(3)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还未能发挥。因此在促进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这个问题上,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政府建立创新政策体系来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创新政策来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如何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来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也是我们需要不断优化和改善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绩效影响研究
技术选择、二元学习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VAR模型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论个案串联教学法在影响研究教学中的活用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