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萍
【摘要】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ICU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对该组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40例),对该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同时将14名护理人员亦分成两组,每组7名。评价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质量、工作满意度、心理状态。结果: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41,P<0.05);观察组护士的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15,P<0.05),同时工作满意度及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921、9.6874、10.6526,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應用,有助于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质量,同时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ICU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6.0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6-012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也有显著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关于临床护理质量的关注,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下,容易导致出现较多问题,其中包括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以及质量不佳问题[1-3]。笔者所在医院自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以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由14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ICU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且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5~82岁,平均(48.3±7.1)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3~79岁,平均(47.8±8.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将14名护理人员亦分成两组,每组7名。观察组7名均为女性,年龄22~39岁,平均(28.3±3.1)岁;工作时间1~10年,平均(7.9±3.2);大专生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6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2名,护理人员4名。对照组7名均为女性,年龄23~38岁,平均(28.5±3.5)岁;工作时间1~10年,平均(7.6±3.0)年;大专生2名,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5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理人员3名;两组护理人员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ICU护理管理模式,即依照ICU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护理管理。
1.2.2 观察组 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具体的管理方式为:(1)层级设置。依照护理人员的实际岗位情况将其分别护理组长组、高级护理组、助理护理组和初级护理组;将护理人员则分成两组,每个小组均配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各个小组在工作中采用12 h轮班制。(2)护理流程。护理管理人员则要依照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主要护理内容包括护理内容记录、心电监护及其记录、注意事项等。(3)层级管理办法。基于不同护理人员层级差异,依照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管理及指导,助理护理组主要工作内容为基础护理操作以及安全操作,同时也必须要针对ICU病房情况定期考核人员规章制度以及消毒技术等;初级护理组主要工作内容为专业护理,也就是在护理过程中对常规护理方式以及专业护理操作技术等有明确认知并熟练掌握,并且详细记录护理过程;中级护理组主要工作内容为配合医师的临床抢救工作,明确认识到监护参数意义,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操作方式以及抢救药物作用、使用方式;高级护理组工作重点为查房,并且还要针对下级护理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及演示;护理组长组主要工作内容为教学、管理以及科研研究等,同时也必须要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能力实施考核等。
1.3 观察指标
对全部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其中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操作、健康宣教、病历书写及护理质量总分,满分均为100分。并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考核标准,由护理组长评估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满分100分。采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分析,包括20个项目,满分100分。最后对两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对比分析,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比较
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工作质量、工作满意度及心理状态比较
观察组护士的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工作满意度及心理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ICU病房患者的病情危重,同时变化快,抢救及护理工作相对频繁,对于护理人员来讲心理承受压力较大,身心疲劳,容易影响工作质量,降低护理工作满意度[4-6]。其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则能够通过明确的护理人员岗位层级,引导每位护理人员明确认知自身职责以及权益,同时在此基础上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完成护理工作要求及其护理目标[7-9]。不但有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同时也有助于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endprint
罗伟华等[10]在临床中关于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显著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及护理质量,促进各项医疗工作的开展。宋静[11]在临床也关于ICU护理管理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价值探讨,发现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之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操作水平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指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为患者提供合理而科学的护理服务。薛红霞[12]在临床研究结果中发现,ICU护士实施层级护理管理,不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41,P<0.05),主要是因为实施层级护理管理之后,护理人员每天均需要针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及控制,同组护理人员也要相互指导,从而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观察组护士的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15,P<0.05),同时工作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921、9.6874、10.6526,P<0.05),主要是因为在各个护理小组中均配备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高级护理人员可以随时指导初级护理人员,从而有效减轻了初级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高级护理人员问题处理能力,调解医疗纠纷以及业务指导能力等,各项工作的明确分工,更有助于护理人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更加专心,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另外,合理改善工作时间,采用合理的排班制度,可以为广大护理人员提供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时间,更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提高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满意度。本研究结果与以上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工作质量,同时改善护士心理状态,提供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廣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凤琪.ICU护理管理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28):49-50.
[2]杨春艳.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6):326-327.
[3]余小梅.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20):246-247.
[4]晏娟.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52):124-125.
[5]刘秀梅.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7,7(8):65-66.
[6]崔晓林.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6):248-249.
[7]杨淑琼.ICU护理管理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6):309-310.
[8]陈丽平,刘艳.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8):332.
[9]綦玉洁.观察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183.
[10]罗伟华,黄慧萍,刘敏婷,等.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3):3579-3580.
[11]宋静.ICU护理管理中的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研究[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83):166,178.
[12]薛红霞.试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228.
(收稿日期:2017-0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