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学为中心 倡导合作探究

2018-01-26 00:37梁均星
速读·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合作探究新课标

梁均星

摘 要: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改革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评价为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找出教学薄弱环节,对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参考性的信息提供了有力支撑。语文试卷评讲效率的高低就决定我们能否帮助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归纳知识结构,促进合作探究,延伸发散,指引变化。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课程评价;语文试卷评讲;学为中心;合作探究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设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试卷为教与学的展示提供了可以操作的平台。它为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找出教学薄弱环节,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参考性的信息。因此,试卷的评讲分析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反馈教学成功与否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有效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如何进行有效的试卷评讲,是摆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面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对语文试卷评讲作了专题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曾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些学生在考试后成绩不理想,感到情绪低落,深深自责,愧对老师和家长教导。我们在评讲试卷将激励贯穿试卷评讲始终,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去表扬或鼓励学生,可以采取在试卷上用红笔批上“祝贺你,这道题你取得了满分!”“进步了,这是你努力的结果!”“继续努力,你会进步更大!”“多可惜,审题不够细心。”“加把劲,相信你会进步的。”……这些激励的话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另外,一些优秀的学生可能因为一时大意失手,结果成绩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可以在评讲时只点出存在问题却不点名,课后,则专门找他们进行个别谈话,重点指出失误的原因,找出“药方”。只有尊重学生,对症下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要从课堂的主讲者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做好四个方面:

1.抓住重点,评讲典型。试卷讲评课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全按部就班地讲,而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对此,教师要在阅卷后,尽可能地用双项知识细目表来分析全班的各题得分情况,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再结合学生的答题诊断清楚出错的症结,把握哪些题目学生错得多,哪些错得少,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需要弥补的是什么,等等。

2.分析思路,把握规律。因为平时上课重在基础知识的感性理解上,所以讲评试卷时就更要突出綜合能力的训练。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试题越来越重视考查综合能力,也就是把知识放在生活的环境中去,这样一来无疑加大了讲评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试卷讲评中不能简单地对答案,修正错误,而要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分析考查的主要和次要知识点是什么,综合体现在什么地方,解题的关键是什么,突破口在哪里,什么是最佳答题途径,并总结出一定的答题步骤和方法。

3.甄别题型,总结技巧。相对来说,近几年中考题题型题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这为教师测评讲解提供了方便。但是教师还是要善于将试题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并教会学生进行比较性小结归纳。

4.延伸发散,指引变化。就考试来说,考查点是相对稳定的,但命题人却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设计题目的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为变换情境,学生很可能会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所以按原题讲完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化,与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小结和反思,即对某个知识点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引发设题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我们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合作探究。在评讲时,我们根据做错的题型、题目的深浅程度及学生基础将学生分成几组,答错同一题型的分为一组,基础较差的分为一组等等。让学生自己分析、讲评。将试卷发给学生后,各组承担相应的题目,基础差的承担基础题,成绩好的承担阅读题。

各小组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得出正确的答案。由各小组推荐一位或几位同学上讲台评讲所承担的题目,既讲了正确答案,也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还从自己的角度说了如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将讲评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把握主动权,让他们自己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查漏补缺。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自己知识上的缺点和误区。这样,他们所学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经久不忘。学生先做试卷,老师再进行评讲能使学生更加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这是灵活运用知识的前提。

学有学法,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项常教常新的技术活,往往因人、因事、因情、因景变化而变化。我们只有勇于突破固有思维的禁锢,积极开拓创新,就能品尝教学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2]中国当代教育丛书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3]聚焦新课程系列丛书.初中语文教学评价.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合作探究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貌合神离 远离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