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峰,曹学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广东 广州 510120)
固定平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Gunston秉承“通过植入‘雪橇式’假体重建部分膝关节间室病损”的理念,通过研究以往假体设计了膝关节内外侧双间室假体(见图1~2),这种假体是完全限制性,不能旋转,Gunston教授的这一理念是人工假体最早的设计理念[1];随着医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多人对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假体设计感兴趣,在20世纪70年代Marmor在研究了Gunston设计的“雪橇式”假体的基础上,发明了组配式UKA假体[2],使得置换术后膝关节还存在一定的活动度,同时也减少了假体下沉等并发症。
Engelbrecht在Gunston假体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在1969年设计完成了第一代LINK®Sled单髁假体(见图3),这款假体具有较宽的前后径,同时这款假体属于非限制假体,胫骨部分为全聚乙烯材料,并且表面平坦;第一代LINK®Sled金属雪橇式假体(见图4)适应股骨髁的波状中心形状的需要,使得在关节运动的每个阶段,股骨和胫骨假体部件之间都有一个非常小的椭圆形接触面积,关节运动时滑动面的横半径为18 mm,在保留的韧带控制下运动。自1969年后股骨假体的矢状多中心曲线的特点一直延续,然而胫骨平台假体的发展变化较大,从1969年只有1个型号的组块式假体开始,逐渐研究设计出大(13 mm)、中(10 mm)、小(7 mm)三个型号的胫骨假体(见图5),于此同时却发现假体松动的概率也逐渐提高了。1970~1975年胫骨假体又进行了改良变化,假体的设计仿照截骨块形状(见图6),使得假体和骨之间更好的嵌合,置换术后稳定性更好,松动率下降。1976年一款解剖型设计的LINK®Sled单髁假体诞生(见图7),这款假体因为拥有标准尺寸的厚度、宽度和长度,保证截骨量最小化,同时可以先装胫骨假体,然后植入股骨髁假体,有助于避免术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第二代LINK®Sled单髁假体诞生于1981年,这款假体又称为LINK®Endo-Model®Sled假体(见图8),是在第一代Sled单髁假体基础上发展而来,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款假体,这种假体有长、宽、横径均不相同的4种股骨髁假体,是一种自然契合的单髁假体系统,更符合人性化设计,解剖型重建膝关节。股骨髁组件贴近骨的解剖曲率,可以达到最佳的匹配及覆盖;曲面设计的股骨髁假体对应平面的胫骨平台,专为高屈曲度设计;矢状面的曲率设计,保证有着安全的运动范围;股骨假体两个圆形平行的固定柱(见图9),方便植入,保留骨质,同时在翻修时容易移除,术中更少的创伤操作,保留骨量及周围韧带以恢复更多自然的膝关节功能及状态。再者作为一个更薄的植入物可以减少骨丢失,遵循了最大限度保留高质量骨储备的原则,最小限度地切除股骨和胫骨,保留了坚硬的软骨下骨,从而获得假体长期的稳定,保护健康的骨组织,这将有利于未来其他更进一步的治疗方案。LINK®Endo-Model®Sled假体金属滑梯的形状和硬度使得应力沿骨-水泥-金属接触区域分布良好,使得假体和骨之间更好的嵌合,从而达到稳定性好的目的。Endo-Model®Sled假体金属凹槽的横向半径已经变平,降低了聚乙烯胫骨平台上的表面压力。LINK®Endo-Model®Sled单髁假体的胫骨部分有两种,一种是金属支撑型胫骨平台,有3种型号(45~55 mm)、4种不同厚度(7,9,11,13 mm)的胫骨平台单髁假体,全聚乙烯组件最小厚度为6 mm;另一种是全聚乙烯材料胫骨平台,有4种型号(45~58 mm)、3种不同厚度(9,11,13 mm)的单髁假体。金属支撑胫骨平台目前使用比较广泛,全聚乙烯材料胫骨平台因为固定较困难,所以使用较少。
目前最新的LINK®固定平台单髁假体作为一款单间室膝关节系统,最新开发LINK®Endo-Model®Sled MITUS微创操作的胫骨截骨导向器有助于准确地恢复膝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确保截骨的精确性和手术操作的可重复性。
早期由于假体设计不够成熟,手术技术不太完善,所以早期研究中LINK固定平台的10年的生存率只有83%,15年的生存率为74%[3]。随着LINK固定平台假体设计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瑞典膝关节置换手术中推荐使用的LINK®SLED单髁膝关节置换产品,2012年在瑞士膝关节登记中心报告中指出,2001~2010年间在45个临床中心开展LINK固定平台单髁置换,10年间超过8 000例LINK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手术,生存率超过90%[4],可见LINK固定平台单髁置换临床疗效可观。
图5 1969年后问世三个型号大小不同胫骨假体
图6 1970~1975年问世的胫骨假体
图7 1976年问世的解剖型LINK® Sled单髁假体
图8 LINK® Endo-Model® Sled假体 图9 股骨髁假体
[1]Gunston FH.Polycentric knee arthroplasty:prosthetic simulation of normal knee movement[J].J Bone Joint Surg(Br),1971,53(2):272-277.
[2]Marmor L.Marmor modular knee in unicompartmental disease:minimum four-year follow-up[J].J Bone Joint Surg(Am),1979,61(3):347-353.
[3]Ashraf T,Newman H,Evans R,et al.Lateralunicornpartmentalknee replacement:suivivorship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21years[J].J Bone Joint Surg(Br),2002,84(8):1126-1130.
[4]Steele RG,Hutabarat S,Evans RL,et al.Survivorship of the St Georg Sled medial unicompartmental knee replacement beyond ten years[J].J Bone Joint Surg(Br),2006,88(9):1164-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