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式加温毯对颅面重建术婴幼儿术中保温效果的观察

2018-01-26 03:26方珊珊陈春梅倪佩佩肖建明
上海护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充气式铺垫苏醒

方珊珊,陈春梅,倪佩佩,肖建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苏南京 210008)

婴幼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在围术期特别容易出现低体温,引发低血压、苏醒时间延长、寒战等并发症,危及患儿生命[1]。术中保温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患儿的围术期护理质量、减少低体温引起的并发症等十分重要,已成为手术室护理关注的热点问题[2]。目前婴幼儿头颅畸形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颅面重建术手术时间长,术中体温管理尤为重要。充气式加温毯在临床中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的报道在小儿术中多采用铺垫式。我们在行小儿神经外科颅面重建术中发现,采用覆盖式亦能有效地预防颅面重建术术中低体温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拟通过对比覆盖式和铺垫式两种加温毯使用方法对患儿术中体温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中有效地进行术中保温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颅面重建手术的患儿61例,年龄6~15个月、体重6~10 k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0例。纳入标准:①麻醉评分(ASA评分)为I级或Ⅱ级的患儿;②患儿术前体温正常,无发热或体温过低现象;③手术均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插管方式下进行;④患儿体重小于10 kg(充气式加温毯使用说明中铺垫式体重不超过10 kg)。排除标准:①术前存在贫血或凝血指标异常的患儿;②手术中因体温过高或过低而必须停止使用保温设施或增加保温设施的病例;③因术中诊断与术前诊断不一致而临时改变手术方式的病例。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麻醉配合及术中保温 两组患儿术前禁食4~6 h,禁饮2 h,麻醉前30 min在病房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患儿入室后接监护仪(Intellivue MP50,PHILIPS),采用静脉诱导麻醉,术中采用吸入七氟醚维持,全身麻醉插管后行股动静脉穿刺测压,术中行肛温连续监测(温度探头置于肛门内3~4 cm)。手术结束后在手术间内拔管,待患儿完全清醒、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后送返病房。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调节手术间温度至22~24℃,湿度40%~60%。术中冲洗液、输注液体和血液加温至37℃。观察组术中采用充气式加温毯(patientwarming system,Covidien Warm Touch)覆盖患儿身上,固定于床沿;对照组采取充气式加温毯铺垫于身下,上半身覆盖小棉被。两组启动电源后初始设置温度均为40℃,当肛温>36.5℃时,将暖毯设定温度调至38℃,温毯机持续吹入经加热的气体直至手术结束。

1.2.2 监测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开始前(T0)、手术开始1 h(T1)、手术开始 2 h(T2)、手术结束(T3)及送回病房前(T4)患儿的肛温、术心率、平均动脉压;并于手术结束后抽取静脉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 部 分 凝 血 活 酶 时 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同时观察记录患儿术中的出血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如寒颤、烦躁、恶心呕吐、苏醒期延长(停药后超过30 min刺激无反应)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其中生命体征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手术时间、手术体位构成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比较(¯x±s)

2.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的变化 数据经球形检验,P>0.05,表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故使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变量方差分析,只分析主效应。结果显示,与T0时比较:对照组患儿在T2和T3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肛温无明显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观察组患儿在 T2和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肛温均较对照组偏高(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儿凝血指标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PT、APTT、T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麻醉后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自手术结束后至呼吸恢复、拔管及送返病房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术后寒颤和苏醒延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5。

表3 两组患儿出血量和凝血指标的比较 (¯x±s)

表4 两组患儿麻醉后恢复时间比较 (min,x¯±s)

表5 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术中保温的重要性 术中低体温是指人体在麻醉和手术期间出现的非控制性体温下降的现象,对患者的危害较大,低温可使患者出现寒战、氧耗增加,加重心脏负担,体温大幅度下降也会引起可逆性血小板功能障碍,影响凝血功能,导致术中、术后出血量增多[3]。低体温状态下,机体肝脏、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心脏活动受到抑制,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肾脏对药物排泄能力下降,使麻醉苏醒时间延长,全身麻醉术后寒战、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4]。因此,加强术中体温的管理非常重要。

3.2 使用加温毯实现术中保温的机制 充气式加温系统是目前小儿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主动加温方式,它以加热对流空气为基础,能够为大面积体表提供有效的热传递,其加热机制为辐射和对流两种,因此加热效率高[5]。充气式加温毯铺垫式用于身下,通过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高对流气体,一方面能提高外周皮肤温度,减少体内热量向外周的转移;另一方面可阻隔体表热量向周围环境的扩散,小儿全身保温毯的设计可提供均匀热分布[6]。有研究报道,将充气式加温毯覆盖式应用于胆道闭锁患儿麻醉诱导期预保温,在维持术中体温相对稳定及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效果[7]。就目前充气式加温毯在临床的使用方式,不管是铺垫式还是覆盖式,对术中体温保护均有较好效果。

3.3 充气式加温毯不同使用方式保温效果比较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铺垫式加温毯的患儿较使用覆盖式加温毯患儿在手术期间各时间点体温下降更明显。这可能是由于体重对充气式加温毯有重力作用,当加温毯铺垫于身下时,重力使得暖毯不能完全充气,使毯内空气对流减少、暖毯散热减少,导致加温效果弱于覆盖式使用。此外,结果表明对照组术中T2、T3时的肛温均低于观察组,且苏醒时间较观察延长。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围术期低体温直接抑制肝酶活性,使药物代谢减慢,静脉麻醉药的清除率低所致。表3可见,观察组患儿术后PT、APTT、TT均较对照组时间短,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提示低体温对凝血功能有一定损害。表5显示,在麻醉恢复过程中对照组寒战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寒战是手术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术中低体温是其最为常见的原因,部分患者对术后低体温的寒冷不适感甚至超过疼痛。

4 小结

覆盖式使用充气式加温毯能更有效地减少颅面重建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减少出血量,稳定生命体征,减少术后寒战、气管插管时间及并发症。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覆盖使用充气式加温毯可以给更好地达到术中保温效果,降低手术应激,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儿围术期内环境紊乱。

[1]何惠燕,林岩,谭淑芳.术中应用电热毯保温对颅脑手术患者复苏期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4):357-358.

[2]王晓丹,李美清,谢曼英,等.保温措施下腹部手术婴幼儿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0):7-9.

[3]朱丹,周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4.

[4]陈璟.综合保温干预对肝移植术中低体温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1,10(9):747-748,751.

[5]钞海莲,倪秀梅,赵丽燕,等.充气式加温毯在小儿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45(8):760-764.

[6]郑小春,吴蓓茸,李松莲,等.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6):70-71.

[7]王晓丹,马育璇,谢文,等.麻醉诱导期不同预保温措施对胆道闭锁患儿术中体温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88-890.

猜你喜欢
充气式铺垫苏醒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植物人也能苏醒
我的年度汉字
——宅
出 气
绿野仙踪
下雪了
会搬家的苏醒树
别开生面的充气式太空旅馆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我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