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军 张东歌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声乐专业课程在高校每周授课学时远远低于一些公共必修课和一些专业基础课,声乐授课出现小组课和大班课,声乐专业学习少之甚少。专业学习得不到真正的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就不高,其它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改善,同时声乐专业方向毕业学生就业每年基本饱和,探索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很有必要,再者,现在普通高校培养出来声乐专业方向学生并不是各个专业都很拔尖,需要从专业的其他领域和其它方面进行培养和学习,与文化艺术的相关领域的企业、公司、机构,团体、院馆等单位,对音乐人才要求特别高,不光要符合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对艺术人才来说,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各方面的能力都要符合社会的需要。
大力推行学分制教育管理体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为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创造广阔的空间。在选修本专业的课程基础之上,额外选修专业之外的课或者选修双学位课程,这样进一步的利用了高校多学科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与资源优势,使学生知识面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对加强自身综合素养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大学在学分改制的前提下,可开设除本专业学习所必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外,还可推行专业限选课程互选方案,即声乐专业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另一相近专业的限选课,例如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表演与舞蹈、作曲与声乐表演等等专业。而学校所开设的任选课目的在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兴趣选择学习所开设的任选课程学习的课程。针对当下学生就业问题,为了进一步拓宽相关专业的口径,使声乐专业毕业生更能适应社会,提升就业率,同时面向声乐专业方向学生还可开设了其它学科:如新闻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法学、英语、日语、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等双学士,每个学期考虑到学习时间的限制,设置2到3门课,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有时候也安排在晚上以及暑假期间,如果声乐专业双学位课程的学生拿到双学士学位,在就业时有较大的竞争力。
学院为了推行学分制,在近四年几次修订本科教学的培养计划方案,使之更适应学分制。修订的过程中大大压缩学业总学时,适当的减少必修课课时,增开技能实训辅修课,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来提高自身音乐相关技能。
修订的新教学计划一方面不仅优化了声乐专业课程的结构,另一方面则是重点突出基础课程。可以通过压缩必修课的总学时,提升了声乐专业方向两大最基本的专业课程《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的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每周两节增至四节,学分从4学分增到了6学分,这样的改变进一步强化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课程安排上将声乐理论课程与作曲技术实践课程相互结合,声乐教育课程与键盘教育基础课程相互结合。同时增加相关器乐技能实训课,声乐专业学生除必须学习钢琴课外,还必须学习两门器乐实训辅修课程。这样做一方面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
这些年的声乐专业教学中,立足于乐科的教学一直都有被轻视的倾向,无论是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经费的投入方面都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甚至有被忽视。加强课程改革之后,学院将基于乐科的课程改革作为改革的核心,在课程发展方向上也是做足了或深或浅的工作。
学院在针对师资分配上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安排声乐、作曲以及作曲技术理论等专业的教授或者骨干教师讲授理论基础课程,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基于乐科教学的教学队伍。学院在系内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性的高校基于乐科教学的研讨会,一方面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开展学术交流,为更好的建设教学体系指明方向。
学院在建设重点课程时要目的明确,选取的重点教材应该为国家统编的优秀教材,在此基础上更是组织学院骨干教师以及研究人员编写一部分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点与时代特点的特色教材。几年来,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者们在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的施行下,不断努力,建设了许多优秀的课程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教研室的组织声乐专业任课教师组织起来进行定期的教学研讨会议,鼓励各个教师进行学习交流与教学创新,引进最新的声乐教学思想观念,达成共识,明确教学目标,鼓励师生撰写教学研究或者科学研究的论文,进一步为提升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添砖加瓦。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不仅要求教师参与学院声乐专业开展的课程建设活动,还要求学生也亲身参与其中,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综合能力,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共同努力。从效果上看,实践性教学环节取得了一定的好效果,社会实践、艺术实践以及教学实践等实践环节得到了学院的重视。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声乐专业的学生逐渐开始尝试艺术创作与科研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既丰富了知识,也提升了创造能力。同时,声乐在考试制度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大胆的专业考试中引入新模式。根据高等教学要求,针对不同的课程应当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对教学学生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考核方法,可以是单一的考核模式,也可以使集中考核方式结合使用。对于声乐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概念,还有声乐史学中的一些知识要点,可以通过进行闭卷考试的模式,重点考核学生对于基础概念知识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领悟程度。
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实训能力,把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改革,实行导师负责制,一位指导老师指导7-8位毕业生完成教学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设计,让同学们在实习计划中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教学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包括实习计划的指导,教案指导,针对实习对象的教学技巧指导,教学环节的指导,实习过程的监督与指导,教学的反馈,实习的总结指导等等。毕业论文的设计就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场较高水准的毕业设计(演出)来取代以理论研究为主撰写论文毕业设计模式。指导老师指导毕业生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其中论文设计小组要完成整个毕业论文设计(演出)的策划、演出、总结。答辩形式由以往的论文答辩改革为毕业设计(晚会)策划的开题答辩、演出的评分、总结评分三个部分,三个部分的分值分别是30%、40%、30%。这种毕业设计的改革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实训的能力,同时还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协调能力,更能增强团队的意识,通过对7-8毕业生组成的小组所完成的毕业设计进行答辩和评分,反映出学生的专业水准和综合能力。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近1000多所学校开设了声乐专业,而其中进行本科声乐招生的高等院校就有将近1/4,。近几年,高校连续进行扩招学生,声乐专业方向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虽然在培养的数量上有了很好的保证,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却差强人意。在此之外,全国范围内的师范院校开始推行“改系建院”发展模式,之前一直实行的专业声乐教育与示范声乐教育区分开来的稳定教学模式被逐渐打破。
由于名称的改变,办学的方向逐渐开始发生转变与调整。同时也为了增加招生人数,师范类院校更是成立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目的就是为了与专业院校靠拢。利用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的牌子师范类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招生比例逐年递增。为了吸收生源,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艺进行招生,对师范类的声乐专业学习者敞开大门。在这场生源的竞争中,双方都各采取方法来应付生源争夺,但就笔者认为,师范类院校不应该舍去传统师范院校的“师范”特色,应当是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的态度来发展声乐教育,首要保证的应该是教育质量,其次才应该是招生人数。只有保证了质量才能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师范类院校专业建设应当遵循的根本方针。
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明确专业学科的发展方向,明确特色办学,与当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结合起来,组建综合素质良好的教学队伍,制定培养高质量声乐人才的计划方案,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定能最终形成具有突出特色,突出实力的学科项目。
全面提升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新的教学观念与人才培养观念需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观念,人才培养的模式要不断的探索,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现在地方性的文艺演出团体、艺术馆团、演出公司等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一些音乐艺术演职人员的要求,不光要有较强专业特长,而且还需要有多元文化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声乐中,不光要把歌唱能力提高,而且还要把专业的相关基础课程掌握,并能把基础课程知识与专业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并在实践的某个领域中得以运用。同时,还需要加强文化素质能力提升,因为社会的各类文艺团体的发展目标方向不可能一样,这就要求,在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除了学习本科专业音乐专业外,还要针对社会市场需求,增设相关音乐综合素质的课程,比如《企业文化管理》《企业营销策划》《音乐美学》《灯光音响学》等的相关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领导、组织、协调的能力,通过学习能够是学生更加了解社会文化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其次是需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包括策划能力、创作能力、管理能力、演艺能力、在文化艺术行业企业里,涉及的艺术领域比较广阔,要求的人才各方面素质比较高,企业的文化,包括策划和宣传,打造和创作,运行和管理都应该有专门人才和具备这些领域能力人才去完成,如果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充分把这些相关的知识领域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和实践中去,这样就会大大的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与地方馆团的沟通协作,同时开设符合创编、表演、教学与科研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院企合作的模式,让学生在校充分涉猎艺术的各个门类和相关领域,突出专业学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的成长符合社会的需求,教学适应社会、符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1]林妮.高等院校声乐专业的参与式教学探讨[J].学术论坛,2013,36,12:236-238.
[2]孙英爱.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声乐室内乐教学的必要性[J].戏剧之家,2014,04:316.
[3]李欣.对当前我国声乐教材出版的思考[J].编辑之友,2013,08:26-28.
[4]金香.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04: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