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金箫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119)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智慧的结晶。陕北民歌的歌曲形式各种各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在不断日益进取的现代化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发扬、传承与保护,把它该有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
陕北民歌体裁多样,曲调纷杂各异又各具有特点,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其主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四大分类。
(一)号子:是劳动者伴随劳动节奏唱的歌曲,悠久的号子是民歌中以及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结晶的产物。号子这种歌曲体裁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
(二)山歌:谈到陕北地区的山歌,人们就会想到信天游,主要流行在榆林、延安两个区域。
(三)小调:是指群众生活休息娱乐场合中流行的民间歌曲。陕北地区有一般小调、丝弦小调、社火小调和风俗小调四种。
1.一般小调:是人们在平常生活中哼唱的小调歌曲,它不需要任何伴奏。
2.丝弦小调:丝弦小调分为两种形式即打坐腔和耍丝弦。丝弦小调的曲体多为一段体或分节歌结构,徽调式较多。
3.社火小调:社火小调又称为陕北秧歌。
4.风俗小调:风俗小调一般包括猜拳调、酒曲、神官调、祈雨调四种形式。
审美对象之所以只能显示,任何知识之所以不能与之相当,任何翻译之所以不能取代于它,都是因为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它的根本现实性首先存在于感性之中。绘画、舞蹈、音乐、诗歌都是若干因素的巧妙和必要的配合。这些因素对绘画来说是颜色,对舞蹈来说是可见的动作,对音乐来说是声音,对诗歌来说是词句,而词句自身也要转化为声音。如果感性退居二位,成为一种偶然性或一个句号,对象也就不再是审美的了。但感性是感觉者与感觉物的共同行为。虽说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环境较艰苦,但就在这种环境中,他们的审美境界是任何创作艺术所无法比拟的。
陕北民歌在它独特的语言组织上,全部都是以方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所表达的情感都是极为淳朴的。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欣赏主体音乐的心理结构都存在或大或小差异,比如黑色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而红色就给人一种喜庆、热情的感觉。如《信天游》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样歌曲的语句都是根据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色彩创作而成,有了这种色彩上的对比,给人们较为单一,贫苦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爱是人间至情,为任何人所难免。广大普通人民的爱情都是以真率的形式进行抒发,甚至是更直接的表达,这种形式是陕北民歌描写爱情部分的最大特色,它没有南方那种委婉细腻,所有的爱都是直接的,原生态的,这些从歌曲中我们能直观的看出来。
平腔唱法是指用十分高亢的真嗓唱,或者用以真嗓为主的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唱。
1.完全用真嗓唱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民歌中,用这种唱法演唱的有两种类型的歌曲,特点是速度较慢,曲调温柔委婉,旋律平稳。
2.用真假声结合方法演唱的陕北民歌。因陕北民歌的旋律中跳音比较多、以刚性的为主的特点,因陕北地势地貌以高原为主,山大沟深,要想使声音更具穿透力就必须结合假声的转换。
3.以假声为主的甩腔演唱。陕北人因为地理条件的影响,在平时说话或者叫人的时候为了使对方听到更清楚,都习惯把后音有一个拉长。
音乐表现特点上的直畅、自由是大多数陕北民歌的基本特点。
滑音唱法分为大滑音和小滑音两种:
1.大滑音唱法。这种唱法较为夸张,表现力也极为丰富多样。
2.小滑音唱法。这种唱法在陕北民歌中大多数是下滑音,在演唱时很有特色。
陕北民歌的演唱基本上没有大的颤音,主要出现在极少歌曲中一部分的小颤音,其特点很有特色。
陕北民歌中断腔也可以称为顿腔。在演唱歌曲时有意的断开每个字符并且加重音的力度,明显的交代每词每字。
陕北民歌是中华艺术宝库里一枚耀眼的明珠,是一种种象征性的文化,我们应把它传承下去。在面对发展面前,我们是大胆革新,还是小心保护;是脱离陕北;还是扎根陕北。在有效更好的传承方面,应做出相关政策。首先,在政府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给予必要的政策和经济的支持。在政策方面,政府在应对陕北民歌的困难下提出传承和发展的方针,加大鼓励和保护力度。在社会团体方面,表演者应多出去学习,多把民族性的东西和世界流行音乐接轨,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多尝试融入新的音乐元素,尝试用多种形式演唱。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成员,它不仅在思想上影响着几代人,而且在生活中也和人们密切相关。它代表的是人们的对生活的心声和未来的展望,更是对陕北地区和人民发自内心真切的情感表达。■
[1]王新惠.陕北民歌演唱技巧与探究[J].乐府新声,2002.
[2]张智斌.陕北民歌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调式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2005.
[3]刘建峰.陕北民歌演唱风格的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4]覃勤.刘勰“乐心在诗”观的音乐审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1.
[5]刘宇瀚.陕北民歌的分类及其风格特点[J].文教资料,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