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永刚
对于省略号的用法,教师讲读课文时都比较重视,常借省略号这无文字处引导学生思考、联想,而对省略号前后的点号则关注较少。小语教科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点号使用的范例,不可否认,也有个别例句的使用欠妥。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分类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句进行解读,以供教师教学参考。
例1: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
例2: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穷人》)
例3: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穷人》)
例4:延安八路军子弟小学的孩子们勤奋学习,如饥似渴地读书,师生自己动手做“书”,……这些消息传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传到周恩来同志的耳朵里。(人教版审定本五年级下册积累·运用一《延安的孩子们》)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薛金星主编)中这样表述:“一般来说,在省略号的前面,如果句子的意思已经表达完了,说明这个句子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么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原则上不加标点。”例1、2、3的省略号前面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分别加了句号、问号、叹号(句末点号),是正确的。而例4的省略号前面加了逗号,这个逗号该不该加,教师意见不一。笔者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没有表达完,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省略号前面不宜用句内点号,建议把逗号删去。
例1:看,你们都瘦得……(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
例2: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
例3: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例4:一边扭着秧歌,女同志们又齐声唱起歌来: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人教版审定本五年级上册第6课《狱中联欢》)
省略号前面不加点号的例句,教科书中比较多。在省略号前面,常见的是词、短语、半截语。像例1是半截语。例2摘自课文第4自然段,这个自然段是一个总分式句群,分述部分含8个分句,例句是第8分句,省略号前面没有加分号或句号是对的,省略号表示分句省略。例3的“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省略号前没加点号,教师大多没有注意。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与前两个疑问句不同,是否定形式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这是中国的土地,句末应该加上问号,这是行文必须的。例4的省略号前没加点号,不少教师说没必要加。笔者以为,狱中唱的是一首陕北民歌,作者只引用了前几句歌词,“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回答了前面的问号,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省略号前应添加句号。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后面的歌词省略。
例1:“我不反对他看书。”父亲说话变得嗫嚅,“是,是为其他事……”(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
例2:孙悟空来不及细看,急忙爬上树去,采了些蜜桃、甜枣、玉梨、黄杏……解下围裙,满满地打了个包袱,往身上一背,又一个筋斗,回到原来的地方。(人教版审定本三年级下册第35课《猪八戒吃西瓜》)
例3: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
省略号的后面一般不加点号,教科书中这类例句特别多。例1用省略号表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例2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之后没加点号,说明省略号前后的文字是连在一起的,但笔者读到省略号后,产生了一种断裂、前后失联的感觉,也就是说,前面的“上树采果”与后面的“打包返回”不相连。笔者的意见是,省略号没用错,之后应添加连词“然后”。例3的省略号后没加点号似有不妥。此例省略号前面写的是“照片上的老人”,省略号后面写的是“海鸥”,前后话语的意思不同,省略号后应添加句号断开,表示彼此的区别。另外,“两行”后面句号欠妥,这句话没有说完,应将其改为逗号,删去“它们”,后一句的主语是“海鸥”。
例1:人们的诵经声和讨价还价的嘈杂声混在一起,香炉中吐出的桑烟香味与外国香水的气味混在一起,古老质朴的藏戏唱腔与节奏激烈的迪斯科乐曲混在一起……。佛教与尘世,宁静与喧哗,虚无与真实……这一切使圣地拉萨富有魅力,使古城拉萨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秘之地,神圣之地,幸福之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拉萨古城》)
例2: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摘自《简笔与繁笔》)
例1前一句的省略号后面加了句号,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只发现这一例。有的教师说,这个语段的省略号后面连用了句号不妥当,还是修改一下,删除省略号为宜。笔者以为,省略号不宜删除。该文结尾段主要写八廓街的繁华、热闹与大昭寺的庄严、肃穆,既碰撞又交融,例1的前一句含三个分句,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统一。作者加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交融不止这三个点,其余的就省略不说了,更多的留给读者去联想。若删除省略号,联想回味的空间就缩小了。再说省略号后面的句号,在这段话中是一种特殊用法,表示省略号前面的这句话不跟下文相连,教师适当解释一下,第三学段的学生可以接受。让人不解的是鲁教版教科书的编者竟然把前一句省略号后面的句号删去了,这样两句话之间就产生了剪不断的联系,学生阅读时就当成一句话了,建议再版时更正。例2不在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范围之内,省略号后面也没有加点号,似不应归在第四种类型,笔者之所以放在这里解读,是为了说明省略号后加点号的必要性。有些教师可能不知道,这个例句被编入《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一书中,编者在省略号后面已加上了句号。笔者以为,这个句号加得适当,也表示省略号前面的一句话不跟下文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