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
荆州绿地之窗置业有限公司准备兴建绿地之窗二期AB区项目。该项目A区上部为裙房和塔楼,裙房高度23.9~29.0m,塔楼高度218.00m,地下为整体双层地下室。B区为11栋住宅,高度81.75~99.45m,东侧为商业,整体一层地下室,地下室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地下室外墙下采用条形基础,东侧商业地下室降深0.7m。以下就是绿地之窗二期AB区地下室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实践。
荆州绿地之窗置业有限公司拟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楚源大道以北、庄王大道以西,聚贤路以东,怀沙路以南,场地地面起伏较小,现场地多为菜地,部分地段有已有平房及水沟、水塘分布,地貌上属长江Ⅰ级阶地。周边道路路面高程为31.3~33.4m,地块内场地整平高程为32.00m。基坑设计场平标高:南侧按33.00m考虑,其他位置按32.00m考虑。
经钻探揭露,场区地下水有二种类型,即赋存于上部第1层杂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和下部砂、砾石层中的承压水。根据场地地层的岩土性质,将场地内各土层含隔水性划分如下:第1层为弱透水孔隙含水层;第2层为微透水层;第3层为弱透水层;第4层为中等透水层;第5、6层为强透水层。
上层滞水:上层滞水赋存于第1层杂填土中,水量不大,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丰水期水位较高,枯水期水位较低。上层滞水的迳流条件较为复杂,其特点是流径短,无明显方向性,主要受微地貌控制,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迳流。上层滞水的排泄方式一是通过地面或植物蒸发排泄,二是就近向附近地表水体侧向迳流排泄。勘察期间测得水位埋深0.50~0.80m。
承压水:据区域资料,赋存于砂、砾石层中的孔隙承压水,主要接受远源大气降水的侧向迳流补给和长江水的侧向补给,迳流条件下部优于上部,其排泄方式是向相邻含水层迳流排泄,其次是人工抽水排泄。地下水位变化与长江同步,丰水期水位较高,枯水期水位较低,年水位变幅一般1.50~2.00m。勘察期间为长江的枯水期,勘察期间测得该水位埋深为3.70~5.40m,相应高程27.70~27.90m。根据场地周边近几年勘察水位资料,场地承压水位标高最高为29.0m。
(1)A区支护方案
南、西侧AB区交界位置开挖深度5.2m(B区地下室施工完后不对肥槽进行回填),采用排桩支护。支护桩顶标高位于B区地下室基础底,方便施做AB区地下连通道。东、北侧开挖深度8.6m,采用上部放坡,下部排桩支护。排桩桩顶标高与南、西侧相同,便于冠梁形成封闭整体。
(2)B区支护方案
南侧基坑开挖深度5.1m,采用排桩支护;东、北、西侧开挖深度4.4~5.1m,采用放坡。塔楼部分距坑边均较远,施工时先施工塔楼部分,采用放坡坡比1:1.5~1:2。塔楼电梯井、集水坑等局部降板区域,开挖深度1.7~3.3m,拟采用在工程桩间施打高压旋喷桩支挡。
(1)A区地下水处理方案
根据本项目勘察报告剖面图显示,承压含水层顶板标高为21.92m,场地承压水位标高最高为29.0m。纯地下室基坑基底开挖标高为23.40m,经计算基底抗突涌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可考虑采用减压降水措施。塔楼电梯井、集水坑等超深位置基坑基底已揭穿承压含水层,应采用疏干降水措施。
(2)B区地下水处理方案:
根据本项目勘察报告剖面图显示,承压含水层顶板标高为21.92m,场地承压水位标高最高为29.0m。纯地下室基坑基底开挖标高为28.6m,经计算基底抗突涌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可考虑设置明排系统处理雨季汇水。塔楼电梯井、集水坑等局部降板位置基坑基底最深开挖标高为24.5m,经计算基底抗突涌安全系数不满足规范要求,应采用减压降水措施。
其中33.0~32.5m采用1:1放坡处理,坡面采用布设Φ6.5@250×250钢筋网喷射C20碎石砼护面,坡顶外包硬化至人行道,硬化边缘处设置坡顶截水沟,防止雨水渗入桩后;32.5~27.9m采用排桩支护,桩径800mm,桩间距1.2m,桩长9m。桩顶设置冠梁将桩连成整体,冠梁尺寸1000mm×700mm。桩间采用挂网喷砼进行桩间土封闭,厚度不小于50mm,钢筋网φ6.5@250×250。
采用1∶1放坡处理,坡面采用布设Φ6.5@250×250钢筋网喷射C20碎石砼护面,防止雨水渗入桩后,坡顶外包硬化2.0m,硬化边缘处设置坡顶截水沟,坡脚设置临时汇水沟,根据场地情况汇入集水坑集中抽排至坑外。
采用φ 1000钻孔灌注桩,桩间距1.4 m,桩长15m,桩顶设置冠梁将桩连成整体,冠梁尺寸1200mm×800mm。桩后设置两排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挡土止水,高压旋喷桩径550mm,桩间距350mm。
其中32.00~28.60m采用1∶1放坡处理,坡面采用布设Φ6.5@250×250钢筋网喷射C20碎石砼护面,防止雨水渗入,钢筋网及喷射砼应延伸至坡顶外1.5m,其外设置截水沟,钢筋网采用坡面插筋固定在坡面土体上,坡脚设置1m宽平台。
下部28.60~23.4m采用排桩支护,排桩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桩间距1.4m,桩长15m,桩顶设置冠梁将桩连成整体,冠梁尺寸1200mm×800mm。桩后设置两排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挡土止水,高压旋喷桩径550mm,桩间距350mm。
第一,基坑运行期间,坡顶1.5米范围内严禁堆载,坡顶1.5米范围以外设计地面附加荷载为15kPa,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设计荷载要求,超过15kPa荷载应置于坡顶外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外,现场弃土建议外运,严禁堆放于基槽坡顶一倍坑深范围内。第二,土方开挖时应保证边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当开挖坡度过陡时,应对边坡稳定性进行验算。第三,在挖土施工中弃土的堆放应考虑边坡的稳定。第四,基坑开挖时,土方可分层运送和递送,挖土机与运土车辆应设法深入基坑,并规划好自卸车运行的坡道和最后坡道土方的运送。第五,在雨期施工前应检查现场的排水系统,保证水流畅通。并注意边坡的稳定,必要时应采取保证边坡稳定的措施。最后,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时,应预留200mm厚覆盖土层,待基础施工前以人工挖除。
本文结合了工程实践探讨了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唯有做好相关的工作,才能够保障更多人的安全,所以相关人员应不断地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