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 戴 君
错误资源是学生在道德认知、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的偏差或失误,是重要的品德课程资源。品德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辨析思考,提升道德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呢?笔者认为,只有正确对待错误资源,把握学生真实的教学起点,巧妙利用错误资源,才能带领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提升,行为习惯养成,真正提高品德课堂实效。
学生生活经验和行为习惯,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中教学活动的顺利,对出现的错误唯恐避之不及,总是想方设法使学生按自己的预设参与教学,不出一点差错,想方设法避免学生说“错”话、做“错”事。
小学生在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都是正常的,但有些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却盲目搁置,对错误不评价,也不纠正,一心按既定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导致更多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交流和活动中,都会发生预设之外的错误。面对学生错误的认知,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活动的目标,对错误一言带过,简单敷衍,生怕影响到课堂的主要问题,偏离预设的轨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是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这其中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因此,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错误的存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新审视错误,宽容学生的错误,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1.克服“怕错”心理,正视错误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首先应克服“怕错”的心理,正视学生的错误。教师应当在善待错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让他们不害怕出错,认识到犯错误是正常现象,教给学生如何避免出错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错误思路表达出来,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自己领悟知识的重点,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
【案例1】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天生我才必有用》。
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一些没有特长的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没有回避这些学生的表现。而是让这些学生来说说自己的优点。学生一时说不上来。看上去与教学的目的相悖,但这正是教学的重点,要让每个学生悦纳自己,树立自信。这时教师再引导全体学生一起帮助这些学生找找优点。这些学生改变了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发现自己是有优点的。学生对自己的肯定是这一课教学的意义所在。
教师能面对每个不同学生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学生。在教学中,正视学生对自我的错误认识,加以引导,突破教学的难点,关注每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
2.改变“避错”行为,允许错误
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应该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要善于倾听学生的错误,了解学生错误的“弦外之音”,能够把错误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面对错误,让动态生成的错误变成动态的学习资源。
【案例2】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生命的突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在灾害中逃生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了有关“生命三角”的知识后。开展了模拟逃生的活动。教师没有事先讨论,当警报响起,表示突发地震,学生要迅速躲到安全的地方去。学生们有的躲在桌下,有的躲在墙边,有的躲在教室里空的地方……然后教师一一采访,让学生说说理由。通过讨论,得出有的学生选择的地方是不符合“生命三角”要求,不安全。
在模拟逃生的活动中,教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躲避的地方。学生在选择过程中,用“生命三角”的要求进行判断,但由于实际情况往往比理论更复杂,导致有的学生选择错误。教师允许错误的发生,并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树立“惜错”观念,善待错误
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最高境界是珍惜错误,追究错因并加以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真正的起点,合理利用,才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错误一旦被有效利用,将会成为具有巨大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有力地推进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思考,在错误中体验,在错误中辨析,在错误中受到启发。
1.于课堂引入处“试错”
学生的错误具有真实性,是生活经验的真实反映,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师在设计活动导入时,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易发生错误的“陷阱”,以此暴露学生认知中的一些错误或片面的观点来作为教学的资源,便于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学生自己的错误,往往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他们对问题的反思,使学生在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案例3】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做学习的有心人》。
教师在教学的开始设计了一分钟口算竞赛。开始时,学生都专心致志地做口算。当教师故意播放出有趣的《猫和老鼠》的动画片时,有的学生忍不住听一听,看一看,在三心二意的情况下,口算的速度和质量下降了。活动结束,教师有意采访那些因为看动画片,没有完成口算的学生。学生说出自己由于分心没有完成作业时,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行为,得出学习要专心的体会。
从这个例子上可以看出,虽然是教师故意设下的教学陷阱,但还是有许多学生上当,说明教师课前充分了解学情,经过反思总结并归纳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通过对教学活动的精心编排,在课堂引入处出现错误,正好为教学提供“现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从错误当中找到了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勇于面对错误,让学生反思错误,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2.于认知疑难处“思错”
学生的错误往往出现在认知的疑难处,一旦学生回答错误或者理解错误,如教师能善于利用错误资源,对症下药,破解教学难点,深入思考,获得真知,就能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错误成为思考的问题,对正确认知的形成有重要的价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错误观念,不仅克服了学生认知的疑难,更是培养了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3.于知行矛盾处“辨错”
学生在认知和行为出现矛盾时,常常会出错。教师应选取学生矛盾的典型错误,作为课堂教学的焦点,引导学生辨别错误资源,错误就可以“变废为宝”,为教学服务。
真理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们在不断尝试,不断出错的过程中转变认知,自我修正,最终实现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品德教学中,开展辨析错误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有效纠正错误。既要让学生弄清楚错在哪里,还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会错,更要让学生掌握怎样纠错。
1.吃一堑,长一智,明晰道理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教师不要急于去纠正,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引导到教学重点,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使教学有的放矢。
2.想一想,做一做,引导行为
体验活动是品德课堂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的错误,进行分析之后,再次通过活动体验,获得的感受和认识,其深刻的程度,往往是其他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如果能认真运用,必将有助于品德课程教学实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错误资源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正确对待、巧妙利用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最终让错误成为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促进学生道德提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