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轩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师毕业生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必备技能。
幼师生包括在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及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一线幼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使毕业生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有责任对该课程在学校和幼儿园两部分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在后期的研究中提出诊断与改进措施。
目前国内的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艺术类课程授课教师的教育背景普遍为音乐专业的硕博毕业生,缺少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钢琴声乐舞蹈等音乐技能课程的教授还是参照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幼儿歌曲只是作为技能教学的例子出现,学生音乐素养基础较差,缺少创新性思维,缺少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没有将音乐学习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对接,导致创编课程变成作曲课程,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课程种类多、学科分支复杂、职业教育学制三年、师范性特点。所以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非常紧密,其中艺术技能课程开设时间在两学年以上,而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一般都在毕业年级上学期开设,且开设时间为一学期。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迷茫和倦怠,因此这门课程处境尴尬,在部分学校已经不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了。
相对于其他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声乐教材层出不穷的趋势,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教材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有2011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歌曲创编入门教程》、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歌曲创编》、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歌曲创编》。
随着教材建设的逐渐发展,课程的知识结构也趋于系统化。但现有教材普遍存在侧重专业化,缺少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创编教法的对接,同时忽略了信息技术对教法影响的探讨。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艺术教育领域的要求:“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的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音乐活动需要创新模式和手段,开发幼儿的创新性思维。而运用创编的优势进行音乐活动创新,是幼儿园教育创新的一个有效手段。无疑《纲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教学的对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化,幼儿的创新思维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逐渐得到重视。如何应用音乐创编启迪幼儿创新思维,将歌曲创编游戏活动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一直是幼儿园一线教师的短板。笔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访了多所公立幼儿园的管理者,他们一致认同赏析与创编课程的重要性,但是普遍认为目前的师资水平很难真正承担该领域的教学。根据笔者对一线管理者的访谈结果,总结现状形成的原因如下:
首先现有幼儿园的一线教师在没有受过系统的幼儿音乐赏析与创编课程的学习。由于开展此项课程对于教师的音乐综合素质要求高,既要有中外经典音乐片段大量的积累,又要将这些音乐素材融入学前音乐活动的能力。幼儿园一线教师具备识谱弹唱固定儿歌的能力,但是涉及在现有幼儿音乐作品上进行即兴创编却比较有难度,在幼儿歌曲创编课程开发上将舞蹈韵律、奥尔夫教学法、幼儿活动设计创新能力有机结合,也是目前一线幼师所欠缺的。
其次,再对一线幼师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普遍欠缺中外经典音乐作品的赏析能力,缺少音乐素材的积累,对于音乐欣赏活动的教法的相关培训。对于音乐欣赏的作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在这一领域的教学一直比较迷茫。
现阶段幼儿园一线教师还不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多种声音素材用于创编课程,缺少利用编曲软件、打谱软件创新幼儿歌曲展现模式,还不能利用信息技术结合视觉艺术作品、舞蹈创编动作多维度多角度多感官的对儿童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缺少革新。
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课程不但是在校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中极为重要,对于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同样举足轻重。受音乐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对接不足的制约,致使幼师生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后期笔者将着重在课程改进诊断方式上着重进行研究,为课程的有效开展提出有效的解决手段。■
[1]胡小龙.论音乐教学中幼儿师范生创造力的培养[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
[4]熊承敏,劳丹.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J].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