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 屈 华
猜:推测,推想;想:动脑筋,思索。猜想,本来是数学术语。在数学领域中,猜想主要因为类比推理和偶然发现的巧合而出现。有的猜想被验证为正确的,成为定理;有的被验证为错误的,还有一些还在验证过程中。猜想与推想、联想有相同之处,但有别于梦想和幻想。本文论述的猜想,有猜测的意思,指根据阅读文本中不明显的线索或凭想象来寻找最终的结果。将猜想引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猜想是否能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本文就其可行性作具体的分析。
曹雪芹去世的时候,高鹗才5岁。他在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时候,也只能是根据前八十回的故事情节和曹雪芹埋下的伏笔,推测红楼众艳各自的结局和贾府的结局,其中很多的情节和人物的结局也只能靠猜想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蕴含着猜想的元素。
如在低年级的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中,想着蝈蝈的歌声能将婆婆领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这就是猜想。
如在中年级的课文《维生素C的故事》中,“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哥伦布猜想着野果子里到底是什么物质救活了船员,这也是猜想。
如在高年级的课文《秦兵马俑》中,从描写将军俑神态自若的样子,猜想他是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这还是猜想。
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到教材中的这些元素,再相应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就相得益彰了。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说过:“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尼尔·波兹曼的论述,一方面指出了作为电子阅读音像制品的优势,另一方又指出了正是音像制品的这一优势制约了阅读者的思维和想象。
一般情况,幼童都是从音像阅读起步的。音像制品生动、有趣,幼童喜欢。到了小学,如何让学生的阅读从形象的音像阅读,顺利过渡到抽象的文字符号阅读呢?大家一直在努力思考,寻求有效的方法。
其实,幼童在音像阅读时,陪伴着的家长和老师,会让学生猜想故事后面的情节,主人公的命运结局是什么?如学生在看动画片《小鲤鱼跳龙门》的过程中,不妨向学生提几个问题:你猜猜小鲤鱼后来跳过龙门了吗?你希望小鲤鱼跳过去吗?为什么呢?带着猜想的音像阅读,同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而且可以回避音像制品性质所决定的舍弃思想的弊端。那么,学生到了小学,就能很快适应对抽象文字符号材料的阅读。
猜想是学生根据不明显的线索和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凭借想象、思索来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形式。猜想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于它是主题理解的先导。如果猜想能通过阅读过程所获得的文本内容和思想的验证,这样的猜想就能帮助学生明确思维的内容和方向,避免阅读思考的盲目性。因为,猜想已经为本次阅读过程做出了一定的预见性思考。猜想也为收集文本信息、分析和理解文本信息提供了大致的范围。
如苏教版教材《识字8》的教学,就可以采用猜想,帮助学生根据“形旁表意”的规律,分别猜想出“请、情、晴、蜻、清、睛”六个生字的字义。这样,这六个生字的扩词,就能避免出现同音别字。
再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课《画》,这原本就是一首猜谜识字的古诗。教师带着学生逐行阅读,去猜想整首古诗字里行间描写了什么,就很容易猜出谜底——原来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画”。
学生在阅读前,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材料精心选用抽象符号、简笔画、悬念引语等进行导读。这导读,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促发学生们极大的猜想欲望。因为尚未受到文本内容的约束,所以学生们的思维能如无数小鸟般自由飞翔,每个人的猜想似乎都可能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想,开始阅读,进入文本。这样的阅读是愉悦的,积极的。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浸润,学生预先的猜想逐渐和作者的构思相融合,最终达到思维的相融、猜想的验证。学生也将获得阅读的成就感。
传统的读后感和续写,是有助于学生阅读领悟的。读后的猜想延伸,更能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反哺之前的阅读理解。同时,也是文本情节的延伸和作者情感的共鸣。借助读后猜想,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继续独立思考和演绎,对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上面只是从猜想运用的不同阶段角度做了例谈。其实,猜想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灵活多变,只要用得适宜,用得有效,就是好方法。
首先,猜想是基于想象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正在不断培养的过程中,还不是很强。一旦课堂教学设置猜想环节,很可能会出现气氛沉闷,甚至冷场的状况。其次,学生因为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的不足,猜想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高。如果要求学生进行猜想,有可能气氛是活跃的,可是猜想是漫无边际的,猜不到要点。最后,如果教师对学生现有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估测不准,对文本把握不透,就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轻易采用猜想的方式,也可能造成场面失控的状况。
一段时间里,阅读教学流行读题后先提问题的形式,这本身没有问题。常言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学会抓题眼,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可是,学生根据题目进行猜想提问的时候,却只是停留在了能猜能想的层面。表面看,似乎很简单,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实际是什么呢?一些学生的猜想天马行空,与课题、文本差之千里。其实,猜想不是随意的,是要和已知的一些信息关联起来。成功的猜想,和文本的内容会很接近。猜想,是以已有客观事物和现象为依据的,以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为出发点,是与所熟悉的境况进行类比的思维过程。这些误区,在把猜想引入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回避。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它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是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学习的助燃剂,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猜想”这个“跨界”思维方式的嫁接,能助推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