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志红
维生素B12是个不太引入注目的维生素品种。之所以它知名度不高,主要是因为——它太不容易缺乏了。
不过,这不代表它没有重要的作用,也不代表不会有人缺乏它。严重缺乏维生素B12会引起神经纤维变性,所以人们常常把维生素B12称为“营养神经”的维生素。一旦缺乏,会出现精神不振、淡漠、抑郁、健忘、身体麻木、空间定位混乱、神经质、脾气古怪、偏执等,以及多种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危险,这可是相当大的麻烦。
那么,什么人可能缺乏维生素B12呢?您是否属于其中一类人呢?
维生素B12:只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当中。如果长时间不吃任何动物食品,鱼肉蛋奶都不吃,确切地说,就是纯素食,有可能会缺乏这种维生素。
鱼肉蛋奶都不吃,除了主食和蔬菜,只吃点豆制品,喝点豆浆,吃点坚果——您可能会自认为饮食很健康,甚至还会说,我素食之后感觉身体变得更加轻盈和清爽了,并没有表现出缺乏症啊?但是,一两年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不等于不存在缺乏的隐患。
这是因为,人体很珍惜维生素B12,非常善于储存和循环利用这种维生素。如果一个杂食者转变为纯素食者,肝脏中原来储备的维生素B12,通常够用三四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说到素食中几乎不含有维生素B12,有人就会反对,说以前和尚尼姑也是纯素食啊!他们那时也没有营养素补充剂啊,怎么就能活那么久,而且智力还是正常的呢?
这是因为,发酵食品和菌藻食品能供应一部分维生素B12,菌发酵过程当中会合成它,真菌也能合成它,对素食者来说是个补充B12的途径。
过去寺庙多数建在山上,新鲜的菌菇类相当丰富,寺庙自己擅长制作各种发酵的食物,比如豆豉、豆酱、甜面酱、酱油之类。
遗憾的是,现在的大部分素食者并没有多吃发酵食品和菌藻类食物。
研究发现,即便是上述这些含有维生素B12的植物性食物,其中的维生素B12利用率也相当低,不一定能够有效预防缺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这些植物性食品中还存在一些维生素B12的类似物,它们干扰了维生素B12的作用。因为测定表明,即便摄入这些食品,和维生素B12有关的一种酶——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的活性仍然跟不上。体内甲基丙二酸含量过高,这就意味着维生素B12处于缺乏活性的状态。
所以,营养专家建议纯素食者一定要主动补充维生素B12,就连普通的大粒复合维生素,其利用率都不一定能令人满意。日常吃的复合维生素B小药片,其中是没有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一定要购买含有维生素B12的品种,或者专们补充相关药片才行。
素食的孕妇和乳母应当特别注意供应维生素B12,因为胎儿发育和乳汁分泌需要额外供应这种维生素。
从孕早期开始,要增加四分之一左右的维生素B12供应(每天增加0.5微克)。哺乳妈妈则要增加三分之一的供应量(每天增加0.8微克)。即便不是纯素食,还吃一些奶蛋,也建议适当补充,有利于保障所生婴儿的智力水平和未来学习能力。
无论杂食者还是素食者,都有体质和消化系统能力的差异。
维生素B12有咕啉环结构,是个比其他维生素都更庞大的复杂分子,它靠扩散作用直接进入血液被吸收是有困难的。为了保证它被顺利吸收,人体胃里的壁细胞会分泌出一种叫做内因子的蛋白质,它负责和维生素B12结合,保护着它在肠道顺利地被主动吸收。
不过,这个内因子的分泌效果,和胃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分泌它的壁细胞同时也分泌胃酸,所以如果一个人胃酸不足,或者更严重一些,患上了萎缩性胃炎,那么分泌内因子的能力也会同时下降,甚至部分丧失。这样,即便不是素食,人体也没法充分吸收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B12,很容易引起维生素B12的慢性缺乏。
同样,如果肠道吸收功能有问题,比如小肠黏膜细胞受损、发炎、更新障碍等,也会影响到多种营养素的吸收,包括维生素B12。例如,小肠肠道细菌过度生长,比如肠道慢性细菌感染的情况,就会剥夺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的吸收。
在人体缺乏其他营养素的时候,比如缺乏蛋白质、缺乏锌、缺乏维生素A、缺乏其他多种B族维生素时,胃肠道细胞更新会发生障碍,损伤无法修复,吸收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维生素B12的吸收利用。
如果本来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吃得就比较少,同时还有营养不良、胃肠功能低下等情况,缺乏维生素B12的危险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