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太原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山西 太原 030031)
案例项目教学法在美国早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所有专业和职业教育中,1980年,我国也将这种方法引入了中国,随着这些年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已经在大学中的众多学科中广泛的运用开来。但是,中职院校的学生其知识能力和水平远远地低于同等高中和大学,案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运用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考验,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德育课是必修课之一,作为必修课,其目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但是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这项课程没有兴趣,甚至对于他们来说,这项课程是浪费时间的,与其上德育课,不如去练习专业技能。而同时,德育课具有相对专业课较强的社会性,单纯的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也很枯燥,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作为中职院校,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学生很难对这种课堂理论知识产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因此,德育理论只有与生活、社会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向学生展现出它真正的价值,而不是只体现在文字中[1]。因此,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将社会发生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来设计项目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更好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在结合社会热点话题而使用的案例,将案例项目教学法在运用到德育教学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调查和了解,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德育课在中职院校中的尴尬地位,使德育课发挥了其对学生思想和精神上的良性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2]。
案例项目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所熟悉,为了更好的实施这种教学方法,也为了可以进行总结和改善,教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方案。教师在寻找案例时,要结合好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在符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搜集当前社会被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构造一个合适的案例,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同时,案例的选择要结合好中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不能过于复杂和深入,要做到浅显易懂,深入简出。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好团队建设工作。作为教师,在课改后,要明确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学中,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在讲台下鸭子听雷般的接受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一切的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作为一种朋友的形式存在而不是上下级,调节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团队合作能力[3]。
案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并不是任何教学环节都适用这种教学方法。同时,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为教师和学生所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要加以重视。
案例项目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水平来实施,不能照搬照抄,流于形式和表面,这样会导致案例项目教学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进行案例项目教学时,教师要掌握好课堂的教学节奏,不要一味的在课堂上进行讲述,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最好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管理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
教师在实施案例项目教学时,要避免对学生模棱两可的评价,这回导致学生认为教师在敷衍,丧失对教师的信任,最终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教师要妥善的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措施,对课堂上认真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懈怠的学生要进行批评和教导。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运用案例项目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教育工作者要对这种教学方法予以重视,并不断的推广和创新改革,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推动中职院校的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桂霞.中职德育案例式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实施[J/OL].中国培训,2018-03-13.
[2]邓先凤.案例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07):217-218.
[3]林芳.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研究[J].亚太教育,2015(2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