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东园校区) 刘 洋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课前教师精心准备了大量的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资料,可是课堂上,教学效果却与事前设想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前教师的预设不充分,不能准确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真实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道德认知和行为对学生来说是无法通过道德概念和知识的讲解形成的。这些道德认知是课前预设不能穷尽的,而是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而获得的体验,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和感悟进行积极的道德建构,使学习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升华,才能获得有效的道德认知,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
“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生动的课堂生成。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前多进行隐性设计,让预设为生成服务,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互为扶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课前灵活的预设才能促进课堂上师生、生生的动态生成,学生从而能自主构建新的认识、新的技能、新的情感,使预设成为其生根发芽的沃土。
情景一:学生说的胡同的数量不一样
师:为什么各个时期胡同的数量不一样?
生:胡同的变化很大。
师:怎么变化的?
生:有的胡同很古老,有可能就给拆掉了,有可能还有一些新建的。
……
情景二:
师:你们还了解胡同的什么信息?
生:我听过一句俗语“著名的胡同三百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师:通过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说明胡同的数量很多,有名的都那么多,更别说没名的,比牛毛还多。
师:虽然各个时期的胡同数量都不一样,但是对 “著名的胡同三百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这句俗语的说法都是同意的。老师还知道胡同在北京的许多城区都有分布。(出示课件,师介绍各区的胡同数量……)
课堂片段一和课堂片段二其实都在证明一点,就是胡同数量很多。上课时教师本以为胡同的数量多这一环节已经讲完了,所以问了句“你们还了解哪些关于胡同的信息?”想开始下一个环节,但是学生又说了一句俗语,这是课上的生成。但是我在课前已经预设了这一内容,所以能及时追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对课中的动态生成进行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引导,使教学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又关注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但学生的反应与回答往往会出乎我们的预料。如何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便成了我们思考的新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课前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预设。因此,当课堂出现生成,就可能会不能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缺一不可。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话语权”越发明确、重要,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会经常被“偶然性”打乱,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会随时生成,不断超越教学内容预定的要求。余文森认为:“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为了让预设更好地促进生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下面几点。
我们做事讲究瞻前顾后,教学设计中的预设也要瞻前顾后。“瞻前”就是预设时要考虑单元的整体目标,注意本课的具体目标,还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经验水平、思维水平。“顾后”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单元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本节课的目标是目的地。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继续学习新知;注重学生的经验水平是为了更好地梳理知识结构,找准教学的起点;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前认知,才能使单元的整体目标和每一课的具体目标相互融合,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才能得以持续、稳步发展。这样课前预设才能更有效、更实际,才能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课堂教学是师生思维碰撞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时要心中有学生,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仅仅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否则课前预设是机械的,不能够灵活地应对课堂生成。
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由一个个环节目标实现的。环节目标是每个教学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可以说,环节目标是环节教学活动的指南针,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要想使教学的效果直击学生的心灵,就要让学生充分经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要想使活动发挥应有的价值,不仅要以“身”体之,更需要以“心”验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与认识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定位,精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为教学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学习的价值在于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的,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的内在力量。因此,面对生成的新认识,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归纳,引导学生认识的提升。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师应该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多想一想为什么,发掘学生回答的背后更为深刻的内涵。如何评价学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评价与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积极的引导,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成”有着丰富的含义。它不是没有向导的自然生成,而是在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预设来促进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经验、情感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不重视预设,一味追求动态生成,就偏离了生成的本质,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有机统一的原则,课前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前提。♪
【参考文献】
杨九俊.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诊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