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诵读的价值
——低年级诵读教学例谈

2018-01-26 13:25江苏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儿歌生字识字

江苏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印  君

在我国传统蒙学中,“诵读”是蒙童的主要学习方法,强调“熟读精思”。“诵读”是读书的一种方法,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笔者在小学低年级开展了多年的诵读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日不间断的诵读,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呈现了较好的效果。诵读的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晨读对韵》和儿歌童谣等,以上选文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广博生动。在教学中,我发现诵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语文熏陶,而且在帮助识字、丰富知识、学会阅读、练习写话这四个方面,也体现了其独到的价值。

一、在诵读中大量识字

“素读”经典课程的创始人陈琴老师也说过,一年级我们也背了许多儿歌,用儿歌解决了大量识字的问题。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收获了语感,收获了朗读能力,收获了乐趣。而增加识字量,则是长期诵读教学水到渠成的结果,一种很实用的副产品。识字量大是今后自主诵读、自由阅读的前提。

1.熟读成诵,游戏识字

学生一年级进校的时候识字量差别很大,有一半学生识字量小。于是,诵读最初采用的方法是 “跟我读”,即范读、领读,各种形式的读。学生用耳朵学会诵读,读到了会背诵的程度,可是其中的字还不认识,也就是说,对汉字不敏感。学生读熟后,我带着学生做识字游戏。“我指你认”——老师指着比较简单的字,学生认读。“我说你指”——老师念字,学生拿小教鞭、小手指一指。通过游戏达到字音字形相对应、学生的口耳目相协调的目的。在整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识字,增加趣味性,降低识字的难度。

2.反复见面,巩固生字

高频度的常用字由于反复出现,和学生经常见面,由生字变成了熟字。一年级开学不久就诵读《数字歌》:“一二三,爬上山……”诗中出现了一到十的汉字,还有“上、手、是、个”等简单常用的字。对于学生来说,识字也要由易到难,从简单的字入手。学会这首儿歌后,再学教材中的《一去二三里》,其中一到十是生字,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复习和巩固。同一首诗歌里,有些字是反复出现的,比如《飞飞,跳跳》,诗中“飞、跳”出现的次数很多。学生反复多次的诵读之后,不仅认识了生字新词,而且对词语的意思以及使用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在诵读中丰富知识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认为 “儿歌是一种可以及早储存在记忆里的智慧。”儿歌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生活中的事物、科学知识、好玩的故事、民间习俗……儿歌语言简单,内容丰富,能令学生沉醉在语言的幸福和快乐中。

1.儿歌中有自然常识

一年级上学期诵读的《瓜娃娃》:“黄瓜短,丝瓜长,西瓜圆圆冬瓜胖;南瓜、北瓜兄弟俩,它们长得也不像;地瓜藏地下,木瓜爬树上,一群瓜娃娃,各有各的样。”这首儿歌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八种瓜的特点,大量的信息是这首儿歌的主要特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常识。诵读之后,课件出示儿歌中的几种瓜的图片和对应文字,学生观察、对比不同种类的瓜的特点,练习朗读和背诵。原来,学生比较熟悉的瓜是黄瓜、西瓜、南瓜,诵读儿歌之后,学生认识了北瓜、地瓜、木瓜等生活中不常见的瓜。

2.儿歌中有科学问题

4~8岁是儿童文化敏感期,求知欲特别旺盛,对新鲜事物特别好奇,脑子里有无数的小问号。有些儿歌涉及自然现象、科学常识,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点燃求知的欲望。例如《年龄问题》,马儿的年龄可以看牙齿,树木的年龄可以看年轮,而池塘的年龄,诗中没有给出答案,学生学会从常见的现象中产生疑问,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再如《鱼儿睡在哪里》,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现其中的趣味。

3.儿歌中有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除了唐诗宋词、《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材料之外,民间童谣中也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宝藏。在诵读《十二月子》的时候,学生了解到惊蛰、清明、芒种等节气的习俗,比如“四月芒种栽秧子”,让远离农村和土地的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节律以及古人对农时的把握。再如耳熟能详的《孙悟空打妖怪》,是和古典名著《西游记》有关联的,揭示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妖怪,并赞扬孙悟空的本领——“眼睛亮,冒金光,妖魔鬼怪消灭光”。《大年初一扭一扭》也是一首民间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从喝腊八粥一直说到过年,介绍了过年前的民俗——扫屋子、煮煮肉、发面、蒸馒头,等等。通过诵读,重拾记忆,继承祖先的智慧,发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找到自己的根基。

三、在诵读中练习写话

低年级写话是中年级写段的基础。写诗也是写话的一种类型,写诗对于孩子来说好玩,易操作,再加上有指导,有反馈,很多学生喜欢上了诗歌创作,尽管创作得比较稚嫩。大多数学生对于作文会有畏难情绪,如果在低年级让学生练习仿写,自由表达,会降低作文的难度,减缓写作的坡度。

1.生活是写话的源泉

二年级诵读了《楼阁亭塔》这首儿歌,儿歌中的楼阁亭塔,例如“滕王阁、湖心亭、大雁塔”大多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还没有丰富的阅历和旅行见闻。此外,这首诗让学生明白“行万里路”也是学习。我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跟生活链接,说说自己知道的扬州的楼阁亭塔。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了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学会了举一反三。有个学生课后仿写了一段小诗《城阁桥塔》:

你说阁,我说阁,江苏扬州文昌阁。

你说桥,我说桥,江苏扬州五亭桥。

你说塔,我说塔,江苏扬州栖灵塔。

你说城,我说城,江苏扬州京华城。

2.儿歌是写话的范本

我们诵读的很多儿童诗,句式整齐,内容有反复。诗歌中的反复体现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美,便于低年级学生朗读和记忆。比如张秋生的 《我来了》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用同样的句式,写出四季的特点,并带有拟人色彩。“我来了”这句话在诗中也反复出现了四次。这样的诗歌套用句式,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便可以仿写。我出示半填空的句式,如“_______________,用第一个______________说,我来了。”学生思考四季的特点,恰当填写,并完整表达。从简单的填一两个词语模仿,到能准确清楚地写三四行,学生调动生活积累,自己组织语言,语言能力得到了锤炼。比如一个学生这样写:“春天,用第一朵盛开的桃花说,我来了。夏天,用第一个游泳圈说,我来了。秋天,用第一颗成熟的苹果说,我来了。冬天,用第一个雪人说,我来了。”♪

【参考文献】

[1]刘品端.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特性分析[J].语文建设,2015(12).

[2]张玉芳.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意义和方法[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5).

猜你喜欢
儿歌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睡觉儿歌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儿歌绝唱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