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效果下的心灵触动

2018-01-26 10:51:21
山西青年 2018年14期
关键词:性灵功利本真

刘 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会将艺术看作是一种具有娱乐性的玩物,而艺术的效果于人而言也只有娱乐和消遣的功能而已。有人对于这种说法持反对意见,并为艺术作辩护,认为艺术可以用来美化人生、陶冶情操、升华性灵的。在这里提到“美化人生”,往往都是指衣装打扮这样外在的东西;所谓的“陶冶情操,升华性灵”,往往又都是附庸风雅的浅显之见。于是最后便把艺术看成了一种虚空玄妙的、不着边际的存在。产生这样的结果想来也是因为人们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过艺术的效果。

艺术于人生所产生的效果,其实很简单,不外乎是在我们对艺术品进行欣赏时所产生的某种关照心灵的触动,以及之后我们在对艺术进行研究时,所产生的间接影响。前者我们称之为艺术的直接效果,后者为艺术的间接效果。简单来说就是前者是相对浅显易懂的,后者是有一定深度的,是需要人们具有一定艺术欣赏的基础。

一、艺术的直接效果

艺术的直接效果,就是当我们在创作或进行艺术鉴赏时所得到的某种乐趣。这种乐趣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的,一种是天真的。在对艺术进行创作和欣赏时,我们可以获得艺术给予的自由乐趣。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都会受到一定环境的约束,使得心境得不到完全的舒展,所以我们在与人交流接触时会小心谨慎,计较得失。我们的心境和性灵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在一个相对戒严和紧绷的状态下。所以我们只有在学习艺术的时候,心境和性灵才可以得到暂时的放松,同时将自己的意见、期望以及内心的某种渴望发泄出来。例如大家都喜欢世间的美景,但是却难以见到,我们受到来自生活各方面的牵制,看美景不得,我们便将美景藏于心中,与平凡、污旧的景象相对。于是我们便拿起画笔,将我们心中所期望的美景画了出来。彩虹是转瞬即逝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把它永久的保存下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欣赏。野生的小鸟是畏惧人的,但我们可以用画笔将它永远的停靠在枝头上,这样才能“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些景物无论是我们自己描绘的还是欣赏别人的,同样可以给人一种心境的安慰,这就是解放、自由的乐趣。

就文学来看,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较之绘画可能更加的生动。所以通常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更加自由随性的高歌人生的悲欢离合,来排解现实生活的种种苦闷。过去我们世间常存在衣不裹腹的饥荒,我们想要除掉它,但很难做到。于是我们便在文学作品中描绘人们丰衣足食的场景,让人们看到了共爱、共勉、共图等。所以古代出现了很多描写关于田园乐趣的诗文。但是也有人说这些文学作品存在只是为了画饼充饥,聊以自慰。其实也不尽然,这是理想的初步实现,它和空想不同,理想是合乎理性的,而空想则像游戏似的,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大方向,理想就不怕高远。相反,理想越是高远,在创作欣赏时的趣味也就更加的充沛。

只有在艺术中,我们才可以清楚的看到万事万物的本原。研究艺术,也就是在探索“天真”的乐趣,我们在平日里面对自然、面对人生,很容易被习惯所困扰,往往看不见事物的真实存在。所以只有在艺术中,我们才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世间万物的本来面貌。

艺术就好比一记良药,只有在艺术中,人们才能够破除一切来自习惯的困惑,更好的表现事物的本原。画面中的太阳,庄严伟大,这才是太阳自己的本原;画面中的田野,一望无垠,这才是大地的姿态。所以说我们只有在艺术中才能见到万物的本真。只有打破了日常的行为习惯转而用一种至纯至净的眼光来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时,我们的心境才会豁然开朗。所以说我们在艺术创作时或者鉴赏艺术时可获得更多的自由,这便是艺术的直接效果。

二、艺术间接的效果

艺术间接的效果是指我们在对研究艺术有了一定经验之后,心灵深处受到的种种影响,也是我们所悟到的艺术精神。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艺术品的,因为整个人生也都成了艺术品,这个效果的范围很广泛,简单来说就是远功利和归平等。之前我们也说过,在面对艺术品时,需要我们摘除心中传统习惯的束缚,解严开放,自由自在。这种经验积攒多了以后我们便会用这种心情来处理和应对世间之事。所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把人生当作艺术品来看待。在平日里我们为人处事会非常的计较得失,将功利放到了第一位。人生在世,功利虽不可不计较,但一味的计较功利,直到老死,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冷酷单调了。所以我们应该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尽量用艺术非功利的心情看待世事,这样的生活才会温暖丰富。所以说,远功利是艺术的一个十分重要效果。

最后我要谈到的是艺术的归平等,我们的平常心和艺术心,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物与我的关系问题上。平日里视物与我相对峙,而在艺术生活中,视物与我为一体。所以在研究艺术时,我们要养成平等观,即“有情化”。(在西方称其为“感情移入”,我们古代称它为“迁想妙得”)

通过研究艺术,我们可以从艺术精神上学到如何去做习惯性的假定,以及撤销物我之间的隔阂来看世事,一切都是平等的。所以学习艺术的本真就是要恢复人的天真,这也是现阶段我们最需要学习的。

猜你喜欢
性灵功利本真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30
博雅文学社:抒性灵之真情,写人生之华章
学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40
杂说书家之性灵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4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4:07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41
名言警句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