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一代的青年应该具有更好的成长舞台,我们必须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新时代大学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将他们培养成为奉献社会、勇于担当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重任的合格人才是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承担的责任,那都是无所谓的。因为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方向,赋予青年志愿服务不同的时代主题,也赋予每一代大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不同的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旗帜,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活力,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历史经验证明,没有责任感,任何社会都不会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个人的发展就会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2]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加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努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懈奋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尽屈辱,每一位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青年朋友内心深处都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而唯有将满腔的报国之志转换为实实在在的服务人民与奉献祖国,才能真正助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强调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并且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与人民携手共进、与祖国携手同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服务人民、奉献祖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自身的道德责任认知和法律责任认知,[3]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当自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受益终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时代新人”进行了科学规定,他强调,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新时代中国精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我们必须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为青年。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生心中首先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服务奉献的过程中认真体会“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深刻内涵,进而将其转变为自觉奉行的理想信念,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大学生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要”的要求:“求得学问;注重道德实践;善于决断选择;踏踏实实做人”。唯有如此,才能永远保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把责任扛在肩上,开拓进取,真正地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在奉献社会、奉献他人的过程中,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始终将服务人民、奉献祖国铭记于心,把服务奉献看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到底。
当代大学生最富朝气与活力,大学生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服务奉献的过程中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顽强意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紧跟党走,引领时代潮流,让更多的青年人以此为榜样,争当先锋,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奉献青春、服务人民,在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与此同时,我们要学会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4]近些年来,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志愿者们、大学生村官等有志青年,他们敢于奉献,热情服务于基层,才使得我们国家在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充满青春活力。这不单是基层广阔天地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现实需要,更是青年人练就过硬本领的必然选择,锤炼顽强意志的现实召唤。因此,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谨遵习总书记的教诲,坚持知行统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付诸实践,真正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在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必须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因而,我们可以从以人为本,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分类指导与分层引导等方面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科学解析,并为新时期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明确基本原则。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把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个人需求放在首位。一方面,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探求他们的个人发展诉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见的基础上,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平等交流的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另一方面,作为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根据个人发展需求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强化责任意识。大学生要将个人发展、人生理想、人生信仰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结合,尽己所能、力己所长。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来源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活动,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改变,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不仅是理论教育,更是实践教育。[5]新时代大学生要敢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让自己的人生理想、青春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得以实现。这其实就是在告诫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更要敢于躬身实践,将满腔的服务奉献热情转换成实实在在的辛勤付出,我们要用奋斗点燃熊熊烈火,照亮前行的路。正如毛泽东曾讲过的:看一个青年是革命的,还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最关键的就是看他是不是自觉自愿的、是不是积极主动的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6]新时代大学生只有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有效结合起来,将自己志愿服务的想法与广大人民群众和国家民族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磨砺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有机会成长为真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及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主要强调按照分类分层的方式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共同参与到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伟大实践中去。熊超也曾指出:对于不同学历类型的学生,我们要根据他们对社会责任感内容的认同度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的统一。[7]习近平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讲到,希望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全面发展,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竭尽全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美丽家乡的建设、民族团结的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现作出应有贡献。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当代大学生要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情操、养成高尚品格;要始终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己任,胸怀大志、脚踏实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生。
习近平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既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鼓励与肯定,又是对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奉献的一次分类分层的树立,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明确了志愿服务奉献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因时而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对新时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铭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牢记初心和使命,努力做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其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我们不仅要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同时还可以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及人文素养、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等系列公开课程,这些都是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教育课程”;最后,注重思想价值教育,培养大学生理论素养,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基本路线进行深入学习与掌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青年当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也要积极投身实践,真正做到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是青年志愿者榜样,激励着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投身西部,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于徐本禹这样的优秀青年,他们积极参加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乡村支教活动、助残“阳光行动”项目、国际马拉松志愿者等社会公益活动,他们在服务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一生投入到关怀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伟大实践中,并用自己的言行感化带动了身边的人,小到一个工作室或一个团支部,大到一个社区或者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正是这样一种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着广大青年向上向善,引领着整个社会甘于服务,乐于奉献。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要能够思想过关,理论过硬,本领过人,积极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坚定支持者和有力践行者。
新时代大学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他们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新时代大学生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8]特别是在新时期,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一个朋友圈、一条微博中展示的照片加上几句文字描述都可能在网络社交中形成强大舆论浪潮。共青团中央每年推出的镜头下的三下乡、最美中职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都在讲述青年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故事,可能就是一个微小的举动、一次不经意的善举,都会成为教化整个社会美德的最佳案列。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既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9]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爱国、诚信、敬业、友善这些优秀文化的核心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自觉养成服务奉献的人生追求,在工作过程中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在服务群众时实实在在、真心实意,从而自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目前虽然还身处校园,未踏足社会,接触的环境十分有限,但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别人,是不用区分场合、区分时间的。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自己的理论知识、社会经历、实践经验帮助周围的人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的心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时代大学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倡导和践行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的深入人心并且逐步转化为日常的行为,用新一代青春的力量,引领潮流,最终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健康成长的风向标;增强青年学子的政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用个体微小的力量,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带动校园风气的健康向上,从而带动整个社会向积极的方向更多转变。我们现在所学的一切知识,所形成的品质品格,如果只是为了自己有一个好的前途是不够的,不但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绽放光芒,还要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向善向上。
新时代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既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契机,又能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就为高校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国家的强盛兴衰、民族的繁荣发展主要依赖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的青年。新时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激扬青春、在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某幸福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0]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躬身实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挑重任,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