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雪姣
(江苏常州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江苏 常州 213000)
在初中歌唱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多以“教书匠”的形象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们虽具有熟练的技巧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在理性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缺失,影响歌唱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需要从包括教师在内的各个角度出发,科学引入趣味发声练习,从而合理锻炼学生的歌唱技巧,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在初中歌唱阶段,面临的重要教学问题当中,包括学生的身体状况,初中一、二年级时期,有部分学生会进入变声期这一特殊生理时期,若在歌唱教学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全面考虑,容易使其在日常教学练习或歌唱表达时损害声带,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在初中歌唱教学发声练习过程中,若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变声期对学生知识学习与身体发育的重要性,从而未能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唱歌等需要声带高强度作用的活动中,延续以往的用嗓习惯,极易在成声带疲劳,严重时,会形成永久性的声带损伤,导致学生的声音沙哑。
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学校、教师及家长都能够充分意识到初中歌唱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但在实践教学当中,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尚不明确的不良状况,尤其是在歌唱基础教学方面,教师未能充分意识到歌唱教学及其中发声练习对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延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音乐文化对学生情操的培养,而忽视了发声练习这一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等方面的推动作用[1]。初中歌唱课程本应采用边学、边唱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但多数教师却将其变成了音乐欣赏课,为学生播放一些音乐片段或音乐电影,主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实践型的发声练习却不够丰富,影响教学水平难以提升。
在初中歌唱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对歌唱抱有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但对于教学课程当中设计到的教学曲目,却表现出“不耐烦”的抵触情绪。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比于教材当中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学生们更加偏爱流行音乐,认为教材曲目过于枯燥,而流行音乐当中所包含的活力元素,更加符合他们的年龄与心理特点,由此影响现阶段初中学生盲目崇拜、模仿流行歌星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发声练习这一部分,学生对教材曲目兴趣不大的原因,也包括练习难度方面的问题,相比于流行音乐的通俗易懂、唱法简单,民族歌曲、古典音乐等曲目,在演唱时需要掌握更多歌唱技巧,这种练习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发声练习的实践应用,其基础作用就是提升学生对初中歌唱教学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初中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歌唱发声练习理论知识的枯燥特点,以及初中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认知,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能够同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知识需求。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发声练习当中,从而帮助更好的掌握发声技巧,进而从唱歌、音乐这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于处于变声期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发声技巧,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嗓子,由此,利用趣味发声练习,能够有效维护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当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与初中的音乐课程存在衔接不当的问题,因此,在初中一年级的音乐课程当中,学生要从音阶、音高、唱名等基础开始学习。在发声练习过程中,音准是其中的基础教学部分,采用音阶过渡音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音准练习,在练习内容的设计过程中,结合趣味发声练习的指导理念,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以《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这一曲目为例,趣味发声练习更多的体现在教学内容导入部分,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变换对学生的称呼,从“同学们”变为“少年们”,通过视频教程让学生再次深入的了解我们的祖国,在学生激动的心情还未平复时,借助这种情绪,让少年们投入到发声练习当中。采用音阶过渡音程的方法进行音准教学,如曲目的第一句:5 6|5- 、3 1|2 50 | 05 12|3 33|6 5|3 1 2、2-|;这一句当中出现的565、123、56、12都是以音结的形式出现,学生对音高能够进行较好的把控,但531、25、51、36作为三度音阶、四度音程和五度音程,相对来书,学生想要准确把握每一个音,需要掌握更多的技巧。利用音节过渡音程法,就是让学生先唱543,再唱53;唱321后,再唱31;唱完21765,再唱25;唱完3456,再唱36,最后,将这一句连起来唱[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趣味发声练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结合实践练习教学,教师为学生配乐,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边教、边唱,教师唱,学生也跟着唱。一开始的发声练习,学生可以跟随教乐器进行练唱,慢慢的开始练习清唱,在反复练习中,学生不断将歌曲当中的音高唱准,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
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年龄影响其心理与性格特点,在歌唱方面,对流行音乐更有兴趣,而引入趣味发声练习的过程中,课适当引入一些优质的经典曲目,激发学生们的主动学习兴趣。另外,在初中歌唱教学过程中,变声期这一特殊生理因素,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全面考虑,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趣味发声练习的广泛适应特点,保障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处于变声期的学生声音沙哑,且无法准确的控制自己的声音,在发声练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音调不准或破音等现象,当发生此类问题时,教师不应主观的评判学生“嗓子不好”、“五音不全”等,而是要准确判别是否由变声期导致的生理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为其安排科学的、合理的发声训练,在帮助学生安全、顺利度过变声期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歌唱教学的主动学习兴趣,使其掌握更多的歌唱技巧,实现初中歌唱教学发声练习的教学价值。
针对处于变声期的初中生引入趣味发声练习,不仅要考虑教学有效性与趣味性,同时还要考虑联系方法的适用性,以《青藏高原》这一曲目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曲目当中存在多处高音,对学生的歌唱技巧与声带的天赋条件都有很高要求,而对于处于变声期的学生来说,歌唱与练习难度也有所增加,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引入趣味发声练习,让学生们了解歌唱的——气息[3]。在实际了联系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简单的了解气息运用的理论基础,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方法。在训练学生呼吸方式的过程中,可让学生们站立、闭眼,呈现出冥想的姿态,在胸式呼吸时,肋骨和胸骨是主要的活动部位,在发声时,学生遵从教师的指导,细心感受身体的变化规律,进而掌握发声规律;而在腹式呼吸时,学生可以将手放在肚脐的位置,当空气进入到腹部时,感受腹部明显凸起,则说明学生的呼吸方式是正确的。
采用这种对学生来说较为新奇的教学发声练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呼吸方式的有效调整,让学生摒弃以往单纯的用嗓子歌唱的方法,从而达到对声带的保护效果。而在呼吸练习过程中,趣味发声练习的引导方法,如在讲解缓吸时,为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幅宁静的画面:身处于一片花园当中,眼前是一柱极为鲜艳的玫瑰,俯下身轻柔的闻一下它的香气,这个闻的过程就是缓吸;在讲解急呼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叹气,让学生从每一次细小的练习过程中,总结发声规律,从而数量掌握发声技巧,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嗓子,对于变声期学生来说,更具实用性。
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学生学习事物构成、发展方向与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心理条件,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其认知能力多源于实际生活与课堂知识获取,因此,在初中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此组织的趣味发声训练,才能更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在歌唱教学当中,每一首曲目都具有深厚的感情,对国家、亲人、故乡等的敬仰与思念,都可以在歌曲当中呈现,而初中生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受到自身年龄与心理特点的制约,对歌曲的内在性感难以实现真切感知。在趣味发声练习当中,十分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连接,在《歌唱祖国》这一曲目的教学过程中,祖国的繁荣、美好带给我们的自豪,是歌曲的核心情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祖国的富强发展之路,进而从歌曲当中,领悟作品的内涵。另外,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以视频的形态,为学生播放一些国庆阅兵等视频内容[4]。此外,教师也可选取一些为人事件等,组织学生排演相关音乐剧,在剧目排演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歌唱技巧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对歌曲本身以及音乐内涵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在初中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出于对学生歌唱基础知识的考虑,引入趣味发声练习,需要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趣味发声练习的灵活、多变特点,关注学生的思维以及学习状态变化,适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综合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歌唱技巧。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相较于小学生有极大的提升,但对于音乐这种具有更强自由性、灵活性教学科目来说,学生的认知能力还需得到一定的关注与培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计趣味发声练习内容时,也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选取歌曲,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不同难度的歌唱知识与歌唱技巧。引入趣味发声练习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升学生对歌唱教学的兴趣与学习热情,并使其能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以一种愉悦、主动的姿态,获取更多音乐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引入趣味发声练习,在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的同时,和可以通过教学语言的激励与感染作用,促进学生的内在情感动力。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采用清新流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式,与歌唱教学相配合,激发学生对多种歌唱形式的美的感受,从而诱发学生对歌唱教学的内部情感动力。而教学语言的激励性,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发声练习过程中,毫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切实表达对学生的认可与欣赏,在教师的表扬与鼓励下,学生的学习自豪感能够更好的推动其求知欲望[5]。引入趣味发声练习,结合激励性评价,能够在提升学生自信的同时,了解自身不足,自愿、自主的去改进这种不足,教师要注意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对其进行表扬、评价、鼓励。
利用这些富有激励性与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结合趣味发声练习,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以趣味教学方式,引导提升学习成效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对初中歌唱教学引入趣味发声练习的实践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初中歌唱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通过相关实践策略的顺利执行,科学运用趣味发声练习,全面丰富教学活动内容,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对初中歌唱课程的兴趣度,同时有效增强教学针对性,显著提升学生的发声练习质量,进而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因此,初中教学改革的深化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趣味发声练习的对歌唱以及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相应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春风.中学生变声期唱歌课教学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03∶32.
[2]崔秋萍.刍议音乐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6,22∶40.
[3]陈微.关于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204-205.
[4]邬立彬.初中音乐教学中发声习惯的养成[J].师道,2014,03∶38-39.
[5]李艳.有关初中音乐教学艺术的相关思考[J].音乐时空,2013,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