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民间艺术魅力的“孝木窑衔泥坊”粗瓷
——从粗瓷的起源“原始青瓷”说起

2018-01-26 04:51闫玉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曲阳定窑青瓷

闫玉伟

瓷器的前身是陶。陶器的产生,是人类对大自然不断认知和努力改变现实生活条件的过程中,利用大自然馈赠的物质创造出来的。人类在原始社会已能制陶了。从商代起,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越来越广,越来越深,人类开始利用天然矿物质原料制成了釉,并将其施于陶的表面,使陶器的表面因釉的装饰而有光泽,这便是最早的瓷器了,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瓷,而是装饰了釉的陶,后人给它命名“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

原始青瓷的器型很多:商周已有尊、豆、瓿、盂、罐、盖罐、提梁壶、鼎、瓮、簋、盉、杯、钵、錞于;东汉新增了碗、盘、盆、洗、五联罐、唾壶、奁;三国新增了盒、盘口壶、虎子、槅、耳杯以及为殉葬用的灶、鸡笼、犬、羊、猪圈、谷仓等明器和雕塑艺术造诣很高捧钵蛙落花流水注、鸽形杯、熊灯、兽柄虎子、跪羊烛台;西晋新增了扁壶、鸡首壶、熏炉、灯、瓷俑;东晋则出现了动物形象的尊和砚滴。

原始青瓷的纹饰多样:商周有黄圈纹、曲折纹、席纹、叶脉纹、蓖纹、水波纹、云雷纹、“S”形纹、细格纹、粗格纹、条状纹和云雷纹;东汉出现了弦纹、麻布纹、网纹、带状纹、方格纺纹、杉叶纹;西晋出现了有联珠、忍冬、菱形、锯齿、梳蓖、楼阙、舞乐人、祈祷人、禽鸟、家畜、佛像、铺首、避邪、朱雀、白虎、人物,西晋纹饰追求华丽,而东晋趋于简朴,光素无纹器很多,有的只有几道凸弦纹或梳篦水波纹,继东汉瓷器上出现了莲瓣纹之后,东晋晚期使用渐多。

原始青瓷的装饰方式多为压印、刻划、模印、贴塑、捏塑以及雕塑。

与陶相比,原始青瓷有如下特点:1、已开始使用瓷土(陶器使用的是陶土)。2、已开始使用拉坯成型技术(陶器使用泥条盘筑成型技术)。3、已开始在器表施釉(陶器无釉),其釉一般都青中泛绿或青中泛黄(商周时期的釉色为青黄色,到了汉代已出现了纯正的青色)。4、烧造温度高于1000度(西周兴盛的印纹硬陶的烧造温度大约接近1000℃,而原始瓷的烧造温度一般都在1000度以上,这是因为瓷土的性能所决定的,其必须达到这个温度才能烧制成型。与后来的成熟瓷器相比,原始青瓷的烧制温度还算是低的)。5、大量仿制青铜礼器的器型。若是要对原始青瓷的器型进行划分的话,可分为仿青铜礼器的造型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皿两大类。

原始青瓷的烧制为我国瓷器的发明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和技术基础。到了唐代,人类在高温下烧制出了瓷器,与原始青瓷相比,瓷的胎质细腻、坚实,釉面更加光滑。后世,人们为了与唐代以后因为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烧制的细瓷相区别,把原始青瓷称为“粗瓷”。“粗瓷”是相对“细瓷”而言的。

曲阳,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陶器,至商周时期制陶已有很大发展。隋朝开始烧制粗瓷,其瓷质较粗,呈青色或灰色,透明性差,大多只有简单的装饰,有些器物的底心还有砂圈。器皿常见的有坛、壶、盘、碗、鱼缸之类的日用器物。唐代起生产白瓷,到北宋已达到鼎盛,是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之一“定窑”所在地。

在古代,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烧制的工艺精湛的精品瓷都是为皇家贵族所用,而百姓只能用民窑烧制的工艺要求相对较低的普通的粗瓷。

民间使用的粗瓷之“粗”不是指原材料劣质、做工粗制滥造、装饰低俗,而是与皇家贵族不惜成本精益求精的精品瓷相比工艺要求稍低些。但百姓也有精神文明的追求,也有审美需求。民窑里也有制瓷高手,更有对陶瓷艺术的执着追求者。所以,粗瓷也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只不过粗瓷将实用摆在了第一位,彰显的是民间艺术的魅力。

曲阳的定窑既烧精品瓷,也做粗瓷。粗瓷在曲阳流传了上千年,百姓放油盐酱醋的罐子,盛粮食的缸,盛水的瓮,活面的盆,吃饭的碗等日用器用的都是粗瓷,一直都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代,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的提高,审美情趣的提升,人们的用瓷习惯和选择方向不同了,在人们一味追求高档精品意识的影响下,粗瓷开始面临着断代的风险。定窑粗瓷传承人闫玉伟说:“定瓷断代了八百年,我们的老师将其恢复。粗瓷马上也要断代了,因为没人用了,它的出路只能是做成茶壶、茶碗,继续为人民服务”。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遗产,即将流失,这是令人痛心的事。为了能将定窑粗瓷传承下来,发扬光大,闫玉伟创立了“孝木窑衔泥坊”,专门制作粗瓷和传授粗瓷制作技艺。“孝木窑衔泥坊”炼制粗瓷的加工工艺与细瓷相比不少一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有工艺标准的。以制釉为例吧——需要“用破碎机将从山上采来的可以用来做釉的土和矿石碾碎,然后在搅泥罐里经过几天的磨合,待之变成和小米粥一样的糊状,再经过1320度的高温,在窑内液化”,制成釉。再看制瓷过程——需要“选料取土,粉碎合泥,拉坯定型,修理调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陈腐期,更要经高温两次烧制,最终瓷化,1320度左右烧制12小时,才算烧成,然后再降温3到5天才能出窑”。

闫玉伟没有止步于传承,而是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工艺,并取宜兴紫砂炼制技术之长,改造传统粗瓷的工艺技术。创新后的工艺技术和当代人的美学思想理念,让粗瓷获得新生。有人对“孝木窑衔泥坊”出品的粗瓷进行了总结,特点有三“其一,创意极具个性,神态刻画细致,制作技法讲求精炼;其二,采用当地本土天然特有原材料,质地表面光滑,在成品烧制的基础上采用当地石料磨出的釉料,并制出一元釉、二元釉和三元釉,施釉方法:或点釉、或涮釉、或蘸釉、或浇釉、或喷釉、或运用作品的机理来施釉,作品釉色色泽亮鲜,层次分明,质感跃入眼帘,丰富了粗瓷色彩;其三,烧制温度范围在1260-1320度左右,烧制时长12到14个小时。作品产生出一种特殊的瓷感,声音或铿锵之音或叮当作响。其作品既有石雕艺术厚重稳健风格,又有陶瓷自然天成的泥土气息。陶瓷人物造型来自传统又融入现代语言,大胆概况、动态夸张,表情憨厚又不失文雅;结构严谨又不失巧妙;构思大胆又不失协调。”

“孝木窑衔泥坊”出品的日用粗瓷与传统粗瓷有别,与细瓷相比也有很明显的特点。以茶壶为例:1、透气性较强,导热慢,适合泡不同种类的茶,尤其是黑茶、普洱、红茶等。2、密度较低,含铁及其它微量矿物质,能起到软化水质的作用,茶汤入口自然、回味甘香。使用过它的人们都对之赞不绝口,称它是“会呼吸的壶”。用此壶冲泡茶叶,养上几年,茶的香味就会渗入壶中,就是只充入开水,茶壶中的香味也会再渗回水中,没有放茶叶也能感受到茶香。

日用器之外,闫玉伟先生更注重传承曲阳的石雕艺术(石雕艺术在曲阳有上千年的历史),他将石雕艺术引入粗瓷,创新了有石雕韵味的粗瓷雕塑作品。他创作的粗瓷雕塑人物,将曲阳传统石雕工艺和当代瓷雕塑工艺相结合,既有古韵又有现代风。闫玉伟先生在创作时从来就是精益求精的,精湛的技艺,使其手中人物个个惟妙惟肖,神态逼真。他创作的雕塑作品获得专业人士的认可和百姓的赞赏,并获得了很多奖项:《西方三圣》在2012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览会“儒仕儒家·百花杯”铜奖,《印象•敦煌》在2012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铜奖,《十八罗汉》在2013年获得27界中国北京国际工艺品礼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工艺美术”金奖,“诗人系列”之《李白》、《杜甫》、《苏东坡》和“观音系列”之《大自在》、《思维》在2013年获得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蔺相如》在2013年获得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获银奖,粗瓷系列在2014年获“首届保定市乡土艺术成就展”优秀作品奖。

孝木窑衔泥坊出品的粗瓷古朴典雅,既承传统,又有创新,彰显了民间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曲阳定窑青瓷
龙泉青瓷
定窑剔花技艺浅析
宋代定窑白瓷鉴定诀窍
唐代定窑“装饰纹”探秘
博物馆青瓷藏品欣赏
定窑
青瓷出越窑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