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社丽
什么是装饰艺术呢?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就是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与装饰主体的关系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必须从属于主体,即装饰是从美感的角度来标明主体的特征、性质、功用以及价值。另一方面装饰艺术亦可从主体当中独立而出,显示出自己的审美价值,如中国古代汉墓中作为装饰的画像石、画像砖,它附属于整个墓室,与其浑然不可分离,然而,其精美、恢宏、古拙的画面完全可视为完美的艺术品。”。
什么是陶瓷装饰艺术呢?以陶瓷为主体对其进行装饰使之美化,就是陶瓷装饰艺术。
传统的陶瓷装饰工艺主要有胎装饰、釉装饰和彩绘装饰三大类:
胎装饰是直接在坯体上施艺的装饰手法,包括化妆土装饰、绞胎装饰、刻花、划花、剔花、印花、贴花、雕花、镂空、堆塑、堆贴、堆花、捏花等;
釉装饰主要有单色釉、杂色釉(窑变釉、花釉)、结晶釉、裂纹釉等;
彩绘装饰主要有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釉上釉下结合等。种类很多,有青花、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新彩、墨彩、黑彩描金等。
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可从远古漫漫道来:
瓷的前身是陶。原始社会的先人们从生活中获得启示,创烧了陶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已有刻画花纹。
商代和周代的遗址出土了“青釉陶器”和以瓷土为原料的“白陶器”,因为“青釉陶器”略有瓷的特征,后人将称之为“原始青瓷”,“白陶”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瓷”的前身,因为真正对“陶”过渡到“瓷”起到了显著作用的是“白陶”。
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出现了花鸟纹饰,并发明了铅釉,施了铅釉的陶器表面更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泽,又把“陶”转变为“瓷”向前推进了一步。
西汉发明了多种色彩的釉料。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青釉瓷”和“白釉瓷”。
唐代创烧了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的“唐三彩”,不过它仍是陶,而不是瓷。
宋代,烧瓷技术已经成熟,并出现了许多专门烧制瓷器的窑口,其中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做出重要的是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汝、官、哥窑都是以青瓷为主,“开片”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然陶瓷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变化多端的窑变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产生了一种韵律美,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汝窑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对于官、哥两窑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高濂的《遵生八笺》载“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钧窑创烧了“钧红”瓷,《饮流斋说瓷》(民国许之衡著)载:“钧讹作均,相沿已久,胎质细,性坚其体略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有兔丝文。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其釉分为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属后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无釉之处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均称厚而匀、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其实“蚯蚓走泥纹”也是制瓷过程中产生的窑变缺陷,原因是钧窑瓷胎在上釉前要先素烧,然后再上釉,其釉层上得太厚,在干燥时或入窑烧制初期会发生裂纹,当窑温进入高温阶段时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但瓷匠们匠心独运,将缺陷变为了特点,刻意追求其装饰效果,使基成为了“钧瓷无对,窑变无双”的独特艺术。定窑是民窑,以白瓷著名,创新许多装饰技法,如印花、刻花、划花、剔花、堆花、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具有浅浮雕效果。
彩绘装饰,起于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的匠师们,引用国画工具——毛笔,在瓷坯上描绘纹饰起,开启了陶瓷装饰艺术的新纪元。宋代,磁洲窑的匠师们探索出了将水墨国画和书法艺术运用于彩绘工艺的新技法。元代至清代,景德镇窑的匠师们创新了更多的工艺技术,创烧了青花、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广彩(新彩)瓷。清末,湖南醴陵又突破磁洲窑和景德镇窑的工艺和笔墨技法,利用自己研制的高火釉下颜料,运用国画中的双勾分水填色技法在瓷上彩绘纹饰,创烧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
陶瓷装饰艺术发展至今,可以说是创意十足,精彩纷呈。“牡丹瓷”作为现代艺术陶瓷的创新之作,工艺精湛,装饰极妍尽美,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牡丹花”!“牡丹瓷”所涉及的陶瓷装饰工艺是博众家陶瓷技艺之所长,结合了胎装饰、彩绘装饰和釉装饰,作品中融入了刻花、划花、剔花、印花、雕花、镂空、堆塑、堆贴、堆花、捏花、彩绘等技艺进行创作。刻花、划花、剔花、雕花、镂空是需要先将设计好的图样在坯胎上用铅笔淡淡地描绘好,然后再用刀具、竹扦、木扦等将纹饰加工出来的工艺技法。印花是把事先刻好花纹的陶范置放于轮盘之中将泥料紧压在陶范上成型的工艺技法。堆塑、堆贴、堆花、捏花则是需要根据设计好的艺术造型手工将物象塑造出来的工艺技法。
“牡丹瓷”是以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高岭土为原料,以牡丹自然状物为主要题材,汲取雕塑造型、镂空捏花、装饰刻印、颜料釉色等工艺精华,集聚中国多元瓷种技艺优长,采用传统技艺烧制,成功烧制而成的系列工艺美术品。“牡丹瓷”从工艺的角度来说,是传承,但在陶瓷装饰艺术上来说,是创新。
“牡丹瓷”系列工艺美术品的诞生不仅弘扬了洛阳牡丹文化,同时推动了陶瓷装饰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今,“牡丹瓷”已创新发展为多系列产品,如花盘、壁挂、花瓶、瓷鼎、盆景、花篮、屏风、大型艺术雕塑、日用瓷、饰品等。工夫不负有心人,“牡丹瓷”对陶瓷装饰艺术来说可谓别开一枝,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不是纯艺术性的,它折射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步,是与时俱进的。
我们可以理一下这条线索。当人类稍有制造能力的时候,为解决日常生活用具的问题,人类利用大自然赐予的陶土创烧了陶器。当人类有了记录现实生活的愿望的时候,人类利用大自然赐予的天然矿物质颜料在陶器上描画自己的所见、所思、情感和希望,并以之来装饰陶器,给自己以美的享受,与此同时也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史实资料,这是一批非常有价值宝贵财富。当人类的审美情趣和制造技术有了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人类利用大自然赐予的瓷土创烧了瓷器,并逐渐研发了许多让瓷器产生美学效应的装饰方法,从最初的单色纯釉装饰到多色釉装饰,从只追求完美的釉装饰到利用釉装饰中出现的缺陷来追求异样美(如开片、蚯蚓走泥纹),从只会用一种釉装饰到使用两种以上的釉产生纹理、花样美装饰,陶瓷釉装饰从无到有,不断创新,不断拓展,从古至今永为主流。当人类发明了在宣纸上绘画的艺术——中国画,它也影响到了陶瓷装饰艺术的变化,陶瓷匠人们借鉴国画艺术的表现方式在瓷上彩绘图画,托物言志,借物寄情,以景抒怀,创造了装饰效果极美的彩绘瓷。与此同时,胎装饰也没有止步不前,陶瓷匠人们承传统技艺、学姊妹艺术、引异国艺术,不断创新,综合使用刻花、划花、剔花、印花、雕花、镂空、堆塑、堆贴、堆花、捏花等工艺装饰瓷器,使瓷器从最初的只为满足生活需求的日用瓷,扩展出了满足精神需求陈设瓷。当代,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了历史性的飞跃,陶瓷艺术创作者们创新能力也随之突飞猛进,当代的陶瓷装饰艺术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