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赞
(成都东软学院应用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1844)
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促成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国际自由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仍将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趋势。
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入。主要途径有:1.大量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参加雅思和托福考试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各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换生项目越来越多;3.各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在国内攻读并获取国外高校学习经历并获得相应学历变得可能;4.各高校招收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配备大量的双语(以英语为主要外语)课程,对国外留学生实施英语授课。5.针对国外留学生,部分院校开设汉语预科课程,以备留学生适应汉语授课。6.各高校举办各种长期或短期游学项目,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项目体验国外学习和生活。总体而言,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项目获得海外学习和教育的机会。
菲利普·G·阿特巴赫和简·莱特认为,大学自从在欧洲出现以来就一直是国际性机构,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青年。在全球化的经济驱动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将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英语做为一种世界性的强势语言,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各高校纷纷展开相应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束定芳(2011)在对德国高校英语授课学位课程进行研究之后,提出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构想: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应定位在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
蔡基刚(2013)在调查了各专业学生及专业教师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之后,做出以下分析:1.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普及,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2.大学英语教师改革的愿望没有学生和专业教师强烈。
教师是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教学实施的主体,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零一零年,国家制定了新的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其中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高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重点,创新团队的建设为导向。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及教学水平,同时注重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注重教师之间、学校之间,不同学科、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及相互学习,将教师队伍打造成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及综合素质完善的新型师资团队。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施全新的薪资分配模式,激励教师专心科研工作,让中青年优秀教师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注重海外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引进,让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在国内高校聚集。
目前国内对于教育国际化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并不多见,在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教育国际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能搜索到约20篇文献。大致情况如下:
汪霞(2010)在研究中指出,我国应加速建立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师资体系。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引导,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学校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国内高校的数量迅速增长,这就使得教师的数量短缺,教学水平也很一般。大学教育必须适应国际化人才需求并以此为目标实施国内的高等教育教学目标,努力吸收海内外高素质、高水平优秀人才组成高端教学队伍,将国内高校教师队伍打造成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束定芳(2011)提出了对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构想:大学英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以及学校现有的条件和资源,逐步争取用英语开设某一人文社科方向的学位课程;也可以专门研究“学术导向英语”或“ESP”,为学生开设相关英语培训课程,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授课的要求。
教育国际化进程是未来长期的发展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应抓住这一发展契机,激发自我发展意识,为国家发展和人才需求做出新的贡献。
[1]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莱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
[2]束定芳.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德国高校英语授课学位课程及其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3]汪霞,钱小龙.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经验及我国的对策[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
[4]蔡基刚.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3.9.
[5]杨姗姗.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1.
[6]韦汇余.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组织的重构[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