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镇幼儿园 赵莉莉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较为常见的活动,深为幼儿喜爱。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角色扮演及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游戏材料而进行的——游戏材料不一定是原来的意义,它们或是替代生活中的具体实物,或是替代想象中的一些事物。
在游戏发展的过程中,孩子以物代物的水平在各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高低。与小、中班相比,大班孩子的生活体验较为丰富,游戏角色的表达与表现方式逐渐多样化,具有了一定的经验迁移能力、动手能力。伴随着创造欲望的增强,他们更希望游戏材料功能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强一些,如果对材料的使用意义、使用方向过于明确,即使是教师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准备的,孩子们也可能对这类游戏材料甚至对相关游戏内容失去往日的热情。对此,我们不妨尽可能放任一些、“纵容”一些,引导他们结合角色和情节的发展,换个角度、换个方向去想象、去创造,催生更多游戏情节的发生,让游戏材料在“一物多用”中活起来。
案例一:涵涵的父母都是医生,因此,涵涵特别喜欢玩“医院”游戏。今天,在“医院”中,她又在和几个小伙伴商量好角色分配,便开始有模有样地做着常见的打针、听诊等活动。但是医院的这些简单的“常规动作”玩着玩着就只剩下医生而没有病人了,因为没人看病,原先的一名“医生”感觉没意思,就离开了医院角色游戏区加入到其他游戏区域中去了。
孩子们不想无聊地坐在“医院”里,又有一个孩子离开走进了旁边的汽车美容店快乐地洗起了汽车。涵涵热衷的医院游戏越来越冷清,她有点急了,既想留住原来的医生,又想邀请更多的孩子做病员加入游戏,原来设计的医院“简单动作”不够用了,必须要丰富自己的游戏内容。她看到教室储物架有一个玩具电话,便拿起红色的听筒,大声说:“我们要做手术抢救病人了。”做手术可是“医院”常规游戏动作中所没有的,这时想走的孩子也不走了,另一个走掉的孩子又兴致勃勃地回来了参加游戏了。
涵涵举着玩具电话红色听筒说:“这是手术室大门的警报灯,现在开始抢救病人了,除了医生、护士,其他的人都走开”。这时,她感觉手中的东西不够,又去储物架上取来一个老师上周才制作好的模拟电脑,对小伙伴说:“这个是抢救心脏病人的起搏器”(估计涵涵将起搏器和心脏电击仪混淆了),另一只手举着红色听筒,“这个可以让病人的心脏重新跳起来”。于是,老师精心制作的电话玩具听筒与小电脑玩具就成了涵涵游戏新内容“抢救心脏病人”的主要材料。
由于主题新鲜,几个孩子一开始拿着一只玩具娃娃做病人,后来,又吸引来了其他区域的几个孩子,人一多,感到自豪的涵涵主动躺到桌子上做病人。后来,兴奋异常的伙伴们互相交换角色,把玩具照相机架在纸箱上就成了孩子们眼中的胸透的机器。整个游戏活动时间,“医院”里的“医生”“病人”们一直忙忙碌碌,游戏气氛十分活跃。
案例二:孩子们在操场是用纸砖和清水积木玩建构游戏,大班的他们已经能讨论商量并合作搭建自己心目中的物体。雨欣等几个好伙伴搭成长长的独木桥,张弛在独木桥上制造障碍、机关,一会搭高一个,一会断开一个,其他小朋友在独木桥上走,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我发现俊杨拿着几块纸砖不愿意参与到队伍中去,而是站在一边旁观,不一会儿,他和轩轩两个在木屋旁烤起了肉串,积木变身炉灶了;好好和小鱼儿拿来了浴巾,垫在地上,上面用纸砖当盘子在野炊呢;点点看见了,也用浴巾裹着长条清水积木做娃娃,用纸砖围成一个家,玩起了娃娃家的游戏;不一会儿,孩子们玩的独木桥又有了变化,长队伍变成了小组游戏,有些孩子,还在走独木桥,但像楼梯一样渐渐变高,有了一定的挑战性;有些孩子则在跳着玩,积木变成了障碍物,一层太简单,就变成了两层。在回去的路上孩子们拿着积木打电话,积木又一次变身了……
在两个游戏案例中,涵涵突发的随机应变、孩子们对纸砖和清水积木的不断变身,某种程度上都说明了大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替代行为的创造性。在老师材料制作的设计意图中,玩具电话机就是用来模拟打电话的,而涵涵没有顾及原来的思维定势,看中了玩具电话话筒的“红色”特征,联想到她见到过的医院中的“红色”,把此“红色”迁移到彼“红色”,红色玩具话筒就被替代成抢救室的红色警示灯。从形状上看,真实的心脏电击仪和玩具电脑模型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借助涵涵到位的语言表达,玩具电脑模型的替代意义还是比较清晰的,在后续的游戏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因为同伴对替代意义的理解失当而导致的游戏中断现象。
从效果来说,由于大班年龄儿童表征能力较强,涵涵在替代行为上的即兴发挥并没有改变医院的游戏主题,而生动形象的游戏情境与内容更是激发了小伙伴的角色扮演冲动,都想体会一下“抢救”与“被抢救”的感觉。由此看出,幼儿变通自己的思维,充分展开丰富的想象寻找替代物品,换一个视角来看待游戏材料,可以激发他们的游戏兴趣,诱发更多想象性、创造性行为的出现和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对现实生活片段的每一次模拟都离不开或多或少的材料支持。每一个具体的游戏对材料各有不同的需求,大班角色游戏中的个性化的自我建构离不开游戏材料的可变、可塑,然而幼儿园的物质条件不允许也不可能满足每个游戏的个性化需要。诸如涵涵、雨欣他们对游戏材料的视角切换,不仅是材料的简单增加与丰富,而是孩子们“以物代物”意识及愿望的能力体现。当幼儿在游戏中切换游戏材料的视角时,我们不能吝啬我们的包容、肯定与鼓励。
面对游戏中幼儿自发产生的替代行为,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将这些精彩的瞬间发挥最大的价值,让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孩子们在户外用纸砖搭建成炉灶,玩起娃娃家的游戏。原来的建构游戏转变为角色游戏,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不是干预,更不是叫停,应该是思维上的“介入”,看看孩子们能利用纸砖和积木等材料怎么玩出更多更有趣的游戏。游戏结束后,我们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纸砖和清水积木除了搭建公园、大桥、家乡等,还可以玩什么?——玩今天的娃娃家游戏、枪战中的城堡、民间游戏跳格子等等。替代经验的同伴间分享会影响、诱发同伴的替代行为,在游戏材料成为幼儿游戏替代物的同时,又有产生新发展和创造的可能。
为了角色游戏的目标达成,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游戏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保证了材料设计目的实现的同时,有时也不能忽视一些游戏材料使用频率低下的现象。仔细观察我们的游戏不难发现,一些精心设计、有明确指向的材料的使用并不尽如人意,面临着用了一两次就没有什么“人气”的尴尬。正如一个老师所说:“这些费心费力设计的材料一旦小朋友都会玩了,我们自己也就要头痛了,因为又要换游戏材料了,感觉我们的有些辛劳有的低效、有的甚至是无效的”。
我们应该清楚,无论普通的清水积木、还是精心设计的材料,要想让游戏材料发挥教育效果,首先必须在游戏中得到有效、充分的使用。对于游戏材料来说,保管、展示甚至比赛都不是目的,只要能提高它们对儿童的吸引力,增加儿童对它们的选择使用频率,改变它们的使用方向让孩子们去多用几次,甚至多折腾几下,又有何妨?例如,涵涵把老师制作的玩具电话、玩具电脑模型,当成了普通的红色象征物、方型物体,它们原来的使用方向涣散了,换来的是孩子们的游戏延伸了、拓展了……出现了连老师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游戏效果。因此,对于教室陈列中的各种游戏材料,完全可以任由孩子们象涵涵、雨欣他们那样,转换它们的使用意义,按自己的想象、意愿去替代,在游戏情境和内容的丰富中实现幼儿表征思维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