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志
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电子通讯设备越来越普及,社交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学生也有了更多自我表达的渠道,不少学生都会在微博、“QQ”、微信上进行“微写作”。但是对这些“善于表达”的学生来说,写作文却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众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中小学写作教学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小学的写作教学生态仍然在畸形发展。在许多学校,仍然存在老师留作文,学生抄作文,考前背作文的情况。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停滞不前,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试结合当下学生写作现状,对学生缺乏写作动机的原因加以分析,希望能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部分教师对写作课程目标的“误读”
以初中写作教学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了八条该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其中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在以上内容中,课标制定者用了两个“力求”,这也意味着这两个词语之后所表达的内容并非第四学段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换言之,两个“力求”前的内容是“最低标准”,后面的内容是“最高标准”。
《课标》是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授课的依据,正确解读《课标》是教师教好作文课的前提。教师应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带着情感进行写作”和“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古人讲“修辞立其诚”,意为修饰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而观察和感受生活为写作提供了素材,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出质量更高的作文。从这种角度看,《课标》中蕴含的层级性目标,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然而,部分语文教师“误读”了《课标》内容,将“最低标准”与“最高标准”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将后者摆到了首位,这无疑会对写作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古人讲:“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学生连一篇满六百字的作文都写不出来,那么又何谈创意表达、思想深刻呢?最重要的是,如果将“最高标准”当作“最低标准”,无疑会加大学生的写作难度,容易引发学生的畏难情绪。何况,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本来就是一件难事,《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已属不易,况且,写得“对”可教,写得“好”不可教。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这也是许多文学批评家能深入解读作品,却很少能成为作家的原因。但是,追求高境界也应该作为一种目标。“文章到此境界,旧话说是炉火纯青,自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有此本领;但作文提高,如果不半途而废,渐渐接近它总是可能的吧?”深入仔细研读《课标》,按照层级顺序进行教学,才是写作教学的必由之路。
二、学生对相关写作知识掌握不足
一篇作文从形式上看,是由段落构成的,而构成段落的是一个个完整的句子……归根结底,构成作文的最基本元素是字。还有一种要素往往被部分教师忽略,那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以往的研究者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刻研究,但往往忽略了标点符号在作文当中的作用。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考试内容往往决定着教学内容,即考什么、学什么,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标点符号在重要的考试中(中考、高考),往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种题目的能力层级较低,学生只需要找出错误即可。然而,学生能准确地答出这些选择题的答案,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准确地运用标点符号。夏丐尊先生曾经谈到加标点的难度:“句读和分段的法则,普通文法书上都讲到,只要是中学程度的青年,大概都已知道了的。不过加句读、分段落,在法则上虽然说来很简单,实际运用的时候颇不容易。”由此观之,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应该进行详细讲解,并在平时写作中加以重视。
虽然标点符号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讲,一篇作文主要还是由字、词、句、篇构成的。文章学理论认为,文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简言之,广义的文章即文学作品,狭义的文章即实用作品,也许这样概括有失偏颇,但也能从某种角度概括出写作教学中作文的根本属性,即作文属于狭义文章学的范畴。文章学是一门注重言语形式的学科,每一类文章都应有其相对固定的言语形式以及需要遵守的言语规则,即作文教学中强调的“文体鲜明,表达得体”。更重要的是,文章学为中小学写作教学提供了具体的知识系统,比如:“文章学家张会恩提出了文章写作的‘三律:意贯律、言接律和得体律。它是对当代文章写作规律的高度概括。”“三律”分别从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形式、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三个方面,总结了文章写作所要遵循的原则。“意贯律”强调的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篇旨、句旨和章旨一致;“言接律”强调的是文章语言的有序衔接,字、词、句、语段有逻辑联系和语言联系;“得体律”强调的是文章整体要具备适应性,内容得体、文章得体、语言得体。
倪文锦教授认为:“我们不是先有一个无形式的内容,再在这内容之外去寻找一种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而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使一定的内容成为直接现实。就是说,一定的话语内容生成于一定的话语形式,一定的话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话语内容。在形式出现之前,内容并不存在,‘寫什么生成于‘怎么写之中。因此,写作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切实加强对学生‘怎么写的指导上。当学生不能用话语形式恰当地表达他的话语内容时,这话语内容一定是外在于他的心灵的。”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强调立意鲜明、语言优美的同时,却忽略了指导学生“怎么写”。这样的语文教学,即便学生有写作欲望,也会被“无法用言语表达”所困。
因此,即使有满腹心事想诉诸笔端,学生因缺乏相关写作知识的指导,也只能“望笔兴叹”了。
三、部分作文试题的“暗示性”规定了学生的思想
写作题目的设置问题,已经争论许久。梁启超先生认为:“凡是应酬考试的文字,多是无内容的,是空的,是不能算数的。”而叶圣陶先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认为写作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设置一些题目,但是应遵循以下原则:“希望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生活,能够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部的意思和情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作的、愿意作的题目给学生作。如果这样,教师出题目就等于唤起学生作文的动机,也即是代学生标示了意思情感的中心,而意思情感原是学生先前固有的。”
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考试仍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在这一背景下,“考试考什么,老师喜欢看什么,那就写什么”成为许多同学的“座右铭”,这样写“假话”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写作动机。当然,随着语文教育理论的探索,许多作文考试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但是,部分题目仍然存在着“暗示性”,例如,201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在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谓暗示性,是指在作文题目中,除必需的材料外,出现了带有命题者主观偏向的句子。在上面的例子中,笔者认为要删去“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就是因为它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方圆”问题涉及古代先贤的哲学观,作为几千年后的学生,对其所引发的思考应是多元的、开放的。这句话很明显地带有指向性,将器物之方圆引导到人生之方圆,将本应多元的解读角度单一化了。如果有的学生本来有着其他的思考角度,也会因为这句话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立意,这就是说假话的根源。也许出现这种暗示性的内容是出题人为了减轻学生审题的难度,但是写作本身就是表达自我的一种途径,这样的暗示是违背了作文教学原则的。
在客观条件的驱使下,学生和教师都在力求找到一条能够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捷径”,于是千篇一律的考场作文就被这样生产出来,而“千人一面”真的不是作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以上三條原因也许不能尽述学生写作动机缺乏的原因,但是,改革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动机应被放在首位,学生只有愿意写、经常写,才能写好,从这个方面讲,写作技能的提高真的是“无他,唯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