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说课是高中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说课有利于教师深挖教材内容、教法和学法。课程理解在于备课,课堂教学的好坏在于说课。笔者以《土壤》为例探讨了基于“土壤”教学的高中地理说课设计,以此来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说课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土壤;高中地理;说课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来自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第二部分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教材中以“土壤”为例探讨了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它是对上部分内容“自然地理整体性的表现”的具体解读,也是学生学习下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基础,因为“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征。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知道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土壤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2)详细掌握土壤的肥力特性以及土壤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学生热爱土地、保护土地的思想意识;(2)促进学生关注地球、热爱家园。
以上教学目标是依据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和土壤对我们生活的实际重要性而确定的。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过程。本案例教学过程的主线就是详细解读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形成过程,以此来阐明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关联。
2.
难点:土壤的形成过程。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是难点。
二、 教材处理
(一)
学生状况分析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经常看见或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他们对土壤了解很多。城市的学生主要通过花盆里种花或到农村农田里观光去了解土壤,因此他们对土壤的了解很少。
(二)
教材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本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為轴线的思路进行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去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
三、
学习方法
(一) 主动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性学习法 (二)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
本节课让学生课前到校园花园里采集土壤样本、亲身感受土壤并上网查阅关于土壤的知识。学生过去学习地理的方式老化且效率低下需要转变,教师要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动手和实践的新思想,提切实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让学生自主、乐学“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
四、
教学方法
(一) 读图分析法 (二) 综合分析法 (三) 诱思探究法 (四) 小组合作法
五、 教学手段
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多种功能,把各种自然地理事物形象直观地给学生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六、
教学程序
(一)
新课导入 采用多媒体放映导入,先让学生听佟铁鑫的歌曲《多情的土地》,然后由土地导入土壤再进一步讲解导入:听着《多情的土地》,让我们想起我们经常说的话:万物土中生。万物生长要靠土壤来提供生长的空间、养分和水分等。土壤的形成过程也是多个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土壤。
(二) 新课学习
本案例教学共分三部分:本案例教学的第一部分,总结土壤的概念,解析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所以要求学生务必弄懂。教师展示课本上植物在土壤上生长的插图,让学生采用读图分析法分析出土壤的概念;教师采用剖析知识点、化难为易的方法由土壤的概念解读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价值。本案例教学的第二部分,详细了解土壤的物质组成;解析土壤的肥力特性;解读土壤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加深对土壤理解的关键性内容。教师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接着由学生采用读图分析的方法分析出土壤的物质组成,再引导学生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由土壤的物质组成分析出土壤的肥力特性,并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所搜集到的资料和花园中采集的土壤样本加以实践说明。本案例教学的第三部分,主要解读土壤的形成过程,深化学习土壤肥力特性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首先采用诱思探究法去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到花园采集土壤样本的同时采集一些岩石,然后问学生坚硬的岩石和松软的土壤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课前学习许多学生都已知道岩石形成了土壤,那么岩石又是怎样形成土壤的呢?岩石在形成土壤的过程中谁又起着关键的作用呢?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根据问题主动去看本案例的基础知识并认真研读自己查找到的材料,然后分小组讨论,由小组学生代表总结说明,教师指导评价。
(三)
归纳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由学生代表用专业的思维与语言去解读本案例内容。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积极鼓励,让本节内容更具系统性,完整性。
(四) 反馈练习 教师在课件上展示精选出的一些练习题,组织学生练习,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学生对本案例基础知识的学习,实现本案例的教学目标。
(五)
思考活动 创设一个情境留下一个思考题:同学们,现在各小组把采集的土壤样本放在一起对比分析一下,看是什么颜色。可得到一致答案即黄色,那么我们这里是黄土。东北呢,海南呢?
(六) 板书设计
笔者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更加准确详细,有利于教师实现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师借助板书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本案例学习服务,帮助学生记忆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作者简介:
宋海学,河南省鹤壁市,河南省鹤壁市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