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展开对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法的研讨,主要从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法的分类及实践应用这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使探究式教学系统化、条理化,促进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价值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并不是一个新生的教學方法,在我国古代的《论语》中,就已经出现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探究式教学是由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施瓦布提出来的,他强调学习过程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简单来说,探究式教学的知识生成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教师采用一些引导策略,让学生自己或合作进行查询、讨论、探索来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既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素养。这一方法是符合当前我国的新课程教育理念和目标的。
一、
用探究式教学的必要与可行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都应有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条件,为用而用的“赶时髦”式应用是不值得提倡的,也是不利于教育教学发展的。经过梳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致如下。
一是探索问题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个人都有的,这种天性,年龄越小,越强烈。小学生的这种探索求知的天性是语文教学的宝贵教学资源和条件,是开展探究教学的源动力。
二是探究式教学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能够极大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受教师的制约比较少,学习环境和氛围相对宽松、民主、自由。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取向和能力特征来选择学习方式甚至学习方向,不仅是张扬了个性,而且能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喜悦和自信。
三是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需要进行独立的创新与判断,需要亲自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独立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些能力和素养也正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
四是探究式教学已经具有相当的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探究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以及生活中的普及,为学生们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分享交流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学生们的探究成本和时间得到了控制和满足。
二、
探究式教学法的类型及应用
探究式教学的类型有多种,但有些类型是不适合语文学科的,这里就不再进行探讨(比如实验探究法)。下面探讨三种类型的探究教学。
一是设问启发式探究——即教师将某个特定的问题抛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探究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培养素养的目标。比如《爱什么颜色》这一课中涉及了“红、绿、蓝”三种颜色,而世界是多彩的,不止这三种颜色,那么怎样来让学生了解和爱上更多的颜色、表达自己独特的喜好呢?教师向学生讲就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时,教师可以设问,“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颜色是大家喜欢的,你还能发现哪些颜色和对应的事物,你能说出喜欢它的理由吗?”
二是合作式的探究——有些学习内容比较宽泛,由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局限性就比较大,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讨论等方式来共同完成探究。既能实现学习目标,又能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比如《落花生》《拾穗》这组文章,教师可以借此让学生去认识更多的农作物并培养他们对劳动者的情感——受学生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能够独立了解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小组成员先去向家长或通过网络调研,然后大家一起汇总,这样得到的信息量就比较大(比如小红从家长处听来了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小明从网络上找到了有关地瓜的传说等等)。
三是体验式探究——语文的学习内容大多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学生只是从文本上去理解,就不容易深刻领悟。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构建、观察体验等方法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感性认知。比如《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这篇文章中涉及了由农村到城市化的变迁。受年龄限制,小学生们对这种变化是很难感知的。这时教师可以用图片、视频构建情境来使教材文本具象化,如果有条件就带学生去农村实景去看一看(农村学校可以到城市去体验)。然后再组织学生一起探究文章描述这种变迁的内涵。
由上可知,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确实具有积极的促学、促教价值,是值得广大教师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但我们也需要冷静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特定的缺陷或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弥补。比如小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上还存在不足,比如探究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组织和掌控能力——这些,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也需要教师在探究中对学生提供有力的、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不能“大撒把”。
参考文献:
[1]曹金霞.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开展[J].科技风,2018(11).
[2]陈昱蓓.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0(8).
作者简介:
周新英,陕西省渭南市,渭南市临渭区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