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加强

2018-01-25 11:31任琴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朗读训练藏区加强

任琴

摘 要:小学是学生刚刚接触学校的特殊时期,所以此时期对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小学语文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字、词、以及朗读的掌握,其中朗读对于藏区小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朗读不仅可以促进藏区学生语感的提升,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听、说、读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所以作为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之一,朗读教育对学生有非常有利的影响,下文主要就现在小学教学相撞,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加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藏区;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训练;加强

朗读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语感,增强其表达能力,再者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说,多次进行朗读,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出现,这就说明了朗读对于语文的重要性,朗读的好坏,能够帮助藏区学生了解及掌握课文的中心内容,同时学生有了朗读的经历,就能够在语文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说朗读训练的加强能够有助于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里印象,提升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写作的顺利进行。

一、小学语文课堂上朗读训练的应用情况

第一,朗读训练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的教学需求不相适应;相反,有效的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反而可以提高教学水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但是,朗读训练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得不到重视,这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障碍。朗读训练对于藏区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日常的成绩考查也缺乏这方面的测试。所以,在重成绩、看分数的教育背景下朗读训练就自然很难得到师生家长的重视。朗读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长期练习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有着加大作用。师生在观念上对朗读训练就缺乏正确的对待态度,致使朗读训练在语文课堂上难以发挥作用。

第二,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是十分的成熟,所以在这一阶段使提升学生品质,培养学生性情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小学语文的朗读方面,主要是要靠学生本身的自觉来进行的,然而这时期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没有太大的耐心,对朗读缺少兴趣,一天的学校学习时间中也只有几十分钟的早读课,即便是这样短暂的朗读时间也不能认真对待,早读课甚至变成学生们轻松无比的娱乐时间,没有学习的氛围。进一步的探究中其实这或许与人们的教育模式有关,一直以来学生习惯的是高压的灌输式学习法,然而朗读训练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自主学习。一边思考一边朗读和完成任务式的朗读两者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获得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二、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

1.吃透教材,加强指导。

在藏区小学课堂,朗读教学指导通常方法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课前,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紧紧抓住课文的情感脉络,吃透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安排好朗读教学的手段、形式,确定好朗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间安排等要素。细细推敲课文的感情基调,对重点句段的不同语气、速度、轻重音、语调等要心中有数,并亲自“下水”示范感情朗读,或在课堂的情绪高潮中即兴范读,或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引导学生读出恰当的语气、语速、语调,指导学生进入情境,读出真情实感。有了这些准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就会得心应手。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有读的兴趣、读的欲望。激起学生的兴趣,才可充分調动其积极性,才能确保其会主动地朗读。其次在朗读中要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只有入情入境才能真正掌握内容、把握情感,才能有感情地朗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教学时,可以采用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课文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如《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采用有关桂林风景的挂图和录像资料,介绍桂林风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同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点燃朗读激情。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形式多样,合理应用。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各种形式的朗读,又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因此,恰当地选择朗读的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当需要激发情感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可用范读指导;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借助朗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文章的内容、层次时,可采用引导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否则,学生便会依赖于模仿而不愿意主动思考。此外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但也是导致“滥竽充数”的温床。各种形式的朗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其作用是有区别的。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就不同。因此,教师要通盘考虑,从整体上精心设计朗读训练的全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最有效的朗读形式,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大效益。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朗读的训练不仅可以提升藏区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同时对藏区小学生的语感以及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的好处,所以老师应该积极对藏区小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同时不断进行传统朗读教学的创新,使朗读训练变得富有趣味性,提升藏区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应该与家长联合进行小学生朗读训练的加强,促进小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实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及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娄洪菊.科技创新导报.2015(20).

[2]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于龙.课程.教材.教法.2015(08).

[3]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有效措施探究[J].樊爱霞.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训练藏区加强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