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除了要接受校内教育与学习外,更应该做好校外教育活动的参与,特别是校外科技教育类的活动。有助于学生科技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际开展中其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重视。本文选择江西省的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其必要性重要性和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后期改进措施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 江西省 青少年 校外科技教育 成因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6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students should not only accept the education and learning on campus, but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of outside school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activities of off camp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It is helpfu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ability. But in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choose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of teenagers outside Jiang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cusing on the necessity, importance and causes of the analysis, in order to play a guiding role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he late period.
Keywords Jiangxi Province; teenagers; off-sch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ause research
1 江西省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有助于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而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优势作用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要想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必须加强科技投入,做好科技教育的关注。只有加强科技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技素质,这也是是保障持续增强我国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而单纯依靠校内科技教育是不够的,校外科技作为校内科技的补充教学与延伸教学,同样起到科技科研助推的作用。因此做好校外科技教育将有助于我国竞争实力的提升。
(2)有助于我国青少年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侧重青少年科技能力、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而校外科技教育为这些能力的培养提供思路与途径。只有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引导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从小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宏观层面看也是提高我国青少年科技素质,保障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使青少年从小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具有在未知道路上勇敢探索的能力,才能成为新世纪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才能为我国科技崛起奠定人才基础。
(3)江西省校外科技研究现状的要求。作为内陆优先开发的江西省,科教兴省、科教兴农、科教富民已成为发展的应然。但是其校外科技方面的教育引导还远远不够,校外科技教育的诉求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能使学生科技素质全面提升,为了能使校外科技教育良好发展,有必要也有责任关注江西省校外科技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尽可能有价值的思考与研判。
2 江西省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实施的现状
从教育学科的层面考察,学生的科技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与之有关的研究也十分丰富,但是其研究相对局限,更多地集中于科学素养的实证研究、课程领域的科学课程设计、标准制定及科学教育内容研究等。从本质上分析当前的教育学科教学实施,科技教育研究更多地隅于学校范围或者课程范畴之内。然而青少年除了接受学校内部规范的科学技术教育,同时还会受到校外科技教育作用的影响。校外科技教育是学校科技教育的重要补充与延伸,对学生的科技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程度而言,甚至具有直接的作用。但是江西省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的研究总体缺乏,并且缺乏对校外科技教育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研究梳理,其现实环境与路径选择都不明确,这些都是接下来需要重点探讨与思考的问题。学生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期待的是什么,社会该如何满足学生的期待,如何提供更好的校外科技配套教育,实现校外科技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等都是江西省校外科技研究的重点内容,但也是江西省该课题研究的空缺部分。面对这样的研究现状,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必然受到影响。
3 江西省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的归因研究
(1)家庭方面的影响:多数家庭不支持学生参与校外科技教育。校外科技教育因为其课程设置的趣味性,更符合青少年的学习实际,因此多数学生校外科技参与意愿强烈,但是多数家庭却不支持学生参与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多数家长更倾向于支持自己的学生参与艺术性的活动,器乐学习是最受欢迎的。也有少部分的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外科技活动表示理解,但是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校外科技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明显,对于学生的升学及特长发挥没有实质显著作用。家长不支持的原因是多方面。根源是现行教育体制评价内容的制约。更侧重学生文化课成绩,而校外科技对文化课成绩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其本身也不作为教学考核与评价的内容,因此不受重视。而学生家长自身方面的原因也占据很大比例。多数学生家长在教育问题上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素质教育虽然深入推行,但是多数家长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层面,唯分数至上,忽视青少年潜在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的培養。除了这两点,活动组织也有一定的影响。校外科技教育活动有的只是走过场,课程内容设计也不合理,这也降低了家长对校外科技教育的认可度。endprint
(2)活动组织主体方面的影响:缺乏清晰的功能定位。随着科技的革新与教学改革的深入,校外教育也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带动当今教育理念及形式的创新。其对功能性定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科技指导站及活动中心的要求,专职指导人员必须配备到位,但是专职指导人员学历水平低,配备不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教师数量缺口大。校外科技教育开展面临师资缺乏及素质低的双重挑战。这使得部分科技教育项目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参与兴趣不高。校外科技教育的职能管理定位也不明确。纵观当前的专门型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其教室设置依然走传统路线,缺乏现代科技教育元素,实验室建设不足,科技活动场所有限,这些都制约了校外科技教育的开展。近几年科技教学活动场馆及科普教育基地逐渐向青少年开放,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选择机会,但是依然没有改变教学配套不足的实际问题。校外科技教育的开展必须以青少年科技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把握为前提,但是多数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对规律把握不到位,其功能定位不清晰,甚至存在管理机能重叠的现象,无法实现教育功能。
(3)活动自身组织角度方面的原因:活动形式化趋向严重。导致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形式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学生群体校外科技活动实效性低。群体性的参与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助于科技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但是当前在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时,活动设置与学生需求不匹配,活动设置不接地气,没有给学生带来针对性强的科技教育。校外科技教育活动有着很好的教学出发点,活动主题也比较契合,但是对学生需求把握认识不到位,校外科技教育教师素质能力也略有限,各种校外科技教育活动没有教育益处与实效。其二是校外科技竞赛有工具化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学科竞赛成为考核选择的方式,其作为升学教育的衍生工具,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享受升学的加分政策,可以获得保送资格等,校外科技活动与学生学科成绩密切相关,成为其考核的指标,这样做的后果是竞赛目的的异化,学科竞赛工具化倾向越来越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活动组织者忽略了活动的层次规划,校外科技教育活动被当做任务下达,没有做好详细的规划,使得其流于形式。其三教师包办现象严重。在科技教育活动的评判中更多的是看成果,导致学生答辩时对思路与关键问题分析不到位。教师过多干预,使得学生研究学习空间有限,学生更多扮演教师科研助手的角色,学生为主的校外科技教育活动成为教师的主导项目,学生积极性受挫,自主性发挥不足。正是因为这三方面,导致校外科技教育活动形式化趋向越来越严重。
(4)社会角度方面的影响:资源利用不合理,缺乏实效举措。对于校外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来说,除了有专门的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外,一些其他教育资源与教育机构也可以起到校外科技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校外科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应本着合理开发与有序利用的原则。但是在当前的校外科技活动开展中,部分资源被白白浪费,资源利用没有实效。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开发渠道单一。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利用问题上,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开发渠道单一,流通分享较少,大学、科研机构及技术企业的教育资源没有被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是网络开发滞后,缺乏系统规划。目前的校外科技教育实施与开展还处于动员阶段,没有取得教育实效,也没有形成对应的开发管理机制与体系。各个教育研究机构无法合力起到教育促进作用,也没有建立有序的网络体系,电子应用程度较低,所开发的教育资源也无法真正匹配教学。加上师资不足,地段区域的差异等因素的客观制约,校外科技教育资源利用率普遍低。
(5)合作开发角度方面的原因:校外机构与学校沟通联系不到位。虽然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不断创新,但是校外教育机构往往是独立于学校的,校内外之间的教育缺乏基本的沟通与联系,合作不多,沟通不到位,更多的是指令性的。其本质是缺乏沟通的机制,虽然学校有很多的项目,但是基于场地及教师工作任务重等客观限制,校内外的联系依然较少。其实校外科技教育活动是为校内教学服务的,起到教学延伸与补充的作用。如果校外与校内联系较少,必然影响彼此的教学结果,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预期。
4 结束语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技教育与培养理应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引起关注。无论是教学内容的优化,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还是教学外界合作的支持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本文选取江西省的校外科技教育开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活动组织主体、家庭因素的影响、活动自身、社会合作等层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将会到校外科技教育的优化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克军,崔鑫.做好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惠民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科普研究所,2013:5.
[2] 李斌.青少年学生校外科技教育场所的应用现状及政策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10.8:51-52.
[3] 侯利伟.生态项目对校外教育机构工作的促進作用——以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7:14-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