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提·阿不力孜
摘 要: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和临场考验,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应当发挥他特有的才智,来沉着应对,化解主持过程中遭遇的“危机”,顺利完成主持任务。因此,在平时注重和提高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怎样提高和培养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语言控制;应变能力
播音节目主持人是连接听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是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通过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使听众在短时间内包容更多更新的内容。要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听众、赢得听众,播音节目主持人的现场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播音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控制能力决定了播音节目主题的挖掘与传播效果。因而,播音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控制能力成为影响节目成败的关键。“语言交际的本质就是控制。施控者建构话语,表达意向,受控者理解话语,产生行为。反馈使施控者与受控者变换地位,从而形成双向交际活动。”
一、播音节目主持人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的制约要素
1.语言功力对于主持人来讲,其语言功力必须在三个层面上平衡发展。
(1)语言心理层面;(2)语言效果层面;(3)语言类型层面。在播音节目中,播音节目主持人对于话题的分析理解;与听众的交流互动;直播现场的随机控场等等,都需要“语言功力”的综合调控。语言功力的强弱、范围的宽窄对于播音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至关重要,是其控制效果最根本的制约要素。
2.话题掌控。
播音节目的本质是围绕某一话题展开的节目形态。话题是该类节目的信息核心。作為播音现场的实际组织者的主持人,对于话题的掌控情况,直接影响到节目传播效果的好坏。对话题的选择、分析、组织等工作,是保证话题顺利进行有效传播的首要条件;播音节目现场,按照前期预设对话题逐层展开,有效把握,兼顾听众的反馈,对临时突发情况作巧妙调控,都是话题掌握的高超表现。话题掌控考验了播音主持人对于节目主题的认知质量。话题掌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播音主持人的心理状态及话语表现。良好的话题掌控可以有助于播音主持人轻松调试临场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其临场语言的灵巧表达。反之会极大地制约二者,导致节目话语的失控与停滞。
3.心理状态。
广播节目直接连接听众,是对主持人语言能力、心理素质、话题把握等综合素质的考验。其中,心理状态尤为重要。心理状态在节目直播过程中的表现非常复杂。笔者择其要归纳为两个方面:(1)与听众的交流心态。以怎样的心理状态与听众展开话题交流,是决定节目收听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平和的心态可以营造平等和谐的直播现场氛围;仰视和俯视的心理视角状态只会带来不平等的交流氛围,不利于话题的有效展开。(2)节目现场的心理状态。轻松、紧张、散漫等心理状态在现场的表现会带来不同的谈话表现。这种发自内心的状态由内而外地牵制着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控制。调试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成功主持广播节目至关重要。
4.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也称语境,包括语言交际文本的上下文以及其时空情境、人物等。语言环境是主持人播音过程的重要依托,主持人必须根据语境的诸多因素设计问题,在播音过程中也要根据语境对话题作灵活调整等等。语言环境贯穿播音节目始终。播音主持人必须牢牢把握住语言环境的众多因素,并对其变化能够敏锐感知,从而做出准确灵活的语言调控。
二、播音节目主持人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存在的问题播音节目主持人语言控制存在的问题
1.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理想化。
播音节目主持人接到播音任务,为保证播音工作的顺利,总会认真分析播音资料,确立播音主题,并尽可能预先设想并排除直播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主持人也会根据自己的预想组织话语材料,这样一旦直播现场出现对话体核心的偏离,播音主持人会积极做出调整,消除偏离因素与其他干扰,从而确保话语流回归主题。这样的语言预设,可以为主持人消除临场的应对慌乱。但我们知道,这仅仅是一种理想化的语言控制。
2.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单向化。
在一些播音节目中,语言控制在语言交际现场往往表现为主客双方的双向控制,即当主持人将控制信息传递给听众时,听众可能按照其控制反馈,也可能对主持人展开反控制,即避开主持人的控制信息,而反过来对主持人施加控制信息。这种双向控制正是一些播音节目所需要的,也是播音节目主客双方言语交锋之处,最能产生谈话效果的地方。如果播音主持人做好充分准备,巧妙接招,亦能化解反控制,转变不利局势,进而顺势进一步深入话题。
播音节目作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的产物,其语言交际的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了施受双方语言控制能力的运用。本文仅就播音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及应变能力展开论述,文章针对播音节目中主持人语言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交流过程中播音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及应变策略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播音主持人员逐渐被人们所熟识。
在发声时要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就是要求发音吐字要有韧性、有弹性,能刚能柔,有实有虚。有时我们所说的声音“亮”,或者说“金属声”,就是过多的用实声,而我们听声音比较“柔美”,“有感情”,就是柔声,能够很好的表达细腻的情感。虚与实、刚与柔是两对不同性质的矛盾,但它们之间也有着联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