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敬委
[摘要] 目的 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方便收集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首发精神分裂症76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试验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试验组PANSS(82.24±10.45)与对照组(83.42±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ANSS(36.35±5.87)明显低于对照组(51.35±7.54)(P<0.05),试验组1例肝功能异常,1例肌张力障碍,对照组1例肝功能异常,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PANSS改善,联合应用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 帕利哌酮缓释片;哌罗匹隆;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1(b)-01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liperi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pirozo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this hosptial from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liperi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liperi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pirozolon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NSS before treatment, repectively of(82.24±10.45) and (83.42±11.6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PANSS was (36.35±5.8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51.35±7.54) (P<0.05); There was 1 case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1 case of dystoni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 case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aliperi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pirozolone have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ANSS and the high safety of the combination. 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aliperido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Pirozolone;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Efficacy; Safety
精神分裂癥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病,病因复杂,且多发于青壮年时期,主要表现为意识、意志、情感、思维等方面的障碍。精神活动与内心以及周围环境不协调,病程易迁延,并且容易反复发作,部分精神分裂患者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以及社交能力,并且给患者家庭以及国家带来很大的负担[1-2]。目前的治疗主要为药物联合心理健康治疗,哌罗匹隆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旨在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特方便收集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收集该院诊治的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裂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且均排除心、肝等疾病患者,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及对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药物过敏史患者、妊娠或者哺乳期女性、有强烈攻击性或者自杀倾向的患者等,并获得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知情同意,且符合医院伦理学标准。排除标准包括:服药期间有严重的不良反应,经研究者探讨予以退出;患者家属或者患者要求中途退出此次研究。此次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试验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5.74±12.44)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6.89±12.39)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用药准字:J20140066)治疗,剂量为3 mg/次,2次/d,用药方式为口服;试验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国药准字:H20080217)治疗,帕利哌酮缓释片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哌罗匹隆剂量为12 mg/次,3次/d,饭后口服,服药时须在液体的帮助下整片药物吞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在此期间,对患者禁止使用抗抑郁药以及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患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予以苯二氮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治疗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则可以采取抗胆碱药物进行对症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3 效果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3])及肝功能异常和肌张力障碍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疗效评定由专门的且培训合格的医生进行评测。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经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两组治疗前PAN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AN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例肝功能异常,1例肌张力障碍,对照组1例肝功能异常,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精神病疾患,病因尚不明确,患者的症状不稳定,症状较为严重,在青壮年中的发病率较高,并且治愈率较低,患者需要服药时间长,病程迁延并且大多数患者预后不良[4-5]。并且在临床上症状和病因较为复杂,会出现情感、思维以及认知等很多方面的损害,其中最为严重的则为认知功能的障碍以及损害,给患者的生活以及社会交往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给国家以及患者的家庭也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现如今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办法,而在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种类、疗程以及计量等方面的合理利用,以尽可能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病患痛苦,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不仅仅关注精神病患者的疗效,也开始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能力与社会功能的恢复[6-7]。传统的药物由于过度镇静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包括对患者的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产生影响,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认知方面的障碍更加严重,更加难以融入社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8-9]。
通过该次研究可以看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均能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通过应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联合治疗的方式可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帕哌酮是近年来临床上推广的一种以利培酮首要的活性代谢物,帕利哌酮缓释片充分的利用了渗透泵药物释放技术(OROS),能够非常精确的对活性药物的释放进行控制[10-11]。一般情况,患者用药后24 h内稳定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保持稳定的血浆浓度,持續地作用于病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由血液浓度波动所造成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更为稳定的疗效与较好的耐受性。这样就可以允许初始剂量即为治疗剂。而哌罗匹隆对中枢5-羟色胺2受体以及多巴胺受体的阻断作用较强,并且中枢5-羟色胺2受体可以使前额叶皮质释放增加,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此药对血清素系统以及D2引起的各种异常行为十分有效,可以有效缓解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但是由于哌罗匹隆只是作用于中脑边缘边缘,较少作用于基底节,因此该药在具有较强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同时有比较低的锥体外系反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哌罗匹隆对多巴胺能神经系统亢进引起的多种问题均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并且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副作用较小。
该文主要采用分组对照的形式,对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7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PANSS水平(36.35±5.87)低于对照组(51.35±7.54)(P<0.05)并且从我国医学研究者朱国辉等人[1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使用哌罗匹隆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PANSS水平(43.8±9.6)高于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的PANSS水平(10.6±5.6)。两组并发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此表明,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PANSS改善,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12(4):198-202.
[2] 邵平,欧建君,吴仁容,等.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4):365-369.
[3] 戢汉斌,巫珺,李四冬,等.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次发病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及体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1):53-55.
[4] 蒋健昌,李晓玲,汤超华,等.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与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9):1414-1416.
[5] 梅力,易正辉.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的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7):443-446.
[6] 高志涛.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107-109.
[7] 邓小娟,杨彦春,王强,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39(6):355-358.
[8] 刘顺兰,邹志礼.国产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29):3548-3550.
[9] 蒋鹏.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糖脂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96-98.
[10] 何兆宇,吴胜,赵新民,等.2种帕利哌酮制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8):1080-1084.
[11] 曹悦,马莉,张庭,等.帕利哌酮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评价[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47(11):1418-1422.
[12] 朱国辉,杨娟,朱建平,等.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5):329.
(收稿日期:2017-08-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