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钟秀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发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召唤。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自信步履的从容,系于文化复兴蓝图的展开。文化复兴潮起泱泱之际,也正是民族复兴雄鸡高唱之时。
温古鉴今,返本开新
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明格局,是文化复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文化复兴的主轴与红线,即是谋求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全球文化日新不已的今天,我们当如何萃取传统文化蕴含的精华元素,如何将之与时代现实相融相通,旧有文化血脉如何赓续“其命维新”的活力,重启“以文化人”的伟大篇章?这些,是今日文化复兴擘画的首要课题。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并非一成不变的自我复制,而是在积极回应不同历史情势的过程中获得助益也汲取教训,使得中华民族的实践智慧不断提出新的命题、新的规范,新内涵得以探掘,新视域得以开启。诸多从事传统文化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大气舒张的开放性和包容度,是其能够保持自身发展活性与创造能量的关键所在。
在现代化大潮澎湃而來的今天,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更应以开放心态为基调。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生活样式,提供了中国人的价值根源,打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已经植入我们的共同记忆,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基因。由此出发,我们可以认清,以原教旨主义心态回绝现代新潮带来的别样精彩,或是鼓吹文化虚无主义拥抱“全盘西化”,皆非可取。
“对于中华传统智慧资源,我们有责任做创造性转化的工作。”武汉大学国学院郭齐勇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重生,关键在于基本价值的沟通与转化,而非全面复古、全盘照搬,更不当试图以中国固有的传统去对抗、抵制现代化进程。
诚如“文化自觉”学说首倡者费孝通先生所言:“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总书记的论断为我们指明了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综合创新之路:谋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的创新性发展,探索三脉源流健康互动,良性循环,才是中华文明返本开新的沧桑正道。
归根结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复兴的指向,应是向现代文明转型。擦亮古老传统与时俱进的气质底色,以谨严的历史诠释重建文化认同,以鲜活的现实关切重塑精神标识,以悠远的未来蓝图凝聚共同价值,让中华文明的生命力量由内而外再度激活,是文化复兴值得期待的路线图。
底色不改,方向不移
文化复兴,何以行健致远?历史经验的有力回答是,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引。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传入华夏大地,千百万“庶民”由此获得了青春般的活力;96年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让马克思主义的火种,照亮了神州赤县的天空,文化中国因这信念的力量,重新以昂扬姿态,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包含了为中华民族社会理想而奋斗的最高追求。我们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华民族追求的“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96载斗转星移,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在中国文化的丰厚土壤中结出硕果,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已成为当今中国文化振兴雄壮交响无可取代的主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这主旋律中最辉煌的音色。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石,以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核心价值观是为民族强基固本的灵魂工程建设,为人民凝心聚力的社会共识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让雄浑的中国精神不断彰显,灿烂的中国价值日渐光大,坚定的中国力量持续厚积。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今天,世界形势并非宁静祥和的伊甸园,而是充满了挑战与风险。在文化领域,暗礁尤其难测,激流尤其密集。能够充当“压舱石、定盘星”者,唯有坚若磐石的核心价值观。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系统阐明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在为推动社会进步凝聚饱满而深远的精神动能。
倡导优良家风。家教家风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2015年除夕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谆谆告诫。
培育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层典型,根植乡土,心系苍生,蕴含着见贤思齐、成风化俗的力量。十八大以来,各地既重“古贤”又重“今贤”,重构乡村文化传承,敦厚民心,作育民德,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扎根。endprint
重视传统节日。十八大以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秉承“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宗旨,以民族传统节日為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传统节日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已是建设精神文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响亮品牌。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气底蕴。以核心价值观为旗,文化复兴其行也健,其路也明。
敢于“拿来”,善于传播
历史上的灿烂文化,从来有美美与共的气度。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同样不排斥借鉴西方现代文明的有益经验与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正是一部在对话与交流中守正出新的历史。今天,我们的文化复兴事业,更应以对话精神的弘扬,求得自我更新能力的光大。正如十九大报告简洁有力的提示,“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80余年前,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希望中国新一代有为青年有甄别的眼力,运用的胆识,“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指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化自不能成为新文化。
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近百年间中国文化复兴之路始终回荡鲁迅先生的告诫。今天中国文明的发展,已是主动融入、引领世界现代文明潮流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植根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丰厚土壤,也汲取着全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和共同价值的丰富营养。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自觉为这一凝聚着世界最广大民众价值理想、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的文明愿景贡献东方智慧。
文化复兴,汲取与输出相辅相成。文化自信心日益增强,文化影响力日益凸显的中国,“走出去”的步伐越发笃实。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在全球视野中讲好中国故事,文明大国的形象生动而鲜活。积极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扩大国际媒体合作、发展文化服务贸易……中国制度的优势活力、中国方案的积极意义、中国理念的文化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中国,认同中国。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说,这里的心相通就是文化的相通。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什么能在非洲引起关注?就是因为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当地受众的文化习惯,找到了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一个个能够引起共鸣的故事连缀起来,就是最精彩的中国故事。
文明在交流中多彩,在互鉴中丰富。与现代化潮流共舞的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了瑰丽多姿的中国价值,又因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而日见勃兴。
回应人民,心系人民
文化复兴为了谁?在今天的中国,唯有以人民的名义,文化复兴之树才可能繁茂参天,根基坚牢。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更好满足人民在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文化复兴始终的方向。
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之际,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社会生活的文明便成为人民新的热切期盼。先进文化的大众化、生活化、日常化,已是百姓朴素中国梦的有机组成。小到个人休闲,大到经济增长,文化色彩饱满的人文环境都是关键因素。但是,浸润民生的文化建设难见速效,须得有定力,有恒心,久久为功。这,考验国家顶层设计的胆识与方略。
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力作,培育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新型文化业态,倡导以建立和谐清新人际关系为导向的文明社会风尚……以人民的名义,新时代正绘就文化发展的万里春光。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既要有“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更要有“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
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汇聚为中国文化复兴辉煌事业的持久合力,文明复兴的中国梦,便已是曙色熹微,春山可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