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铸剑百炼为钢
——少年法庭“铸剑”记

2018-01-25 12:49郭威
法庭内外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芹铸剑小伟

郭威

引言

铸剑师抡起手中的大锤,使劲落在铺在铁砧的铁剑上,周围立即溅出一束束缤纷的火花。一次次捶击,时快时慢,时轻时重,点点火花在他皮肤上烙下了伤。然而他心中只有眼前的剑,那是他的理想。

少年法庭的法官如同特殊的铸剑师,面对可塑性极强的未成年人,他们不满足于就案办案,而是始终秉承着“寓教于审”的理念,教育、感化、挽救失足未成年人,保护民事案件未成年当事人合法权益,他们把助人育人作为工作目标贯彻始终。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铸剑的过程充满艰辛,制范、熔炼、浇铸、锻造、淬火、开锋,环环紧扣,步步曲折,育人亦是如此。走上歧途的少年如同原铁,欲成宝剑,须去除杂质,反复锤炼、打磨,炉火纯青,方成良才美器。

制范——法治宣传 陶熔鼓铸明底线

用于浇铸的模型,也叫型范,制作模型的过程称为制范。制范是否精细,决定了宝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制范是制作宝剑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天的活动使我的感受很深,我明白了‘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深刻涵义。” 这是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未审庭开展的一次法治宣传活动——“健康成长,法律护航”大型展览后,一位同学写在留言板上的话。就是在小讲解员讲述什么是盗窃罪的时候,这句老话刹那间以如此直观的形象令一个10岁的孩子牢记在心,“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我了解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如故意伤害罪……我一定会遵守法律的!”另一名来自某小学的同学在这里用笔触对未来,也是对社会郑重地签下了一份保证。潜移默化地,底线意识的种子在小小心灵中生根发芽。

“我从心里打消了犯罪念头,(以后)再也不闹了!”“今天很高兴!挽救了我、帮助了我,(我)以后不会犯法了!”这些孩子在活动后,勇敢地剖明自己一时曾有的错误思想和触法念头。“知法、懂法,才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我以后知道怎样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了……谢谢你们,法官阿姨!” 也许,他们在学校中也曾受过“校园小霸王”的欺凌,也许,校外街头上也曾直面危险……法治宣传,使少年们明白,法律不仅为他们划清不能触碰的警戒线,也是维护自己权益不受侵害的保护伞。

就像模型为合金溶液提供规范,使其因受模具边缘的约束而不肆意流淌,进而初具形状,少年法庭的法官们通过模拟法庭、送法进校园、法庭开放日、法治展览、新闻发布会、公益宣传片等各式各样的法治宣传,为迷茫的孩子指引了前进的方向,传递了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同时为受到违法行为困扰的孩子带去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熔炼——感化挽救 司法关爱融坚冰

熔炼,是将原料装入坩锅,熔为液体并去除杂质,使合金精纯。

“谢谢您法官,我经常对家人谈起您,因为您对工作的认真,对涉案人的负责,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昌平是我们不愿提起的地方,但您是我们念念不忘的人民好法官。”这是一名失足未成年人的母亲写给北京市昌平区法院少年法庭法官的信。

小伟是一名17岁的中专学生,因青春叛逆,与母亲关系不睦。在一次争吵后,小伟离家出走。但他不知道,此时最疼爱他的父亲已经患了重病,生命垂危。母亲四处寻找他,心力交瘁。小伟在外流浪没有经济来源,打起了同学的主意,以借用为名骗取手机,因诈骗罪被起诉。孩子终于找到了,但让人痛心的是,小伟羁押期间,他的父亲过世了,小伟没能看到父亲最后一面,他从看守所取保候审后直奔火葬场送了父亲最后一程。案件审理中,母亲深陷痛苦不能自拔,小伟选择封闭自己。法官也是一个母亲,她的心被这对压抑的母子触痛了,她决定必须做点什么,拉这个家庭一把。为了帮助这对母子打开心结,法官特意选在小伟18岁生日这天宣判,并邀请检察官、未委会一起为小伟“过生日”。法官还起草了成人宣言,让小伟大声朗读,并准备了一束鲜花,让小伟亲手献给母亲。在这特殊的“成人礼”上,坚冰融化了,这对母子抱头痛哭,他们很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

原铁难免存有杂质,不经百炼,难以成钢。就像犯了错的未成年人,经过法官用心用情呵护和挽救,消融了心中的坚冰,才能敞开心扉,坦然面对生活。熔炼的关键是火候,待到焰色纯净,说明销炼成熟,然后可铸。对未成年人的感化挽救也是一样,联合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共同开展亲情感化、“成人礼”等多种形式,寻找最合适的时机,最精准的切入点,来达到对失足未成年人感化挽救的最佳效果,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浇铸——法庭教育 如饮醍醐知前路

将熔炼成熟的铁水灌入剑范,待其冷却、凝固,则宝剑成形,是为浇铸。

一个少年手捧一张硬纸壳小心翼翼地行走,平铺的硬纸壳上放着一个玻璃球,少年努力调整姿势不让玻璃球坠落,却屡屡失败。这一幕并不是发生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游戏现场,而是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正在进行的法庭教育。“小力,你可以把硬纸的四周折起来,这样玻璃球就不会掉下去啦。”法官说道。小力照做了,他不出意外地成功了。“我们理解,正处于青春期的你,就像这个玻璃球,想在纸上无拘无束地奔跑,对纸的边缘充满了好奇。但是要想不从纸上掉下去,就要对行为有所约束。心中有‘墙’,才能保护自己。”原来,法官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对失足少年小力进行法庭教育。法官还收集了记录小力闪光点的奖状和照片,配上温情的音乐,制作成视频短片在法庭上播放。经过法庭教育,小力重拾自信,回到学校顺利完成学业。考上大学后,他和父母一起来到少年法庭,向法官赠送了锦旗。他说:“我已将宣判的日子视为自己的第二个生日,因为是少年审判庭的法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如果说刑事案件中误入歧途的孩子让人痛心,那民事案件中柔弱无助的孩子,却让人揪心。在父母的激烈矛盾甚至互相攻击中,孩子往往是最无辜却受伤害最深的。对实行专业化审理的少年法庭法官,依法判决民事案件不是什么难事儿,可如何尽量减少案件对孩子的伤害,让这样的父母懂得如何爱孩子,是最费心思的。“物质不是一个家的全部,物质就像地板,感情就像天花板,而支撑起天花板的四面墙壁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一个家,就算物质丰富,地板再大,如果缺了一面墙壁或者天花板,孩子会感到寒冷,不安全,因为这个家不能为他遮风挡雨。相反,家再小,四面墙壁很结实,孩子也会感到温暖、舒适和安全。”这是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少年法庭一份判决书后面“法官寄语”上的话,白底黑字的判决后,附了一张清新亮丽的彩页,背景是嫩绿的叶芽,上面还渗着晶莹的露珠,文字是暖黄色的,彩页背后传递的是司法的温度。

熔炼后的金属并无硬度,能成百种形状。法庭教育,就像铸剑师用模型将合金溶液浇铸成形一样,使孩子们明白了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使家长明白如何做称职的父母,懂得孩子有独立的人格,不附属于任何人,也不是自己争夺利益的工具。

“判决只裁判了你的过去,不能裁判你的未来,希望你告别迷茫的昨天,珍惜转折的今天,争取幸福的明天。”法官们如是说。

锻造——回访帮教 “趁热打铁”引正途

锻造,是将浇铸成形的宝剑在炽热状态下反复锻打,可排除杂质,均匀成分,提高剑的韧性。

“我不能影响志愿者的形象,我要从‘头’做起”。失足少年小强曾因聚众斗殴被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依法适用缓刑。回到家后,因不愿上学,又不满18周岁,小强没有工作,整日与70多岁的奶奶为伴。他的母亲作为同案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仍在服刑,父亲在河北工作,通常一两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因为害怕再次与不良人员接触,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小强断绝了与以前朋友的来往,但又整天在家无事可做。没有朋友和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小强感觉很无助,很寂寞,原本性格内向的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就在此时,门头沟区法院的法官向他介绍了门头沟区法院与门头沟团区委、门头沟司法局联合建立的“未成年缓刑人员参加志愿服务长效矫正机制”志愿服务活动。染着一头黄发的小强开始还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带着袖标,捡捡垃圾吗,我上小学时就干过。”当他知道有30多个志愿项目可供选择,又跟着法官到志愿服务站亲身体验后,他的想法彻底改变了。18岁生日时,他主动填报了志愿服务申请表。志愿服务开始前,小强特意把头发染回黑色。“我的孙儿真是变了,不但模样变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小强奶奶对法官说,组织者对小强的评价也由最初的“不善表达、被动等待任务”变成后来的“主动参与、融入性强”,借助这一针对未成年缓刑人员的长效矫正机制,依托北京市的志愿服务体系,小强的回归之路已“从头开始”。

“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听从我的劝导,还有人夸奖我,我觉得自己穿着志愿者的衣服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尊重!”清明节前,失足少年小石也主动报名了“提倡文明祭扫”的“黄丝带”志愿活动。早上5点半,他就伴着蒙蒙细雨坐上了前往门头沟天山陵园的第一班公交车。刚开始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作为唯一一名志愿者,他的衣帽颜色在陵园中显得格外醒目。随着人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从小石手中接过黄丝带以代替烧纸钱。“这孩子多不容易呀,大下雨天的还为大家服务,我们也得多支持呀!”“瞧人家志愿者觉悟多高!”大家的话语让小石忘记害羞,工作得愈加起劲,很快手中的黄丝带就发放完了。回家的路上,小石走在雨中,没有疲惫,没有饥饿,只有作为一名志愿者的骄傲,他给法官发了上面那条短信。小石的母亲告诉法官:“如果没有志愿活动,我很难想象自己的孩子可以一个人办成这样的事情,而且还做得这样好。”

浇铸后的剑坯尚为雏形,承受千万次的锻打方可脱胎换骨,笔直成剑。锻造的过程单调、漫长、充满艰辛,但不经历练,难以为器。所谓趁热打铁,对失足少年也是一样,因为未成年人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弱,在法官的努力下,受到触动、决心悔改后,容易出现波动或反复。因此法官“铸剑师”们不会一判了之,而是趁着法庭教育的热度,在案件宣判后,对失足少年锲而不舍地予以锤炼、锻造,来巩固教育的成果,避免他们再次走上歧途。

淬火——司法救助 凤凰涅磐促新生

淬火,是把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宝剑浸在水中使其冷却,以增加硬度。

“现在的收入维持生活和孩子上学已经够了,不需要再救助了。身上的伤也好多了,我现在很知足,就希望丈夫能早点回家,一家人共同努力……”一个全身90%皮肤被丈夫严重烧伤的妻子,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样对法官说。这对相濡以沫多年的夫妻,生活本过得有滋有味,却因为丈夫迷上了打牌,发生家庭矛盾。2011年冬天,丈夫突然接到法院传票,得知妻子要离婚后,他失去理智,疯狂地向妻子泼洒汽油并点燃。看到大火蔓延,听到妻子痛苦的呼救,顿生悔意的丈夫急忙用棉被将火扑灭。丈夫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有期徒刑,而少年法庭的法官惦念的,是这起刑事案件背后支离破碎的家庭,是一对失去父母护佑的姐弟。妻子伤情严重却无钱医治,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更牵动着法官的心。北京市平谷区法院的法官依托北京市高院的司法救助平台,以最快的速度申请到救助金,并送到妻子和孩子们手中,帮他们渡过难关。当得知原本开朗的弟弟因为家庭变故变得郁郁寡欢,成绩也直线下降,法官又联系了当地司法所和学校,共同商定了帮扶方案。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在法官的持续关注下,这个家庭的生活逐步走上了正轨。法官在又一次家访时,得知妻子的伤虽然没有完全康复,但已经能够从事较轻的体力劳动,蜜蜂养殖产业做得有声有色。妻子还拿出了弟弟的奖状——“最佳进步奖”,虽然面部仍然无法展露微笑,但她的眼中充满了喜悦与希望。

少年法庭的法官,对因为生活变故而亟需帮助的未成年人及家属,第一时间伸出温暖的双手,拉上一把,帮助他们重新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就像宝剑淬火,在经历了短暂的痛苦之后,霎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此变得无比的坚硬和刚强,而淬火时升腾的青烟,是生命的涅磐。

开锋——心理疏导 砥砺开刃拂心尘

开锋,反复刮削琢磨,使宝剑锋利,是锻造宝剑的最后一道工艺。

“这件事真的很憋屈。”当小芹说出这句话,法官知道,她终于能够正视自己受到的伤害,最终一定会从阴影中走出来。小芹是一名高中女生,也是一起民事侵权纠纷的原告。一日,她与同学小欣在网上聊天时,一言不合竟互相攻击辱骂起来。小欣第二天就找到5个同学,把小芹堵在校内一个僻静的角落,6个人不仅殴打小芹,还轮番用一张A4纸卷成筒状击打小芹面部。小芹身体没有受到太大损伤,但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从此小芹不再上学,甚至不愿离开家门一步,整日躲在家中,所有窗帘都要拉上。一旦有人拉开窗帘,或提起当天的事情,小芹就会因恐惧而浑身发抖。小芹被医院诊断为严重抑郁状态。小芹的母亲告诉法官,起诉不只是为了得到金钱的赔偿,更是为了使小芹的心灵创伤得到安慰和补偿。得知上述情况后,法官一边审理案件,一边为小芹聘请了心理专家进行辅导。经过专家的心理疏导,小芹终于从闭口不言到能够宣泄委屈,乃至痛哭失声。案件审结后,小芹的心理疏导还在心理咨询中心继续着,法官相信,她的天空一定会雨过天晴。

涉未成年人案件,大多存在心灵的迷失、亲情的割裂或意外的伤害,这些已给未成年人带来了心理创伤,一旦涉及诉讼,恐惧心理、情绪压力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法官深知,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于是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未成年人弥合伤痛,拂去心灵的尘土,驱走阴霾,就像为锻好的宝剑,在磨刀石上修治加工,砥砺开刃,从此,勇往无前。

上面的一幕一幕并不是偶然,其实类似的故事一直在少年法庭重复发生着。宝剑锋从磨砺出。通过司法的关爱,锻造良剑,帮助更多的孩子成才成器,是每一个少年法庭法官的光荣和梦想。国工铸良剑,发白心志悴。一代又一代少年法庭的法官们,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为少年审判事业倾注了自己的青春和心血。他们没有失望,30年来,一批又一批特殊的少年,或曾误入歧途,或曾柔弱无助,经过少年法庭的精心教育、呵护,他们重新踏上新程,扬起生命的风帆。

人如剑,磨砺日新。少年法庭的法官们,仍然为他们的梦想不懈追求着。

猜你喜欢
小芹铸剑小伟
“立德树人 育警铸剑”
——广西警察学院侦查学院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岩畔花
彩排
桃花丘
花是谁摘的?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
从铸剑到亮剑的奋斗历程
爱抚与复仇——鲁迅小说《孤独者》《奔月》《铸剑》人物形象心理探源
美丽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