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鹏 张佳
脑梗死,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供血障碍,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表现为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1],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发生率约为40%~60%。眼针作为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显效迅速、疗效显著等特点。但在以往临床中仅有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个案报道,为了进一步确定眼针疗效,进行规范对照临床观察,从而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全部病例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院针灸科2016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患者,共有90例患者进入本试验,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根据十二五规划教材神经病学脑梗死诊断标准[1]:(1)突然或逐渐起病,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的局部症状。(2)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多不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3)CT可见低密度病灶无占位效应或MRI呈T1低信号病灶,T2高信号病灶。认知障碍诊断标准:认知损害:主诉或知情者报告有认知损害,而且客观检查也有认知损害的证据;或客观检查证实认知功能较以往减退。
眼针治疗组[2]:(双侧)肝区、肾区、脾区、心区。1次/d,14 d为1疗程。
头穴对照组[3]:顶颞前斜线:前神聪透悬厘;顶颞后斜线:百会透曲鬓;顶旁1线:承光穴向后引一条1.5寸的线;顶旁2线:督脉旁开2.25寸,正营到承灵。1次/d,14 d为1疗程。
药物对照组:多奈哌齐片(安理申)5 mg,(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978)。1次/d,口服,14 d为1疗程。
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评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后。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延缓衰老委员会制定的《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及疗效评定标准》[4],综合如下:显效:疗效指数≥20%;有效:疗效指数12%~20%;无效:疗效指数≤12%。认知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数据的处理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为均数±标准差(±s),组间用F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眼针组、头穴对照组及药物对照组MMSE治疗前后对比如表2所示。眼针治疗组MMSE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头穴对照组MMSE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药物对照组MMSE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故三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治疗均有效果。治疗1个疗程后眼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对比(P<0.01),眼针治疗效果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
表1 三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祖国医学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病因认为肝肾亏虚为本,痰、瘀等病理产物为标,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终致脑髓失养、精神失聪、灵机失用而发病。故取肝区、肾区穴以益肾生精化髓,滋补肝肾之阴。淤血阻络损于心,心主神,心之病变不仅可以出现认知意识损害,还可以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故取心区活血祛瘀以明智。气机阻滞影响津液运行,水湿聚生为痰,痰邪阻络,加重认知障碍。脾主运化,取脾区以运化水谷精微而使五脏六腑得到滋润濡养,兼行运化水湿、化痰通络,从而使体内湿痰邪毒无所内生。
现代医学认为认知障碍与乙酰胆碱减少有关。张彦等[5]采用改良的4-血管阻断法复制60例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眼针治疗组显著降低海马组织中的乙酰胆碱含量,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王鹏琴等[6]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眼针组乙酰胆碱活性明显增加,迷宫箱学习记忆成绩优于其他对照组,证明眼针可以提高乙酰胆碱水平,改善认知功能。马贤德等[7]对62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进行研究,结果眼针可通过上调海马组织BDNF实现其脑保护作用。王哲等[8]对32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进行研究,结果眼针提高通道蛋白的表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王鹏琴等[9]将120例患者分为眼针治疗组和对照组,证实眼针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王鹏琴的大鼠实验研究[10]证明眼针的作用与改善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相关。张立德等[11]对40只模型大鼠进行研究,眼针组再灌注损伤72 h后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明显改善脑组织缺血。本次试验研究发现眼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MMSE量表的定向力、记忆力,且显著优于对照组。考虑与眼针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疗效显著与改善颅脑供血,促进脑细胞的恢复有关。本研究为眼针临床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提供可靠依据。
表2 三组MMSE量表评分情况治疗前后的分析(±s)
表2 三组MMSE量表评分情况治疗前后的分析(±s)
注:与眼针治疗组比较,*P<0.05
眼针治疗组 17.63±3.24 27.76±1.99 14.89 <0.01头穴对照组 17.77±3.21 20.70±2.78* 10.50 <0.01药物对照组 17.47±2.90 20.02±2.68* 10.09 <0.01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5.
[2]田维柱.中华眼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9-128.
[3]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89-191.
[4]田金洲,韩明向,涂晋文,等.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辩证及疗效评价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3(5):24-301.
[5]张彦,吴成举,王超凡.眼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T-chE活性表达的实验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7):59-60.
[6]王鹏琴,王丽波.眼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4,22(4):59-60.
[7]马贤德,王守岩,张威.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BDNF、P75NTR表达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机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48-52.
[8]王哲,马贤德,刘慧慧,等.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8):727-731.
[9]王鹏琴,王健,周鸿飞,等.眼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3):5-7.
[10]王鹏琴.眼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及血清CGRP、ET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94-95.
[11]张立德,于丹,曲怡,等.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36(6):40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