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试题模式化解析的构建及应用

2018-01-25 17:42:31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8年2期
关键词:等位基因开放性答题

四川

随着高考全国卷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师生普遍认同全国卷对学生的理解、语言表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全国卷开放性试题相对增多,而学生在作答时却不知道正确的答题方式,导致得不了高分,这也是多数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近两年来,笔者就这个问题做了深入思考和实践,发现这类题目是有“规律”可循的。

一、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模式

开放性试题一般有题目条件的开放和试题答案的开放两种形式。但不管哪种开放形式,题目总会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条件,所以作答时也会有规范的解题模式。

(一)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条件进行作答

高中生物开放式题目,常常会有一些相关或限制条件,而这些提示往往会降低试题难度,学生在作答时就要从这些提示入手,同时要关注限制条件,这样会使答题的方向更明确,可较好地避免答非所问,也更容易得分。

【例1】(2017年全国卷Ⅲ·第32题)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答题思路】此题只有2个小题,共12分,很多考生不知如何作答,导致最后得0分,还有多数考生逻辑思维不清晰,作答篇幅过长,又没答到得分点上。一方面给阅卷老师查看得分点时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答题时间,所以得分率较低。此题目明确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考生可按题目要求,每小题均分三段式回答,如果严格按题目要求分三段作答,本题得分的可能性会大增,如“得出结论”,根据题目便可得出(1)小题的结论是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答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均可得2分;而第(2)小题所需验证的实验结论就是题目中的假设,所以把题目内容复写一遍即可得2分。

(二)从题目找到着眼点,回归教材,答题有套路

从题目中找到着眼点,回归教材相关知识,形成固定答题模式,即答题起点在题目的原因,终点在题目的结果,而中间内容要回归教材,常常可以落脚到课本中的结论叙述上。

【例2】(2017年全国卷Ⅲ·第31题(3))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思路】此题要求答出C、D两组症状的缓解机理,考生在作答时就必须分别回答,因为得分点是C、D两组的症状得到缓解的原因各2分;如C组是注射胰高血糖素后,最终症状得到缓解即血糖升高,而涉及某种激素导致生物基本生理现象发生的解释,考生一定要答出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这样答案才完整。所以考生在作答时起点应是注射胰高血糖素,然后叙述其功能,最后必须落脚到血糖升高,这样才能得2分。

【例3】夏季晴朗的正午,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答题思路】此题的正确答案按固定的答题模式:起点是夏季晴朗的正午(气温过高),终点是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中间部分可按逻辑关系气温过高→蒸腾作用过强→植物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进行作答。

(三)实验类题目的答题模式

1.明确实验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根据实验目的能够准确区分相关实验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往往可结合题干中关于实验性质的描述,如“探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验证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等进行判断。

2.探究性实验的答题模式

(1)利用变量写出实验目的

此类题目一定会提供实验原理,考生可在实验原理中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利用探究性实验的答题模式“探究XXX(自变量)对XXX(因变量)的……”进行答题即可。

(2)作出假设的一般模式

一般是对实验目的进行一个陈述性表达,但要注意尽量结合教材内容,不能违背科学性原则。

【例4】哺乳动物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完善的调节机制来实现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动物产热的主要方式是细胞的有氧呼吸。为了探究哺乳动物随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强度是升高还是降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哺乳动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强度降低(或哺乳动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强度升高)

(3)实验步骤设计的一般模式

a.分组编号。在分组编号时注意常见的一些答题格式,对于选取的植物材料往往需要描述“长势相同的……”或“生长状况相同的……”;而选取的动物材料则常常需要描述“健康、生长状况相似的……”;另外选取的实验材料数量往往可以用“若干”,分组时常常用到“均分”等词;如果是选取试剂则常用“适量”“等量且适量”来表示。

b.设置变量。实验变量要根据实验目的来确实。

c.控制无关变量。这常常要用到“相同且适宜”这个词来描述。

d.观察实验现象。只需将实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文字阐述即可。

e.描述实验结论。常见的实验结论一般有三种,分别是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实验变量是有利的、起促进作用;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实验变量是不利的、起抑制作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变量无影响。还有其他的答题内容,根据题目要求而定,但往往都是相关实验原理的衍生。

3.验证性实验的答题模式

与探究性实验相比,验证性实验除了描述实验结论不同之外,其余内容相差不大,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论是唯一的,且答案更简洁,即对实验目的作出肯定的回答。如验证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实验结论就是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

二、开放性试题的答题原则

(一)回答概念性问题时要有取舍

如回答“光反应”“暗反应”相关知识时,一般不用“光合作用”或者“新陈代谢”;回答基本结构时要“取细舍粗”,例如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光解而不能作答成来自水;回答基本功能时要“取多舍少”;回答生理过程时要“取近舍远”等。

(二)要明确其考查的知识点

要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才能全面作答。

(三)作答时注意逻辑性

作答尽量用生物学科的专业术语、概念、原理、结论等表述性词语,尽量用课本术语进行表述。对相关知识说明的表达,常常可以落脚到课本中的结论叙述上,而且内容要叙述完整。拒绝白话和方言,尽量减少在表达上失分。

三、学生模式化答题的培养方法

(一)以兴趣为动力

笔者认为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把知识生活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前提。

(二)教材熟悉的“极致化”

由于答题所用专业术语、概念、原理、结论等表述性词语往往要从教材中获得,这就要求学生熟悉教材,教师在教学时不妨向学生灌输教材熟悉的“极致化”理念,一是利用好教材原话,防止专业术语、概念、原理、结论等表述性词语的错误,二是可明显提高解题的速度,这对于理综学科分值的提高会有很大帮助。

(三)让“信心”伴随培养学生模式化答题过程

开放性试题会让多数学生无从下手,在平时课后作业中可以发现多数学生不喜欢此类题目,课堂上学生对于描述性问题的回答也是逻辑混乱,所以让学生敢于开口和动笔是培养开放性试题的模式化答题的关键。

首先教师必须认识到让学生喜欢解答开放性试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难度,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先将整个问题分解为有梯度的几个小问题,在处理每个小问题后再让学生对整个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回答,从而让学生较为成功的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并继续推进学生的兴趣发展。

在教学中可实行小组自主学习策略。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是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二是让更多不敢在老师面前回答问题的同学先在同学面前展示,慢慢培养自信;三是在小组的讨论中完善答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思维。

在书面作业中要求学生敢于动笔,笔者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自行思考后先用铅笔进行作答,然后再结合参考答案进行更正,笔者最后再给予适当指导,同时注重提醒学生阅读题干中的关键词并进行标记,找出答题的限制条件,确定从哪里开始回答,到哪里回答结束,中间部分逻辑关系是怎样的等,再让学生尝试重新作答。通过长期反复训练,学生逐渐形成了模式化答题的思维方式。

最后对于学生的答题多给予鼓励,要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每次尽可能多地找到学生答题中的优点,同时指出不足,针对学生差异性布置相应的解题任务,这样才能激发和维系学生的答题兴趣。

猜你喜欢
等位基因开放性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智慧健康(2021年17期)2021-07-30 14:38:32
邀你来答题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40
WHOHLA命名委员会命名的新等位基因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确认
DXS101基因座稀有等位基因的确认1例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40
寻求开放性道路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