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江
小学高年级的“语用”教学,从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方面看,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悟词语运用之妙,二是感知布局谋篇之巧。就一篇课文而言,“语用”的教学与训练应该体现多维度和全方位,包括词语、句子、标点的妙用,包括语段的构段方式和句群关系,还包括篇章结构的安排及文本主题的突显等不同层面。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提供了部分高年级课文的“语用”教学点,供语文教师们参考借鉴。
1.命题的精妙:梅花魂。
——“梅花”,在这里指代中国和中国人;“魂”在这里指代人的精神、品格、气节,“魂”也暗含了外祖父念国思乡的情怀。作者采用比拟手法使题目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尤其是一个“魂”字,用得十分传神,既语意双关,又直示主题。
2.围绕主题选材:文章围绕“梅花”和“魂”字讲了四件事——读诗落泪、因墨梅图弄脏而训人、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
——从突出主题的角度看,文章所写的这四件事都非常典型,“读诗”“训斥”“送画”“送手绢”,无一不表现出老华侨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切切的思乡之意。“文”与“题”的高度契合,显示出作者构思的高明巧妙。
3.人物语言描写:文章用较多篇幅描写了老华侨的语言(200多字)。
——人物的内心所想、个性特点、精神品质,往往可以通过其语言来表现。不管是“解释”“训斥”,还是“感叹”,都是爱国思乡的真情流露。尤其是“外公”送“我”墨梅图时的那段话,是交代,是教诲,是赞叹,是抒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和耿耿浩然之气。
1.细节描写: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
——细节描写,看似作用不大,其实往往可以变相而巧妙地深化主题。第一处描写突出了大鲈鱼的可爱,暗示“我”和父亲都爱不释手,这就变相说明了父亲放鱼态度之坚、决心之大。第二处描写(父亲划火柴),看似不经意,其实说明父亲头脑十分清醒,心中非常有数,变相表明了父亲具有很强的原则性。
2.暗线:全文四次提到月光——月亮升起来、在银色的月光下、皎洁的月光下、月光如水的夜晚。
——“月光”是本文的一条暗线,这个故事发生在美丽如水的月夜,故事的三个情节都有月光的衬托,月光与故事都让“我”终生难忘。不难看出,作者写月光,意在为这个美的故事提供美的背景。
3.前面讲故事,后面谈感想(启示):前9个自然段讲钓鱼放鱼,后两个自然段谈感受。
——因为钓鱼放鱼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所以“我”在讲完故事之后,情不自禁地谈了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对“我”的影响。感想与启示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明示主题。
1.用词准确得体: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众星拱月—诗情画意、漫游—饱览、瑰宝—精华。
——“金碧辉煌”形容殿堂,“玲珑剔透”形容亭台楼阁,突出特点,恰如其分;“众星拱月”形容无数小园环绕圆明三园,“诗情画意”形容蓬莱瑶台和武陵春色,真是再形象不过了;“漫游”与“饱览”——一“漫”一“饱”,一“游”一“览”,词性对仗,读来朗朗上口;“瑰宝”与“精华”——都是形容圆明园建筑之宝贵的,避免了用词重复,体现了用词的变化。
2.详写与略写:详写“辉煌”,略写“毁灭”;详写“民族建筑”,略写“西洋景观”;详写“建筑”,略写“文物”。
——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却用一多半篇幅来写圆明园当年的辉煌。这是因为,将圆明园写得越辉煌、越宝贵,就越能反衬出毁灭的可惜,也就越能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愤恨;较之“西洋景观”,“民族建筑”自然会浓墨重彩;对于皇家园林,“建筑”的介绍也要远远多于“文物”。
3.列举:“有……也有……”“如……”“不仅有……还有……”。
——列举,是本文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手法,因为圆明园中要写的景物太多了,作者只能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来写,所以需要用列举的手法写。两个“有……也有……”加上“如……”“不仅有……还有……”,就将最为典型的景物全都列举出来了,读起来有条理、有层次。
1.生动形象的用词:沉默地站着、安静的态度、轻松的步伐。
——这三个短语都是描写骆驼的,而且都是将骆驼人格化了:不用“默默”“静静”而用“沉默”,似乎不是不能说,而是不愿说;不用“神态”“神情”而用“态度”,似乎有人的思想与性格;不用“步子”“脚步”而用“步伐”,似乎有人的前进派头。
2.真切动人的描述:“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
——作者对骆驼外形的描写十分生动传神:脸丑,牙长,态度安静;看骆驼咀嚼,自己的牙也情不自禁地动起来,想将骆驼的驼毛剪整齐,多么真切形象淋漓尽致的描绘,将人物下意识模仿和追求完美的心理感受都写活了。
3.充满幻想的结尾: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又听见……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两个“又”字,一个“临”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已完全沉醉于童年生活的幻想之中。此时此刻,作者已然重返童年,此情此感,自然人皆有之。
1.侧面描写: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医家都不下药了。
——亲戚都来了,侄子“穿梭”弄药,医生已不开药,这些都暗示严监生已病入膏肓,死期将至,这就是典型的侧面描写。
2.动作描写:头(摇了两三摇—狠狠摇了几摇—把眼闭着摇头);手(伸着两个指头—越发指得紧了—指着不动—把手垂下)。
——作者对临死前严监生头和手动作的描写真是太绝妙了!头,因亲人一次次猜不透他的心思而变换摇法直至绝望;手,从“伸”到“指”到“不动”到“垂下”,表达了他从着急到绝望到了却心愿的变化过程。头和手的动作描写,将严监生临死前的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3.铺垫(伏笔):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晚间”和“点着一盏灯”看似随意之笔,其实是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因为晚间才会点灯,点灯才会有严监生至死牵挂的两茎灯草太费油。
1.准确精妙的遣词用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如入山阴道上。
——作者写德国人所栽种的鲜花之美,遣词用语既准确精妙又优美形象:“花团锦簇”强调花的多和密,“姹紫嫣红”强调花的颜色丰富,把花比作“海洋”极言花的面积之广,而“如入山阴道上”则写出了花的浓密森郁。
2.点明主题:“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两个“多么”,直接点明了本文的主题(景色优美,民族优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点明中心(民族优秀,人民善良)。
3.意味深长的结尾: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花的梦”可以理解,因为作者看到了德国花的海洋,而“思乡的梦”则令人费解:作者刚到德国,怎么会很快想念家乡呢?细细品读,就不难发现,这里的“思乡”,其实是由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联想到自己的国度、自己的家乡——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秀品质啊!
1.生动的用语:对视良久、驻足痴望、远房亲戚、行色匆匆。
——对视良久,分明是情人间的依恋;驻足痴望,无疑是心生爱慕之情;远房亲戚,道出了虫子之间的亲热关系;行色匆匆,写出了虫子争分夺秒的忙碌。这些将虫子人格化的短语,用得生动传神,让人领略到了草虫村落里的“人情美”。
2.形象的比喻:游侠、村民们、工程师、演奏者(音乐家)。
——“村民们”中间有专家,有艺术家,还有周游列国的大侠,其角色之丰富、特点之鲜明让人叹服。而这些,都是作者高超的比喻手法所带给我们的真切感受。
3.丰富的想象:意味深长地对视、南国的少女、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情侣)意味深长地对视,让人羡慕不已;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乐此不疲。作者运用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充满幻想的世界,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1.丰富的标点符号:省略号(13 处),引号(24 处),感叹号(25 处),问号(16 处),冒号,破折号,分号。
——一篇课文中有如此多如此丰富的标点符号,这很少见,因此本文是训练标点符号使用的极好教材。省略号包括话语的断续与省略,引号包括引用原话和心里所想,冒号和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2.心理活动描写:全文多处写了桑娜的心理活动——心疼丈夫,同情西蒙,害怕挨揍,忐忑不安……
——或沉思,或自言自语,或一想再想,透过这一系列心理描写,不难看出桑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害怕挨揍,忐忑不安,甚至出现幻觉,反映出桑娜抱回邻居孩子后的紧张情绪,然而,“揍我一顿也好”则反映出桑娜宁可挨揍也要抱回孩子的坚定态度,让读者更加看清了她同情善良的好品质。
3.动作神情描写:皱起眉、脸变得严肃、搔搔后脑勺。
——这是渔夫在听到邻居死了、两个孩子无人照管时的反应:“皱起眉”“脸变得严肃”——渔夫感到情况严重,问题难办;“搔搔后脑勺”——渔夫在积极思考对策想办法。这些描写意在表现渔夫的淳朴善良。
1.用词生动精准:飞得热闹、赶到翠湖、扫得干干净净、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热闹”,形象说明飞翔的海鸥很多而且非常活跃;“赶”,写出了老人急“鸥”所急的心情;“扫”,形容海鸥吃食的快与净;“生动”写出了老人一提到海鸥就激动振奋的精神面貌。“扫”和“生动”在表情达意方面用得尤为传神。
2.比喻形象贴切:“儿女”们、白翼天使、白色漩涡。
——“儿女”们,形象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亲人一般的亲昵关系;“白翼天使”,白色本身就象征着纯净高贵,“天使”更是突出了海鸥超凡脱俗般的庄重与可爱;“白色漩涡”,写出了鸥群扎堆飞翔时的动态美。这些比喻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情趣和美感。
3.选材典型得当:“老人喂海鸥”这部分内容,除了简略地写“喂”,还写了老人赶路、起名、呼唤、讲述、企盼。
——“喂”之外的这五处叙写,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人对海鸥的牵挂、熟悉、关爱,而这些更能体现老人爱鸥之深切。这样,选择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和内容来写,“老人爱海鸥”这一主题就更为鲜明了。
1.遣词用语: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彩排”、都、一律、清一色、通通。
——将粥比作“展览会”,非常新颖别致,突出了粥配料的丰富多样;说过小年是春节的“彩排”,真是再形象不过了。描写花灯的各形各色,连用了四个意思完全相同而措辞完全不同的词,避免了用词的重复单调,显得灵活而有变化,读起来有滋有味。
2.场景描写: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作者对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这三个最能代表春节气氛特点的时段进行了重点记叙,其场景描写尤为精妙: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守岁;正月初一——拜年,接待客人,逛庙会,看野景,骑毛驴;元宵节——张灯结彩,红火而美丽。作者将这些场景都写得活灵活现,使人如临其境。
3.人物选择:全文六七次写了“小孩子们”。
——为什么要重点选择对小孩子们的描写和介绍呢?第一,“小孩望过年,老人望种田”,过年可以说是孩子们的狂欢节;第二,过年的时候,孩子们衣服最鲜艳,身影最活跃,嘴巴最贪吃;第三,有孩子就有希望,孩子们与春节的“万象更新”相契合。由此可见,作者在人物的“选材”方面也是颇具匠心的。
1.诉苦与求救:信的内容写到凡卡一次次地诉苦与求救。
——诉苦:“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吃的呢,简直没有”,“这儿的人都打我”,“连狗都不如”;求救:“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信中,凡卡是在向爷爷诉苦和求救,可作者的深层目的则是为了展现一个备受摧残的孤儿形象,以唤起读者的深切同情。
2.插叙与对比:在凡卡写信的过程中作者插叙了好几大段其他内容。
——本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篇幅较长的一篇,长就长在加进了长达数百字的插叙,其内容是凡卡在写信时对乡村生活的怀想。其实这是一种对比(反衬)手法,通过回忆和爷爷在一起时乡村生活的快乐自由,反衬出凡卡当前极为悲惨的处境——将乡村生活写得越快乐自由,就越能衬托出城市学徒生活的悲哀可怜。
3.巧妙的结尾:(凡卡)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
——从表达文章中心方面来看,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绝妙的结尾:因为信封上没有写明收信人的具体地址,爷爷是不可能收到凡卡的求救信的,所以凡卡脱离苦海回到乡下的愿望也就不可能实现。作者用“美梦”来结尾,是要告诉人们,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凡卡的求救与愿望,只能是一场梦,这样更能激起人们的悲悯情怀。
1.命题的巧妙大气:跨越百年的美丽。
——“美”(广义之美)是居里夫人最为主要的特质,因此作者用“美丽”作为题眼;从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发现镭的学术报告至1998年,已经一百年了。她站在讲台上的美丽形象,已经“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可见,本文的题目是多么精当适切,巧妙大气,吸引读者!
2.文题的高度契合:通篇讲居里夫人的诸多“美”。
——题眼是 “美丽”,文章内容对居里夫人“美”的描绘无处不在,居里夫人无处不美:她的容貌是美的,追求是美的,事业是美的,性格是美的,信念是美的,发现是美的,成就是美的,名声是美的,品质是美的,人生是美的。“文”与“题”的高度契合,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作者梁衡写作构思功底的深厚。
3.议论的高超凝练:本文在讲述居里夫人故事的过程中,六七次插写了议论。
——本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极少的作者发表较多议论的篇目之一,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对居里夫人诸多的美发表了自己的议论和评价: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这些议论无疑使得居里夫人“美”的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层次,提高了信度,增强了感染力。